各期雜誌 - 第 3 期

2014年10月 第 3 期 : 強龍之爭 張力日強

  • 正觀集
  • 中論
  • 封面故事
  • 選戰風雲錄
  • 專題報導
  • 文化臉譜
  • 文化與生活

  • 發 行 人:劉東皋
  • 總 編 輯:劉東皋(劉 燊)
  • 特約撰述:閻鳳婷、楊文琳
  • 發行單位:中報媒體工作室 刊 期:每月出刊
  • 地址:台中市西區大同街210巷2號6樓之6
  • 信箱:[email protected]
  • 電話:(04)2473-7119
  • 編印:鏵威有限公司 台中市西區五權一街76號 (04)2378-1569
  • 中華民國103年08月 創刊號
  • 定 價:每份38元
  • 劃撥帳號:22778405 戶名:中報媒體工作室

[中論]當GMP已成笑話

文:閻鳳婷

「我保證,從今天起,民眾買的食品都是安全的…」,當餿水油通過政府的儀器檢驗,當業者的自首期限已滿,當有人說一罪不兩罰,又有人當眾喝油給您看時,官員喊出這樣的話,還相信嗎?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顯示政府一路遮掩、利口狡辯的官僚心態,甚至是站在加害者的立場替其圓謊,既不能鏟奸除惡,還坐領高薪,既富且貴,戀戀不捨其位,擁有公權力,卻沒有大快人心的作為,士大夫厚顏至極,堪稱國恥,俗話說:「匪來如篦,官來如剃」,意指官員如果沒有良心,老百姓不僅是掉頭皮屑而已,連頭髮都不保。

中國大陸的地溝油行之有年,這幾年為了斷根,當局的執法是抓到業者槍斃,轄區相關公務員不僅撤職,還關十年,看誰還敢煉油自重。台灣呢?縱有重罰刑責,行政主管機關卻怯於執法。兩相比較,誰在玩假的,一看便知。

眼看目前政壇,充斥爭功諉過的嘴臉。民以食為天,但老百姓連天都無法保了,「官」還在兩張口吵來吵去。之前進口瘦肉精美牛,說是大國施壓不得已;毒奶粉裡摻合三聚氰胺,就罵中國黑心食品充斥;現在自家食品出大問題,卻見官商勾搭,視人民身體生命健康如無物,竟還有臉東扯西扯。這些官商卑劣之行,搞得台灣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好個台灣之光!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沒有貪官,就沒有走後門的奸商。我們期待有守有為「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的公務要員澹臺滅明,但現今的台灣,何處能尋澹臺滅明?


[正觀集]香港占中與一國兩制

文:劉東皋

九月二十六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接見新黨主席郁慕明時罕見地重申,兩岸和平的基礎在一國兩制。問題是,一國兩制在香港的試驗才十七年,就蓄積了強大的民怨而引發占中行動。一國兩制的不成功,讓中華民國自主於中國大陸之外的台灣民心,就愈趨強大。

中華民國政府立基台灣近七十年,在兩蔣時代,還想著要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但到了蔣經國晚年,他自知已不可能統一大陸,去世前他應該已經很清楚,中華民國不要被統就很萬幸了。

今年六月,中共國務院提出「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開宗明義就說,所謂的一國兩制,指的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且這是中國政府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而提出的基本國策。白皮書又說,「一國兩制」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一國」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國家不可分離的部分。

如果按照上述白皮書的定義,習近平再提「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是兩岸未來的路,這就表示,未來,不要說台灣獨立,連中華民國都要消失在一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內了。既然如此,中共未來也就不會再承認有所謂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了。

其實,不論是香港、中華民國(台灣)或中國大陸,雖都屬華人圈,但政體與民主生活的思想與實質內涵各異。中共也在白皮書承認,中共的「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可見,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本就有其極為根本的差異。

民主、自由、平等,是資本主義民主社會的基本價值與訴求,當中共尚未能將中國建立成一個民主、自由、平等的國家之前,便一再拿出「一國兩制」的帽子揮舞,只會激起重視民主、自由、平等的港民與台民的不滿。

鄧小平說,香港回歸,可以維持五十年不變;如今不過才十七年,香港青年、百姓就為了不能真普選而怒火難遏,占中抗議。未來三十年,也不知情況會不會每下愈況?中華民國的「同胞們」看在眼裡,又豈會放棄自由、民主、平等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而回歸於中共既存的社會主義體制?

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現實,讓台灣人民依既有的社會文化與生活價值觀,建立良善健全的自由、平等、民主社會,對中國大陸必然也會有積極正向的啟發。談統一,依小平同志的意見,等五十年後再看看也不遲!


[封面故事]強龍之爭 張力日強

圖文:劉東皋

 

馬英九請山海屯的選民要投給胡志強這隻有經驗、有能力的老鳥。

年底台中市長選舉進入漸漸白熱化,胡志強雖然支持度民調仍小幅落後,但與林佳龍的支持度日漸逼近。林佳龍目前採取儘量不攻擊、不負面選舉的策略,希望減少失分;胡志強則除了強打政績牌,也不斷強調「做得好比做得久更重要」,連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到台中為胡志強站台時,都極力呼籲台中市民要投給胡志強這隻有經驗、有能力的「老鳥」。胡、林之爭,愈近投票日,張力愈強。

 

  • 民調數據    各有解讀

近一個月來,陸續有平面報紙媒體與周刊進行胡志強與林佳龍的支持度民調,有些差距在十個百分點左右,有的已拉近在三個百分點以內。這些民調,與之前胡志強輸林佳龍十幾至二十個百分點,顯然已有所拉近。但到底,從過去到目前民調所顯現的差異,顯示的意義如何?兩大陣營各有解讀。

國民黨台中市黨部主委江士良認為,國民黨內部的民調,長期顯示,胡志強與林佳龍差距在十個百分點之內,並逐漸接近誤差範圍中。胡志強也曾說,他自己看的民調,不下三十份,沒有差到二十個百分點那麼多。

今年五月,台北一家周刊進行的民調,林、胡兩人的民調約四十二比三十二,其餘多數不表態。胡志強接受這家周刊專訪時,無意間說了一句,這項民調與他之前所看過的各項民調,最為接近。九月間,這家周刊再次進行胡、林民調,兩人已接近在三個百分點之內,不過,兩人的支持度都下降,反而是不表態的民眾增加許多。

整體而言,從民進黨與國民黨辦理台中市長初選之後,雖然有些媒體進行的民調,林佳龍曾以百分之四十四贏過胡志強的百分之二十四,但林佳龍的民調,多數在百分之四十到四十五上下游移,也很少超過五成。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按照胡志強與江士良的說法,兩人差距很少低於十個百分點,則胡志強的實際支持度,也應該是在百分之三十到三十五之間。

 

  • 黃金交叉    尚待觀察

然而,時序進入九月之後,胡志強與林佳龍的民調,真的會達到胡陣營所謂的黃金交叉嗎?林佳龍陣營一名參與多次選戰的成員認為,年初以來的民調,雖然有時會贏胡志強二十個百分點,但從歷次選舉來看,林佳龍陣營從來也不會把市長選戰視為可以贏胡志強二成以上的選票。因為,剛開始的民調,有時是反映泛藍選民不滿的情緒,這些選民,一開始不表態支持胡志強,但不代表不會投給胡志強。所以,即使曾有媒體民調顯示林佳龍贏了二十個百分點,但對台中選情,仍然不會抱持過於樂觀的期待。

蔡英文率黨強攻大台中,要贏得二0一六總統大選最重要的前哨戰。

林佳龍團隊成員指出,林佳龍也是學者出身,很相信精確周延的民意調查結果。直到最近,林佳龍陣營仍然經常進行林、胡之間的民調,且一直仍處於穩定的領先。

包括原台中市前議長、胡志強競選總部副主委林仁德及國民黨市黨部主委江士良、國策顧問林敏霖、及山海屯競選總部副總幹事李耀群等人,都對民調,抱持類似的看法。他們認為,原台中市區屬於都會區,民調的精確度較高;但原台中縣,仍多數屬於傳統半農業、半工業的區域,即使與原台中市只有一線之隔的鄉鎮區,民眾的生活型態與對人情事物的看法,仍有極大差異,在原縣區進行的民調,誤差值會很大。

原縣區紅派大老即表示,四年前胡志強與蘇嘉全競選,在原縣區會敗給蘇嘉全,就輸在地方民眾重視人情的感受上。雖然派系也極力動員,但很多基層意見領袖說,「蘇嘉全都來看過我三次了,胡志強一次也沒見過,怎麼支持胡志強?」

 

  • 縣市選民    人情感受差異大

他說,胡志強四年前參選台中直轄市長,直到選舉投票前一個月,才開始積極到台中縣走動,但根本無法與蘇嘉全相比。而且,蘇嘉全擔任農委會主委時,雖然還未確定參選台中市長,就極力拉攏台中縣地方基層,與原台中縣農漁會基層地方領袖建立不錯的交情,參選時又密集走動拜訪;胡志強則在參選前與原台中縣毫無交集,最後才會在原縣區輸給蘇嘉全。

但胡志強這四年來,足跡遍及原縣區各地,市黨部也為他密集舉辦固本會議;加上胡志強動了心血管繞道手術後,身體狀況相當良好,地方意見領袖極力拉著他到地方走動,他也都願意到基層勤跑。反過來說,相對於蘇嘉全,林佳龍的個性不似蘇嘉全那麼海派與鄉土味,四年後的今天,原縣區的局勢反過來對胡志強更有利。

除此之外,國民黨的優勢還包括組織的動員。所謂的動員,涵括各地方漁會、農會、鄉鎮區的社區委員會、婦女社團、區里協會等。未來,原縣區將在各投票區舉辦炒米粉動員會,號召基層民眾支持胡志強,並宣達胡志強四年來的各項政績,讓基層民眾了解胡志強為地方所做的建設。這種作法,對爭取基層民眾的支持是有效的。這次選舉,派系大老都已同意、並站出來支持胡志強,再透過國民黨的組織動員,原縣區的選情比四年前更趨於樂觀。

對於國民黨陣營的說法,林佳龍陣營核心幕僚指出,原台中縣區確實存在較大的變數。依據過去選舉經驗及四年前蘇嘉全的得票分析,原縣區中,民進黨較弱的地區為和平、石岡、大雅、太平、外埔等,大里、豐原、霧峰及神岡,則是民進黨較強的地方。大甲海線一帶,雖然在蘇嘉全選市長時贏了胡志強,但隨後的總統選舉,蔡蘇配則輸給了馬吳配。

 

  • 組織動員    影響縣區支持度

他分析說,原台中市區的選民屬都會生活型態,自主決定意識強,民調的結果較不易有誤差;但原台中縣區多屬鄉村型生活型態,容易受到人情因素影響投票意向。過去,有所謂的「頭人政治」,也就是說,原縣區地方各類基層領袖,包括代表會、農會、理幹事、立委、議員、及各種委員會的委員或主席等,其意見,多會影響基層選民的投票意向。目前,綠營也在密切觀察派系在原縣區的運作,以了解國民黨這次選舉在原縣區的動員情況與實力。

不過,這次的局勢,與四年前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林佳龍陣營指出,四年前蘇嘉全在原台中市區輸了,但從民進黨內部民調來看,林佳龍在原市區的氣勢,比原縣區更高。若民調區分原市區與原縣區,原市區贏過胡志強的百分點,大於原縣區所贏的百分點。他認為,原台中市區的選民,對於胡志強已當了十三年的市長,確實有做太久的疑慮。且在年輕人的支持度上,自三月學運之後,可以看出,有較多年輕世代支持林佳龍。

 

  • 縣市可能翻轉    輸贏差距小

反過來說,十一月底的投票,若林佳龍的得票數未能在原縣區贏過胡志強,在原市區則反而有可能贏過胡志強。截至十月初的分析判斷,原市區內,中、西、東、南區是林佳龍選立委的本營,贏得較多;西屯與南屯可能會贏,但差距有限。其餘北屯、北區,胡志強有較大贏的機率。總體來看,林佳龍縱使在原市區的得票會贏過胡志強,也贏的不多。

整體而言,這次選戰,兩黨陣營內部,各自以五五波的緊繃選情看待。林佳龍長期民調的支持度雖贏過胡志強,但胡志強核心幕僚認為,除了原台中縣區地方基層的整合與回歸支持胡志強之外,從歷次民調可以看出,許多不表態的選民,屬於藍營潛在支持者的比例較多,這些民眾或許是對中央整體執政成績有所不滿而不想在民調上表態,但只要這些藍營支持者對胡志強的操守沒有質疑,對胡志強市政治理能力與經驗得以肯定而出門投票,胡志強贏的機會還是高於林佳龍。

選戰進入最後關頭,各自陣營一方面要宣揚自己的政績、理念與願景,一方面還要防範對手的負面攻擊與打壓。台北市的連勝文與柯P如今陷在胡攻亂抹之戰中,台中市目前看起來仍處於理壯氣直的攻防階段。但強、龍之爭,在未來一個月內,是否還會出現何種重大變數與變局?兩大陣營恐都在密切注意與提防。


[選戰風雲錄]台中市議員南屯區戰雲分析

圖文:劉東皋

 

何文海(左二)原是國民黨準備搶下的一席。

年底台中市第七選區(南屯區)議員選舉,既有四名議員席次中,國民黨原有意拿下三席,但民進黨運用提名、及與側翼合作的策略,讓國民黨必須回防鞏固現任兩名議員的席次。十一月底的選舉,南屯區恐仍將維持國民黨二席、民進黨二席的局面。

年底市議員選舉,國民黨市黨部在南屯區提名三人,除了現任的朱暖英與劉士洲外,另增加提名丁振嘉。四年前丁振嘉也獲國民黨提名,但因泛藍前市議員黃淑芬與陳三井皆自行以無黨籍投入選舉,票源分散,丁振嘉成了落選頭;黃淑芬與陳三井也都落選,但各自拿六千多票與七千多票。

 

  • 國民黨如意算盤恐遭破局

今年七月之前,原本未見黃淑芬有參選意願與動作,陳三井則早就經親民黨內定提名參選,當時國民黨內部分析認為,黃淑芬不選,對丁振嘉大為有利。一方面,朱暖英是本選區唯一女性,在沒有黃淑芬及其他女性參選人的競爭下,朱暖英具有婦女保障名額的優勢,票源可以分配一些出來給丁振嘉;丁振嘉在縣市合併後進入市府,以台中市工商策進會副總幹事的身分繼續耕耘選區,除了自己的基礎票源外,如果能獲得國民黨的配票及吸收黃淑芬的部分票源,可能擠壓掉民進黨現有兩席議員中的一席。

民進黨台中市黨部此次在南屯區僅提名二位現任市議員,顯然也了解在該區要衝出第三席很不容易。如果國民黨當選三席,張耀中與何文海,都各有危機之處。

四年前,南屯區四名當選者的得票數,並沒有特別高或特別低的當選人。得票依序為劉士州一三一六七票、張耀中一二九0二票、何文海一二二九五票、朱暖英一一五一五票。每一序次,差別都只有幾百票。落選者當中,丁振嘉得九五五二票,陳三井七六四八票,黃淑芬六七五三票。

 

  • 陳三井與黃淑芬原屬泛藍

過去,陳三井與黃淑芬都曾是南屯區國民黨籍市議員。但在縣市合併後,席次降為四席,經過初選結果,兩人都被擠出提名外,四年前兩人皆脫黨以無黨籍參選。從四年前的得票數來看,如果國民黨多分給丁振嘉三千票,朱暖英的票數則只要贏過黃淑芬,國民黨就得以婦女保障名額,擠下何文海,在南屯取得三席市議員。也因此,國民黨衡量後認為,年底選舉,本區確實有提名三席的實力。

如果都按照國民黨的如意算盤發展下去,民進黨現任兩位議員都將陷入苦戰。因為張耀中與何文海兩人四年前的得票數差距不到七百票,若沒有其他具實力的非國民黨籍女性參選人投入選戰,丁振嘉絕對有可能擠下一席現有民進黨議員。

有些人認為,何文海家族財力雄厚,四年來以傳統政治人物的方法經營地方,具有一定的基層實力,當選機率會比張耀中高。但國民黨內部人員分析,就是因為何文海屬較傳統的政治人物,雖有一定基層實力,也有一定的包袱;此外,何文海因為與黎明重劃區一些地主有重劃爭議和糾葛,加上綠營選民對張耀中有更高的支持度,選情不見得對何文海有利。

不過,國民黨有意擠下何文海的如意算盤,已被黃淑芬的參選打破。黃淑芬在登記前一刻,決定再以無黨籍身分投入南屯市議員的參選。有人在民進黨市長參選人林佳龍競選總部的場子見到黃淑芬前往致意,因而解讀,黃淑芬的參選,與民進黨已取得一定的默契和共識,就是要破掉國民黨的如意算盤。

雖然,南屯區尚有無黨籍的江慶洲與台聯提名的黃聖硯也登記參選,但一般認為,現任四名市議員具有既定基礎,且又有四年來的服務與經營優勢,國民黨若回防鞏固既有兩名市議員劉士州與朱暖英的席次,其他人就不太有可能擠下何文海或張耀中的位子。

 

  • 綠營力保兩席    非現任者難有空間

江慶洲長期關注地方文化與公共議題,以城市公民參選為訴求,但其監督市政的立場與關注文化公共議題的訴求,反而易吸收到可能支持張耀中的中間選民;黃聖碩則具有明顯的綠營色彩,國民黨如以鞏固既有兩席為本,泛綠要再擠上一席的空間更無可能。親民黨提名的陳三井,雖有主席宋楚瑜的加持,但在藍綠緊繃夾擊下,空間也有限。

在民進黨力保何文海與張耀中之下,除非丁振嘉能開拓出更多的票源,否則,國民黨原先的如意算盤一破,為了固守既有兩席,南屯區極有可能回歸到現有四名議員繼續連任的穩定均衡狀態。


[專題報導]吳榕峯的幸福學堂

圖文:劉東皋

 

胡志強給吳榕峯唯一指令,就是讓學生安心快樂學習。

吳榕峯兩年前接替前任教育局長賴清標,從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長回台中接任教育局長,在十二年國教政策上,因其具有國、高中的教學、管理實務經驗與教育行政歷練,常能預先看到並提出可能發生的問題。只可惜,教育部一再於理想與現實擺盪,未能多所採納他的意見;加上中央又欠缺周延的執行能力,使得今年首次上路的十二年國教,造成學生、家長及老師、學校的種種紛擾。

但終究,十二年國教既已上路,並逐漸修正政策及技術面等問題,明年可望讓學生一試就定位,大幅減少了學生及家長的煩惱與不安。中投區一0四學年度免試入學教育會考將由台中高工承辦,並首創「一一一方案」,包含一次分發到位、十個志願序為一群組積分、會考成績總點數一一一點,未來免試入學分發將一次到位,在六月底前完成,並降低志願序和作文成績比重,在變動最小的情形下,達成超額比序目標。

 

  • 幸福學堂    快樂學習

一0一年九月到任至今,剛好屆滿兩年,吳榕峯認為,縣市合併後台中市教育單位及工作的規劃整合,是前任局長賴清標打下的基礎。他在賴清標整合的基礎上加以推動執行。當初,市長胡志強找他來接替賴清標,只有給他一個重要的指令:「讓台中的學子們,可以在快樂的情境中,快樂的學習。」

吳榕峯推出「幸福學堂」的理念,要讓學生得以安心學習並樂於學習。說起來簡單一句話,卻有很多的重點工作必須去執行。經過兩年來的推動,吳榕?逐漸落實胡市長給他的期許。

首先,要讓國小學生安於學習,每位老師教授的課程時數不能太多,且師生比也要加以提高,老師才能有更充裕的心力關照到學生的各個學習與生活層面。吳榕峯表示,市府努力自籌財源,四年來本市所屬小學師生比達到一比一點七,編制僅次於台北市且優於教育部所規定的每班一點六五人,已位居全國第二。

 

  • 照顧基本生活    學生才能安心

其次,學生要能無後顧之憂的安心學習,在基本生活層面上,絕不能挨餓受飢,因此,台中市教育局每年編列三點九二億元經費,在上課期間提供弱勢學生免費營養午餐,假日則有全國首創的安心餐券。

吳榕峯強調,行之有年的安心餐券政策創意來自市長胡志強本人,讓弱勢學生在非上學的寒暑假與例假日期間,都能拿安心餐券到便利商店換購食物;一0三學年第一學期安心餐券受惠人數就超過二萬人,今年九月起更推動安心餐券守護網絡,由教育局出面和與統一7-11、全家、萊爾富、OK及台灣楓康超市等五大業者簽約合作,全市近一二二0個通路據點都提供餐券兌領服務,讓弱勢學童可以持餐券跨通路領餐,大大提昇就近領餐的便利性,也提供學生更多元的領餐選擇。

學校上課環境的改善則是另一項推動的重點。除了學校既有的各項硬體建設外,教育局共提列八億元的預算,針對老舊校區,進行器材更新、校舍粉刷,廁所整建等,讓台中的學生可以擁有更舒適美好的學習環境。

教育人有一個信念是,「一個也不能少」。有些重症學童長期住院,無法在短期內回到課堂上課學習,住院時日之久,便中斷荒廢了課業。台中市教育局特別與中國附醫、台中榮總、中山醫院、豐原醫院等四大醫療體系合作辦理「床邊教學」,每年投入約兩千萬元經費,讓老師進駐醫院,直接前往學童病床前,為孩子一對一教學,使孩子療程能順利進行,儘早恢復健康,也給孩子更多希望。在特殊生方面,也加強輔助教學。讓每個學童的受教權都得以維護。

 

  • 教育學習    一個也不能少

在學生學習的執行面上,吳榕峯極為重視學生的運動教育與閱讀習慣的培養。

以培養閱讀習慣而言,教育局除與天下、遠見布的各縣市教、聯合報系等單位舉辦各種閱讀研習營,還多方面推展閱讀與生活的結合。如與大英百科合作舉辦以英語說故事、推廣線上閱讀認證、及在全市二十九區設立愛的書庫等。這些培育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的活動,成效獲得高度肯定,今年七月親子天下所公布的各縣市教育力大調查結果,台中市的閱讀力與教學力,即分列全國第二及第三名。

  中小學教育,是人格培養與知識學習的最基礎工程,必須追求永續的進步,國家社會才能持續的進步與提升。吳榕峯大力肯定台中市教學品質一直有穩定向上提昇的正能量,教師團隊每年自行組隊報名參加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辦「全國教師創新教學媒體競賽」,自一百年起已連續四年蟬聯團體獎第一名,在甫公布的一0三年度全國成績,台中市除了拿下團體獎第一名,締造四連霸紀錄,還囊括全國唯一國小組特優及各組優等獎項。

  目前台中市正在推動老師教學資料庫的建立與開放學習、面對國際化逐步推展學生第二外語學習、及推動學校老師自發性主動實驗教學,等等,曾先後擔任竹科實中、政大附中等校校長,吳榕?非常受年輕學子喜愛與歡迎,他敢言、不拘小節的人格特質,上任以來頗得民代支持亦頗受許多家長肯定,面對未來,吳榕峯還有很多教育理念與政策要去落實,他希望能帶領教育局成為全市學校的後盾,幫助校長處理好老師、家長、學生的問題與需求,並接納不同觀點的「異見」與「聲音」,保持更大的彈性,逐步落實他的教育擘畫,與教育界人士攜手為台中市的「幸福學堂」,共同發展更美好的願景。


[專題報導]石靜文的電影夢

圖文:劉東皋

 

曾經擔任多家平面媒體記者及電視媒體主管的台中市新聞局長石靜文,早在她擔任民生報記者時,對於電影的接觸,就不僅止於影視新聞的報導。當時,民生報是全國第一家以影視新聞為主的大報,對於電影及其相關的產業資訊,石靜文有比別人更深的探索與更廣的了解。

石靜文認為,電影的發展,必須從整體產業的宏觀視野來看。除了電影產品最直接的編、導、演等人才,還包括後製技術的人才養成、先進製播設備的投資、攝影場地的規劃建設、及影視資料、資訊與知識的傳承保存及運用等,都是電影產業的一環。

三年多前,國際導演李安率領攝影及技術團隊到台中水湳舊機場拍攝少年Pi的奇幻漂流,台灣的攝製部分完成後,李安電影團隊所設置的拍攝場景及設備,都留給台中市政府,石靜文便期待能建構台中的電影城,做為未來文化創意產業及觀光參訪的新地標。

但除了硬體設備的建置架構,還必須有專業的經營與人才培育團隊的進駐,才能讓台中的電影城,足以具有朝向產業化發展的根基。

石靜文規劃以產業鏈的模式,結合電影上、中、下游產業,決定推廣興建「中臺灣電影推廣園區」,園區包含兩大部分。一是電影產業中、上游的攝製中心,將設在霧峰區吉峰國中預定地,面積三點一二公頃,提供電影產業人士進行拍片取景及後製;另一個是屬於電影產業下游的電影館,可供民眾體驗親近與使用,將設在原水湳機場所在地的大宅門特區。

今年二月,市政府並與中影八德公司完成電影館OT(營運後移轉)的合作案,未來,這棟地下二樓、地上六樓,總樓地板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的電影館,將朝優質電影展演空間、雲端影像圖書館及電影主題互動遊憩觀光設施為三大發展核心。

石靜文形容,她的電影(推廣園區)之夢,是她自己「無中生有」向市長胡志強提出的一個理念想法,當時她初至市府不久,向胡志強提出後,胡志強只告訴她:「那妳就試試看吧!」三年多來,石靜文為台中市建構影視產業平台之夢,已見到它的逐步推動與落實,而不再只是雲端上的一個夢!


[專題報導]劉振宇治水 要讓台中「水水」

圖文:劉東皋

 

與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是台大同學的劉振宇,治水有一套。

縣市合併以後,新成立的台中市水利局,三年來的預算共約八十億元,其中,有百分之八十的預算是用在原台中縣區。對於外界有些人攻擊胡志強將原台中縣邊緣化,水利局長劉振宇大概最難以接受。

到任剛滿三年的劉振宇說,縣市合併後,大台中市才成立水利局。市長胡志強找他來,只告訴他一句話:「把台中市的淹水改善好。」光這句話,讓他跑遍台中市各里,尤其是原縣區各里。因為,百分之九十的淹水點,都落在原台中縣。

 

  • 胡志強只要他把淹水改善好

劉振宇到任時,大里區正在補選立委,國民黨的鄭麗文與民進黨的何欣純拼得如火如荼,劉振宇到大里區了解淹水情況時,兩位立委候選人向他提出地方的建議與需求,他便即刻為地方做一些改善工程。

一0一年,他即以治理淹水為業務重點。蘇拉颱風掃台時,台中大淹水,劉振宇將全台中二百多處的淹水點,做成點狀圖,依各淹水點的不同情況加以治理改善,直到一0二年,大台中市的淹水點剩一百三十多處;至今年八月底止,全台中只剩一百零三處的淹水點。而所有淹水地點,百分之九十是落在原台中縣區。

原台中市區本就是個都市型城市,會淹水地區有限,且易治理,但縣市合併後,「轄區變那麼大」,很多鄉鎮既處於半農半工的發展型態或處於偏遠地區,加上受限於過去原台中縣的建設經費有限,根本沒有人力與能力治水。

 

  • 治理沉疴    也要讓台中「水水」

以大肚山淹水的嚴重,南水截水溝整體治理工程卻一拖近四十年,蘇拉與蘇力颱風都造成當地災情慘重,劉振宇重新提出治理工程計畫,縮減土地徵收面積,縮小截水溝規模,將截水溝截流後分流排入梧棲、安良港及山腳排水。另外,透過爭取一0三年中央六年六百六十億元的治水計畫經費,南山截山溝治理工程,預計中央可補助四十五億元,台中市只要配合二十五億元,即可將大度山水患「一截永逸」。

對於台中市未來的水利建設,水利局除了要把台中市的淹水地區全數改善、並於一百一十年讓台中市的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從目前的百分之十五點八提升到百分之四十四之外,平常溫文訥言的劉振宇,還語出浪漫的說:「希望台中市成為水水的台中」。台中市有柳川、綠川,還有中央管理的一些大排,未來台中市接管後,要大幅度進行各項親水設施計畫,讓台中市的景觀變得更美、「更水」,市民也可以在這些水川旁休閒野餐,親子育樂。


[專題報導]林佳龍擘劃大台中交通運輸系統

文:劉東皋

 

民進黨台中市長候選人林佳龍於九月底提出「大台中交通市政白皮書」。內容涵蓋施政願景、政策方向與發展策略,除台中市既有的交通問題與瓶頸提出解決方案之外,也對大台中的交通發展,擘劃了具體可見的未來。

林佳龍召集多位專家學者深入研析探討,提出周詳的交通市政白皮書。(林佳龍辦公室提供)

林佳龍表示,身為一個負責任的台中市長候選人,他特別邀請並召集包括前交通部長林陵三在內的高階政務官及各界學者專家,成立了「大台中交通市政顧問團」,經過無數次的討論、考察與座談後,才發表了周詳的「大台中交通市政白皮書」。

 

  • 發表白皮書    專家學者齊背書

白皮書發表當天現場,包括前交通部長林陵三、前警政署交通組組長何國榮,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運輸物流管理學系主任王義川、前陽明海運董事長黃望修、前華信航空董事長陳盛山、交通大學土木系教授兼台灣智庫執行長黃玉霖等人,共同出席與會,為林佳龍的白皮書背書。

林佳龍提出的大台中交通發展,以「安全、人本、綠色」為交通政策的三大核心概念,並以「大台中地區環狀軌道運輸」為基礎,進而建構起「複合式交通運輸系統」。

自台中市快捷巴士(BRT)上路後,引起了很多討論。從市長胡志強及其交通團隊的角度,認為BRT是一項值得肯定的政績。雖因初上路難免產生一些運作執行上的瑕疵,但整體而言,卻是目前對民眾最有利的交通運輸系統。不過,從林佳龍宏觀的角度看,即使先不論BRT執行上的缺失,但從交通政策面與因應大台中市的未來發展,他認為,台中若能以輕軌(LRT)取代BRT,將更具交通運輸效益,並可帶動台中的整體發展。未來他若當選市長,將優先評估及推動橘線輕軌(LRT),可加速促進台中的國際能見度與競爭力。

 

  • 機場橘線以LRT取代MRT

他指出,BRT藍線已耗費相當多的公務預算,待其全面完工及運作後,他會進行全面檢討評估,以提出可行的改善方案。此外,對於其他規劃中的BRT,他也將深入檢討評估是否適合繼續興建。

台中市早年規劃的捷運橘線,該路段主要串聯清泉崗機場、中科、水湳、中區火車站、大屯區等重要地點;但市府後來決定改建成BRT,最近又表示會興建MRT捷運,林佳龍評估分析後認為,這條線如果優先推動興建LRT,不但更具效益,而且可以快速興建完成,加速帶動台中市的國際能見度與發展。

 

  • 工期短經費省    又可展現台中意象

他分析指出,橘線串聯起清泉崗機場、中科、水湳、台鐵台中站、台中軟體園區以及霧峰,並可延伸至南投。此條路線是台中的機場捷運,一路與高鐵、台鐵連結,可讓國內外旅客更方便的出入清泉崗機場。如採取輕軌方式興建,全長二十九點五公里的LRT,施工期只需八年九個月,與MRT相較,可縮減三年三個月的施工期。總經費也只需二百億元出頭,更只有MRT的五分之一。

而相較於BRT,LRT在承運量、穩定性與安全性上,更優於BRT。且輕軌本身,不只是交通運輸工具,它也是移動的城市地標。搭車民眾不僅能在車上沿路欣賞台中這座城市,且在軌道上運行的LRT,本身就具有觀光景點的價值,可發展為具有台中意象的一條機場捷運,相當適合橘線的特性與需求。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運輸物流管理學系主任王義川表示,台中橘線機場捷運,若選擇MRT,台中市政府將承擔龐大的財務壓力,且要請中央補助高額經費,也有相當難度。輕軌可說是相對務實的選項。

他認為,就台中BRT目前的情況看,只是公車專用道;且採用柴油車也與國際趨勢背道而馳,並不是推動永續運輸的適當做法。而輕軌系統已經在法國史特勞斯堡、奧地利維也納、德國德勒斯登、日本廣島等全世界近三百個城市成功推動,累積營運經驗也超過五十年,是相當成熟的軌道運輸技術,在規劃與建設上,不會有很大困難。

 

  • 以軌道運輸為骨幹    貫通大台中交通

王義川指出,繼高雄輕軌之後,淡海輕軌也即將在明年動工,台中也應該開始推動輕軌系統。採用務實且永續的軌道運輸系統,才是對大台中市民負責任的做法。

整體而言,林佳龍為大台中市規劃的交通建設,將以軌道運輸作為台中交通的骨幹,讓「大台中山手線」建設東西向的軌道路廊,可銜接台鐵的山線與海線,使台中地區的城鄉發展得以透過交通建設而融合貫通,並避免原縣區遭到邊緣化。他當選市長後,未來將全力推動的三大交通建設,包括「環狀山手線」、「橘線輕軌機場捷運」、及「綠線環狀化延伸至太平與大里」。


[文化臉譜]施力仁中年逐夢 成就金剛犀牛

圖文:劉燊

 

逐夢不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中年開始回歸自我創作的慾望與熱情,讓施力仁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價值。

年屆耳順的施力仁,仍對藝術創造充滿熱情和跨界的勇氣。

出生於彰化溪湖的施力仁,小時候在鄉下家裡,自己就喜歡搬張桌子、椅子到家前的龍眼樹下,帶著毛筆和紙張,練習寫毛筆字。也喜歡隨手抓起泥巴,捏起土來。那時,就種下他想當一名藝術家的心願種子。

 

  • 龍眼樹下    埋下藝術種子

長大後的施力仁,並沒有走向藝術創作之路,反而幹起了藝術經紀,當起了畫廊創辦人,做起無數大師藝術品的策展人。除了是台中現代畫廊和北京鑄造美術館的創辦人,也曾多次策劃無數次國際大師的展覽。問他,為何一開始沒有朝藝術創作發展,他簡單回答說,就是為了賺錢生活。

但多年來,創作的心並沒有冷卻,創作的手也不斷在探索。也因為三十多年的藝術經紀與策展生涯,讓他不斷接觸、觀摩、領會大師級的作品,潛移默化之下,更增他的創作動力與內力。以前,在自己經營的畫廊,施力仁得閒時,就常躲在自己的空間角落裡,不斷的畫著、捏塑著。他形容自己是,「有塊泥巴在手上,可以捏塑到廢寢忘食」。

十餘年前,施力仁開始定心進行雕塑創作。早期從事的是純寫實的動物雕塑,包括以土狗或犀牛等為題材。隨著不斷的探索與意念上的體會,施力仁找到了自己的「金剛犀牛」之形體與意象。

 

  • 捏塑泥土    可以廢寢忘食

會對犀牛情有獨鍾,並發展出「金剛犀牛」系列作品,除了犀牛獨特的文化意涵之外,還包括它的勇猛與溫柔。施力仁說,中國自古就以犀牛為神獸,古時的青銅器,常以犀牛形象製作成器皿,如犀尊。又如古詩詞中,有「心有靈犀一點通」、「犀牛望月」之詞,對犀牛的懷想,總帶著點靈趣和神秘之感。

除了犀牛具有的古文化歷史意涵,愈深入了解犀牛的個性後,施力仁愈受到犀牛的吸引 。他說,犀牛的個性是低調、不愛出風頭的,但又勇於保護自己的家人與家園。它堅壯的皮殼,有如盔甲,而挺直上揚的犀牛角,象徵一種昂揚的精神。加上,人類為了犀牛角,自私的濫補濫殺犀牛,為了喚起人們對犀牛的保育,塑雕犀牛,對施力仁而言,也具有對生態保護的一分心。

從寫實具象到象徵與重構,施力仁所雕塑的犀牛,已熔爍古今,將傳統文化、現代文明、科技鑄造、金屬材料、工業精神,化為一體。每一座大件的金剛犀牛作品,既展現了現代科技工藝的精鑄力量,也貫注了施力仁的精神毅力及創造力。

 

  • 靈獸煉成    金剛再現

為了讓作品完美,施力仁到處參觀學習各個鑄造廠,也深入了解鋼與銅的材料特性,以及年代對金屬氧化的過程。為了傳承久遠,他的黃銅含量,高達百分之九十五至九十八。施力仁全心投入創作的心力,不僅在於技藝的磨練與構想巧思上,更深入了解現代工業鑄造技術與金屬材料的知識,也才能冶煉出每一尊金剛犀牛。

施力仁的好友兼「金鋼再現」策展人謝素貞說,施力仁從一個非科班出身的藝術經紀人跨界成為知名雕塑家,他的熱情與勇氣,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這種熱情與勇氣,較之一些科班出身、安於保守成規、只想走一條安穩成名、甚至「混吃等死數鈔票」的藝術家而言,才是當今藝術界值得鼓勵的精神。

施力仁「金剛再現」雕塑巡迴展即日起在台中草悟廣場展至十一月十六日。十一月二十一日至明年二月,金剛再現巡迴展便將轉往北京鑄造美術館展出。要看施力仁如何投注生命力將犀牛化為金剛身,須親臨現場感受那一尊尊精鋼鑄銅所煉化而成的靈獸。


[文化與生活]無為草堂 感動心靈的茶館

圖文:閻鳳婷

 

無為草堂主人凃英民

近二十年的耕耘,無為草堂不僅成為台中在地的知名地標,更因注重土地與人文的結合,獲得米其林台灣旅遊指南(Michelin Green Guide Taiwan)兩星推荐景點;好茶無求為知己,抖落塵囂,尋回心中的寧靜,草堂主人凃英民希望每一位造訪的客人,除了品一口道地的台灣好茶外,心靈也能在此獲得感動,飽滿而歸。

 

  • 文瀾墨浪    風雅鼎盛

一九九四年十月,台中市公益路、大墩路口興起一處與周邊景觀極不相襯的建築,蓬草為頂、木為門,一派古樸盎然,走入其中,滿眼綠意,流水潺潺,讓人不自覺放慢腳步,才一轉身,又驚訝發現牆身角落處處充滿人文藝術,身在樊籠的都會人,恍如進入桃花源,變得怡然悠閒。

無為草堂理念取自老莊哲學的「無為若水」,「無為」不是無所不為,而是崇尚自然、不強行妄為的「有為」。草堂設計以環溪來象徵人生,水勢源頭奔騰而下,遇石激起浪花,如年輕的生命力,愈挫愈勇,之後順流漸緩,如成熟的心境,趨於穩重自在。

凃英民與許多文人雅士在此成為莫逆之交,在詩人與藝術家的歌詠下,草堂文瀾墨浪,風雅鼎盛。渡也曾如此描述無為草堂:「一池碧水,迴廊縈繞。走到某處,似乎已到了盡頭,可是峰迴路轉,又見一處勝景,彷彿人生」。梁奕焚的「無為草堂十八頌」,詠草堂無論是四季、晴雨變化,或在屋瓦、水榭間,閒情雅致,無處不美。

梁奕焚無為草堂十八頌:「美在未央水榭,悠游的錦鯉,知魚愛魚餵魚的樂趣。」

 

  • 獲米其林台灣旅遊指南兩星推荐景點

基於對傳統文物及本土藝術的尊敬與愛慕,草堂典藏了許多藝術家的創作,包括文學家路袖寒、渡也、楊平,畫家陳來興、梁奕焚,書法家李峰、忘言,生態攝影家綦建平等人,並舉辦常態性展覽,與客人共享。國立台灣美術館二0一三年舉辦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系列展覽,還特別向草堂借了幾張陳來興的畫作,後來更購藏其兩張作品。

這些作品不僅在草堂蘊吐風華,藝術家的身影也不時映著光影出現,風采俊逸,繽紛綻放,不少客人推荐國外友人到草堂,皆驚豔、讚嘆不絕。米其林台灣旅遊指南有九大評星標準,其中「因為地點或藝術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或歷史意義」,以及「美感和美學特徵」兩項,無為草堂兼容並具,在台中,與科博館及國美館同時獲得二顆星的評鑑,榮耀登榜。

凃英民相信,那些掛在牆上的畫,是會說話的。

 

  • 好茶無為求知己

在嘉義阿里山下長大,阿媽的生活智慧一直影響著凃英民,在他到都市多年打拚有成後,想起阿媽常說的話:「別太辛苦,凡事慢慢來。」於是結合飲茶悠閒與老莊無為智慧,成立無為草堂人文茶館,多年來,一直有很多愛好者希望他能到外縣市開分店,但凃英民都不為所動。

輕啜一口茶,他緩緩的說:「有了人文與土地的情感,才有溫度,才能紮根,才可長可久,如果只是當作一般商業經營,利益變化大,就無法建立歸屬感,工作時,心靈也不會有所獲得。

雖是無為、順其自然、不強求,凃英民仍有其不混茶的堅持,無論是杉林溪、阿里山烏龍,還是鹿谷凍頂、炭焙烏龍,或是嘉義瑞里的金萱,草堂和茶農契作多年,彼此互信甚深,都是道地的台灣茶。

 

  • 傳遞溫度與感動

每天都非常期待上班的凃英民,戲稱沒有賴床的理由,因為不知今天草堂會有哪位朋友前來造訪,怕錯過精采。他喜歡看客人把鞋子零零散散的脫在草堂包廂外面,這才有「人的溫度」,如果像日本料理店,把客人鞋子規距整齊收納著,反而會失落了那份感覺。

溫度與感動,不僅在茶、水、壺、杯之間流轉,也是草堂主人最希望傳遞給客人的東西,「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當踏出鬧中取靜、別有天地的草堂時,凃英民希望每位客人心靈都能獲得感動,飽滿而歸,不致在重新投入繁華忙碌的世界時,失落了那份最原始的真。


[文化與生活]2014 臺中爵士音樂節 「爵」盛時代在臺中

文:楊文琳

 

今年台中爵士音樂節,仍有來自全球的爵士好手齊聚一堂。(台中市文化局提供)

邁入第十二周年的「2014臺中爵士音樂節」,將在十月十八日至二十六日在市民廣場及草悟道登場,預計會有超過百萬樂迷一起爵士搖擺,歡迎愛樂人士共創心目中的「爵」盛時代。

 

  • 九天的即興搖擺    揮灑音樂色彩

全亞洲最具指標性節慶活動之一的「臺中爵士音樂節」,來自全球最負盛名的爵士好手即將齊聚一堂,即興演奏搖擺的生命樂章,揮灑音樂濃郁的色彩。「2014臺中爵士音樂節」的九天活動期間,天天都有特定的表演主題,包括:「古巴之夜」邀請臺灣代表Soy la ley古巴爵士樂團,及定居於紐約的拉丁裔樂手Jerry Gonzalez及The Fort Apache Band;「人聲之夜」邀請阿卡貝拉(Acapella)德國ONAIR及奧地利E904完美呈現爵士與流行樂的融合。

開幕及閉幕之夜更有跨足流行、爵士、靈魂不同音樂風格的歌手ABIAH,及爵士樂史上碩果僅存的低音提琴大師Eddie Gomez壓軸,共有國際團隊十六支、臺灣團隊三十二支,帶來五十三場次表演節目,帶領大家認識多采多姿的爵士音樂。

「臺中爵士音樂節」自二00三年開辦以來,在政府單位與民間企業合作下,不但是臺中市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更成為國內爵士樂迷的一年一度朝聖的重要盛事。去年的「臺中爵士音樂節」共計吸引一0五萬人次參與,創造約八點九八億元之經濟效益;今年參與人次預計同樣突破一百萬,期盼透過資源整合,建立城市品牌,促進文化交流,不但讓「臺中爵士音樂節」永續經營,更能成為臺中市放眼國際的世界級節慶活動。

臺中市文化局表示,今年除了延續以往戶外大、小舞台之規劃,也在周邊尋覓合適之室內空間,辦理五場次室內音樂會,開放對象為一般民眾,提供較為小型、精緻的演出,讓大家感受不一樣的爵士氛圍。

 

  • 室內也有精緻演出    感受不同的爵士氛園

十八日開幕當天,主舞台將由跨足流行、爵士、靈魂不同音樂風格的歌手ABIAH、John Escreet、Quintet及Feat. Marcus Strickland帶來精彩演出,十九日演出者包括Sirius Quartet、Soy la ley樂團及Jerry Gonzalez&The Fort Apache Band。二十日為Tim Wilson Band及Cannonball。二十一日演出者為臺北爵士大樂團及Feat. Gene Aitken&Jim White。二十二日上場的有ONAIR及E904。二十三日表演者為楊曉恩樂團及謝明諺樂團。二十四日由The Noise Revival、Alex Sipiagin及Quartet輪番演出。

 

  • 閉幕由大師壓軸    文創市集活動多

二十五日上場表演的包括:Toshi Fujii、Quartet、A piece of cake及The Noise Revival。二十六日閉幕之夜由郭馬克、新復古爵士重奏、OPUS 5帶來表演,並由爵士樂史上碩果僅存的低音提琴大師Eddie Gomez壓軸演出。

小舞台的表演團體則包括:清水高中爵士樂團、台大騷動爵士大樂團、台中市醫師音樂協會醫師爵士樂團、東海大學爵士樂團、中山大學爵士樂團、臺中企業家協會樂團、青少年爵士樂團。威爾森樂團、黃盟傑爵士三重奏、邱建二樂團、阮丹青樂團、林宜融樂團、四重邏輯樂團、麻將爵士樂團、TK Sax Rhythm Market、 潘恒健Hank爵士四重奏、后里愛樂薩克斯風重奏團、天方爵士樂團、4Tadpoles爵士藍調樂團、何其偉樂團、Nick Javier樂團等。

在配套活動方面,今年同樣規劃美食及文創市集,增加活動多樣性,以展現大臺中精緻美食文化為主題,招募各大飯店、美食餐廳踴躍參與,來一趟臺中爵士音樂節,即可嚐遍臺中人氣美食。除規畫文創市集,主辦單位也與臺中在地文創單位─默默文創攜手合作,選中由臺中插畫家H.H.先生創作的人氣主角美美小姐,融合爵士樂手的形象,開發活動創意商品。美美小姐化身為爵士音樂節精靈,活躍於啤酒杯、指甲貼、毛巾等活動特色商品上面,將於活動九天內限量販售。

今年十月的秋涼好季節,就讓我們一起相約在市民廣場與草悟道,聆聽來自世界現場最搖擺的音樂,再次創造屬於我們心目中的「爵」盛時代,如果去年錯過了台中爵士音樂節,今年千萬別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