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雜誌 - 第 8 期

2015年6月 第 8 期 : 吳錫坤 人生下半場追求均衡人生

  • 中論
  • 封面人物
  • 專題報導
  • 文創人物
  • 立委選將特寫
  • 教育圈
  • 台中市議員點將錄
  •  
  • 發 行 人:劉東皋
  • 總 編 輯:劉 燊
  • 特約撰述:閻鳳婷、楊文琳、林中偉、焦慶亭、陳子龍
  • 發行單位:中報媒體工作室 刊 期:每月出刊
  • 地址:台中市西區大同街210巷2號6樓之6
  • 信箱:[email protected]
  • 電話:(04)2473-7119
  • 編印:鏵威有限公司 台中市西區五權一街76號 (04)2378-1569
  • 中華民國104年6月出刊
  • 定 價:每份38元
  • 劃撥帳號:22778405 戶名:中報媒體工作室

[中論]中華民國與台灣

文:劉 燊

 

五月上旬,準備參選二0一六總統的施明德,在蘋果日報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誠實對待中華民國」。他在最後一段說:「以『台灣』來挑戰『中國』,會被視為破壞現狀,是困擾的製造者,讓我們處於不利的地位,但若以『中華民國』來抗衡『中華人民共和國』,兩者則可以分庭抗禮。台灣人啊,我們必須誠實對待中華民國,因為這涉及我們的生存條件。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你們立國以來並沒有把中華民國消滅,你們也必須誠實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兩岸才可能在這種現狀下,以和平方式建構未來的新關係。」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於美國華府六月三日下午的演講,首次提及,未來如當選總統,她將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相較於過去以來,她只提及兩岸應在維持現狀的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當天的論述不但更進一步,而且,也趨近於施明德的理念。

蔡英文承認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等同於,她也承認了中華民國既存(憲政)政府的事實。她的說法,還比柯P在參選台北市長時,更進一步。柯P與連勝文在一次電視辯論上,接受連勝文對國家認同的提問時,柯P回答,中華民國是他的底線。

不論是施明德、蔡英文或柯P的說法,代表台灣的一個政治現實,在中、美、日國際關係角力與強權環伺的現實下,要在國際上突圍,維持中華民國之憲政體制之現狀,是必須加以正視與承認的問題。

自台灣解嚴以來,統獨意識形態的喧嚷爭執,從未間斷。其間,即使曾有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想要喝一杯大和解咖啡,都被攻得體無完膚。蔡英文應該是希望,台灣的民主憲政體制須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黨專政體制之外;而目前存在於台灣的獨立之憲政體制,名字就叫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所在的台灣,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國格(個體),台灣人民其實不必自陷於統獨爭議。只要在現存的憲政體制之下,好好建設台灣,壯大中華民國,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未來要統要獨,同樣必須要在中華民國民主憲政基礎上,再來討論。任何破壞和平的一方或想要破壞民主憲政體制的人,都將難以遂其所願。


吳錫坤放心交棒 追求均衡人生

文:劉東皋

 

總太建設公司董事長吳錫坤在五十歲前,為了事業,精神與體力長期處於緊繃的壓力下。雖然在努力打拼的過程中,事業也一路達於高峰,但卻也在極度的壓力與突然的放鬆下,無預警的生了一場大病。身體恢復健康後,吳錫坤體悟到生活均衡與放鬆的重要,便開始想將公司交給新領導人,自己好退居幕後,過好自己下半場人生。

但想交棒,卻不是那麼容易交得出去。他為公司尋找領導人,也找了兩、三年。最近,他終於找到適當的副董事長與總經理人選,預計在七月一日可以放心交棒了。

 

  • 七月一日請長假    追求人生新階段

吳錫坤笑稱,原本他連董事長的職位都要交出去。但董事會認為,他還是應該擔任公司的代表人。續任董事長一職,對他而言,只有兩項功能,一項就是負責召集董事會;另一項則是,公司有重大土地投資交易案時,因他自己是公司持股最多的大股東,必須扮演決行的角色。此外,公司的營運,他都要交給副董事長及新任總經理去處理。七月一日之後,他要先請個長假,好好陪太太休閒放鬆一段時間。

最近幾個月,體重從八十五公斤降到七十七、八公斤的吳錫坤,看起起氣色、精神都很好。問他怎麼瘦了下來,他竟然說,三餐第一口要先吃肉,搭配蔬菜、澱粉米食類,依平時正常食量用餐,但澱粉類食物,每餐都應在食物份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下。所以,他現在在家中隨時都準備了一鍋爌肉與鹵蛋。而且,吃蛋要連蛋黃一起吃;如果是吃雞肉,則要連同雞皮一起吃。

這套「減肥法」,與一般人所認知的,完全相反;簡直像是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所說的「逆向思考」。不過,吳錫坤這套減肥方程式,是有理論根據的。他不但上網聽留美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賴宇凡的演講,也購買她的專書送給親朋好友。這套減肥方程式,就是賴宇凡的專業建議。

 

  • 正常飲食法減重    開展均衡人生

吳錫坤平時經常運動,除了散步、陪太太打羽毛球,也經常和同業一起打高爾夫。因運動量大,食量也不小。但他不刻意節食,在不吃宵夜下,每天食量正常,運動正常。但每天要輔以喝大量的開水。體重在八十五公斤時,每天要喝三千五百至四千CC的水;現在約七十七公斤左右,每天則仍維持三千到三千五百CC的水。

隨著逐漸放手房地產事業的經營權,吳錫坤所關心的視野,也不再侷限經營的細節,而放大到對國家與國際政經局勢的關心,以及對台灣社會發展的關注。最近曾對中部地區企業家第二代子弟演講,針對二0一六總統大選的局勢,他詢問這些平均年齡三十歲上下的企業第二代,會希望由誰出來擔任總統?幾乎所有人異口同聲說,要讓國民黨下台。他發現,不只是一般社會年輕人,連這些富有的企業第二代,自洪仲秋事件、太陽花學運以來,都對國民黨的執政相當失望。他們不是因為民進黨做得好,而是國民黨執政太差,才希望讓國民黨下台。

一般人會以為,富有的企業家第二代會比較支持重視資本家的國民黨。尤其多數第一代企業家都與國民黨的關係較密切,但這些第二代也關心社會正義與世代公平的議題,對國民黨的執政相當不認同。

 

  • 關注政經局勢與新世代前景

對於兩岸與中、台、美關係的議題,吳錫坤也相當關切。相對於多數建築業者關注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不動產市場景氣變化等問題,吳錫坤對於中、美雙方在南海的衝突,是否會以台灣為犧牲,反而更加關切。他認為,在國際政治上,美國完全站在以其國家自身利益為考量,中美如發生利益或軍事衝突,台灣可能首當其衝被犧牲。

在國內政治上,對宋楚瑜的治理才能抱有相當期望的吳錫坤,也曾支持過宋楚瑜。不過,他也感歎,宋楚瑜有才能、卻沒天命,恐怕難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但吳錫坤又神來一筆的思考,如果宋楚瑜的搭配夥伴是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或許有機會再拼一次總統選舉。

他認為,童子賢有點像施振榮,不過施振榮年紀大了,大概也不會出來從政。但五十出頭歲的童子賢經常關心社會議題,並表達相當公允的意見,在年輕一輩,受到肯定。宋楚瑜找他出來搭檔副總統,才會吸引年輕人。否則,宋楚瑜與其他任何傳統政治人物搭檔,對他都很難加分,特別在年輕世代。

吳錫坤關心政治與社會議題,自然也關心下一代年輕人的發展。有不少企業人士認為,年輕人自己要爭氣,月薪才不會只是在二十二K打轉。但有能力或培養相當經驗的年輕人,有許多卻被大陸企業或國際企業挖走,造成台灣人才斷層日益嚴重。吳錫坤表示,年輕族群的低薪資,有一部分是一些年輕人自己不努力所造成,但也有一部分確實是要看企業主的良心。

從為台灣社會培養人才、為企業留住人才的角度來看,企業有賺錢,應該要加薪,所以,總太有賺錢,吳錫坤就幫員工加薪。不過,他為員工加薪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就會有一些同業向他抱怨,會增加對方公司的經營壓力與負擔。但吳錫坤認為對的事,還是要去做。台灣欠缺自然資源,過去能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主要靠的是長期培養的優秀人才(人力資源),台灣的人才不留住,反而被挖到大陸、外商公司,對台灣社會及產業的長期發展,恐會有不利之影響。

從吳錫坤的言談中,不經意之間就可以體認,一家公司有沒有企業倫理觀,最重要的,還是企業領導人的一念之間。


林正昇:房地合一課稅 應減少市場衝擊

圖文:劉東皋

 

六月五日已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相關法令,預計明(一0五)年實施。對於此一政策的推行,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林正昇認為,政策上不應以打房為目的,而應以健全房市為方向。原本他希望在稅率上不應過高,以免對房地產市場造成過大衝擊。但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政策既已底定,他還是期望,政府未來不應再有急漲才來打房的作法,而應有一套健全機制,讓市場緩漲緩跌,對不動產開發商與購屋者,才更公平。

林正昇:房地合一課稅 應減少市場衝擊

林正昇是慶仁建設公司總經理,也是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接受採訪當天前晚,接到公會通知,針對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問題,召開臨時理事會議,進行討論。他指出,中央政府面對一些基層民眾的反映,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的政策顯然勢在必行,建築業者對於政府既定政策,也難以多說什麼。但至少希望,政府政策的執行,期能減少對市場的衝擊,並降低對業界的影響。

 

  • 政策勢在必行    但應降低衝擊

譬如,實價合一課稅的實施,必然造成購屋者的觀望、與售屋者的成本提高,稅率與稅負如果提高,正常的心理情況下,售屋者本就會希望將提高的成本外加,短期內反而造成市場售價的上漲。他說,政府常講要同理心。站在業界的立場,在推案之前,已依既定的建築法規及財稅規定,規劃好投資方案與報酬分析,一旦臨時增加稅賦,必然會先反映到售價。

他認為,政府目的應該放在市場透明化、明朗化與自由化上。讓市場價格透明、市場資訊明朗,並讓市場競爭自由。才是健全房市的重點,而非為了以政策打壓房市,或加重銷售者與購屋者的財稅負擔。

 

  • 政府應以健全市場為考量

林正昇分析,房地產市場這幾年除了需求帶動外,也因油電雙漲帶動物價與人力成本上揚、公告土地現值調高接近市價等因素,而造成原物料及土地價格上漲。且對建築業而言,土地又是最主要的成本來源,地價如今漲幅大,造成整體成本帶動的房價上漲,建築開發業者多數可說是被動的反映售價。

本身也是台中市政府經發局諮詢委員的林正昇指出,中央政府應該有一套讓房價緩漲的健全機制,而非放任物價上漲、房價急漲後,又祭出各項打房措施,對正規經營的建設公司與購屋者而言,其實都不公平。

此外,市長林佳龍八年內要興建一萬戶的社會住宅,這項政策的落實,對健全與均衡房市,有相當助益。林正昇也曾建議台中市政府,可由市府提供未來具有交通建設前景的市區邊緣土地,並委由品牌形象良好、消費者權益長期受肯定的建設公司承攬興建(因為這些公司為維護自己的品牌形象,即使承攬興建政府的社會住宅,也不會搬石頭砸自己腳);除能避免過去國宅品質不良的情況發生,也可透過一套機制,避免再發生類似葉世文的事件。

總之,林正昇站在平衡業者利益與消費者權益的角度上,觀察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的政策,既憂慮對房地產市場造成過大衝擊,但也建議中央政府及立法機關,應考量市場的緩升緩降的穩定性、及課稅的合理性,消費者也才能安心買房,安心成家。

 

  • 慶仁專精文化建築

慶仁建設公司總經理林正昇在台中建築業默默耕耘多年,所興建的住宅以優質、具特色受到客戶肯定。他對質感與設計優雅的堅持,其實具有一些家傳淵源。

林正昇的祖父與父親早年從事營造業,而且是很特殊的營造。台中市的孔廟、忠烈祠,是他祖父興建的。台灣各地許多屬於古蹟類或如今已具有歷史建築價值的孔廟、蔣公行館,也全是他祖父帶著父親興建或修護的。包括聯合報系南園及中正紀念堂,同樣都是慶仁所造。在台灣許多文化建築的興建與維護上,祖父所建立的慶仁營造公司,貢獻至今恐無人能及。

年少時,就常跟著祖父及父親到工地觀察、學習古蹟與文化建築的修護和興建,讓企管系(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畢業的林正昇,長期耳濡目染下,對建築的文化美學,多了豈祇一分的堅持!

慶仁建設最近於台中市中興街范特喜綠光計畫文創園區旁,推出十二層的住宅大樓「之間」,充滿了寫意與綠意的設計規劃,以一顆大樹、家戶陽台皆有綠圍蘺的意向,塑造這棟住宅大樓,還沒正式推出,區域住戶已訂購了一半。

這些下訂的住戶,有許多世居的教授、老師,過去住的是透天厝,如今兒女長大外出或成家,自己想要換個五十多至七十多坪的大樓住宅,或為幫助子女置產,剛好慶仁建設就在自己習慣的居家環境附近推出這棟大樓,每戶總價二千多萬元,讓這些喜歡附近居家環境的住戶們,歡喜下訂。


實現社會公義 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明年上路

圖文:劉 燊

 

實現社會公義  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明年上路

房地合一課稅實施後,恐對房地產市場造成衝擊。

行政院版「房地實價課稅方案」草案於五月十三日審查定案,並陸續在北中南各舉辦一場公聽會,及舉辦網路座談會後,於六月五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預計於明年一月一日起實施。

 

  • 健全房市具效果    對市場恐有衝擊

房地實價課稅方案預期會對房地產市場有一定的衝擊,但對於健全房市與賦稅公平上,則有一定的效果。台灣長期房地產交易資訊極度不透明,土地及房地產交易價格,掌握在建築業者、金融機構及仲介、代書等相關行業手中,房地產市場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易於受到大財團及建設集團的共同炒作。政府推動實價登錄政策,在欠缺實價課稅的配套下,卻也傳出部分業者以提高登錄價格炒作房價並墊高成本,造成台灣房地產市場機制的過度扭曲。

尤其,目前的土地及房地產課稅制度,讓房地產炒作者易於取得暴利,卻被課以很低的稅負。一切的根源,在於房地產實際成交價與課徵土地增值稅的公告現值,皆易遭受到人為的控制與扭曲。

房地實價合一課稅,除了較符合有所得就應課稅、且依所得高低量能課稅的賦稅公平原則外,重點在於,實價課稅較能讓消費者了解市場實際成交行情,使市場(價格)資訊不致遭到少數業者所掌握。

 

  • 資訊雖趨透明    土地仍有「三價」

不過,台灣目前的土地法規與稅制,仍然無法台中市地方稅務局長吳蓮英指出,房地實價合一課稅屬所得稅,屬於國稅。但有關土地增值稅的部分,仍是地方稅,是以土地公告現值做為課稅的依據。而土地公告現值則仍是由地價評議委員會加以評定,不是正式的市價。

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的基本原則,以自用住宅為例,假設一名消費者持有的一筆自住房地產成本是五百萬元,經過十年後,以一千萬元售出。如暫不計其他成本,這名消費者的獲利為五百萬元。

再假設,這筆房地產的土地公告現值經過十年後,也大幅增值,從三十萬元漲到一百萬元,等於土地增值七十萬元,這七十萬元的增值,需繳交土地增值稅。但為避免重複課稅,這名消費者原有的獲利五百萬元,可以再減除土地增值的七十萬元,因此實際獲利為四百三十萬元。

以四百三十萬元扣除規定的免稅額四百萬元,其所得三十萬元課以百分之十的分離課稅的稅額,需繳交三萬元的所得稅額。另外,土地增值稅屬財產稅,則仍需繳交給地方稅務局。

 

  • 符合庶民百姓對賦稅公平期待

由於台灣實施平均地權條例,相關土地法與土地稅法,都以公告土地現值課徵土地增值稅。雖然政府已推動實價登錄與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但公告土地現值的現制,仍然保存。因而土地交易除了實價之外,還有公告土地現值一個價格。此外,每三年調整一次的公告地價,是每年課徵地價稅的依據。這三種價格,依目前的體制來看,尚無法做到「三價合一」。

吳蓮英指出,目前台中市的公告土地現值與市價仍有一段差距,約僅是實價的八成五,比率是六都最低。且距離法律規定要接近市價九成,還有一段差距。公告土地現值因需要由地價評議委員會進行評定,且常會受到民意代表的壓力。不過,中央要求公告土地現值必須達市價九成,市府還是會依中央規定努力達成。

此外,課徵地價稅的依據為公告地價,地價稅屬每年課徵的持有稅,考量到稅納人的負擔,在既有稅率規定下,如果公告地價也調整到接近市價,納稅人的負擔將會巨幅增加。除非政策有重大變革、相關法規也有所修正,否則,在政治力的干預之下,台灣恐仍無法做到三價合一。

中央政府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制度,主要是為符合多數庶民百姓對社會公義與課稅公平的期待。為了避免對市場造成過大衝擊,也不希望造成長期自住或持有不動產的民眾過高的稅賦負擔,而採取了一些折衷方案。不論如何,吵嚷多時的實價課稅制度,至少踏出第一步,對台灣房地產市場的資訊透明與健全化,及不動產稅制的公平性,預期將都能有所助益。


張治祥談 公告現值與實價課稅的關係

文:劉 燊

就地政單位而言,忠實反映地價是其基本原則。不過,台灣實施平均地權條例以來,土地實際價格並未充分反映於公告土地現值上,這牽涉到錯綜複雜的歷史與政經因素。但基於現代化國家健全治理的必要性,仍須漸近式地忠實反映地價。

 

  • 台中市公告現值未達實價九成

台中市地政處長張治祥表示,依據中央政策,自民國九十四年起,公告土地現值要在十年內達到市價的九成以上。但台中市到一0四年止,公告現值仍只有市價的百分之八十五點六七,在六都中最低。其他五都皆達九成以上。且全國平均也達到百分之八十八點七四,台中市可算落後許多。

張治祥分析,台中市因為重劃土地多,這些土地的基期低,而拉低了公告現值接近市價的比例。不過,自民國九十七年、九十八年起,台中市公告現值開始追上來,一0二年至一0三年,也大幅調整,今年一月一日原本要調高一成七,卻因地評會擔心影響不動產市場過大,而只調整了百分之十一點零六,使得公告現值只達市價的八成五。

因為調高公告現值到市價的九成是中央政策,地方政府沒有達到目標時,中央考核結果將會扣分,恐會影響中央撥付給台中市的統籌分配稅款。張治祥說,台中市政府仍要盡力去達成中央所訂定的目標。

 

  • 建制實價資訊是課稅基礎工程

土地交易市價是政府推動實價課稅的基礎,地政單位建制實價資訊,可以說是在進行政府課稅的基礎工程。從實價登錄到房地合一實價課稅,這幾年來,地政單位在人力與資源上,投入了許多心力,但中央給予的財務資源卻相對不足,讓各地方的地政事務所相當辛苦。

不過,張治祥還是會全力推動相關工作。因為,她認為,土地交易價格資訊的公開透明,大眾比較能了解真正的行情,否則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市場價格容易受到哄抬。

但她指出,財產的實際價值與課稅是兩回事。地政單位有責任充分反映市價,但課稅牽涉到政府的財政政策。目前台中市的公告地價約只有公告土地現值不到一半,而明年一月一日又到了公告地價三年調整一次的時刻。由於公告現值近三年來大幅調整接近市價,公告地價如果調整到與公告現值一樣或接近,地價稅負擔將大為增加,她預期政府恐會再次面臨相當的政治與外界壓力。


政府連串打房 商辦大樓見契機

文:劉 燊

 

政府連串打房 商辦大樓見契機

興富發NTC國家商貿中心(示意圖)以春筍新生的造型,引起市場矚目。(圖 / 興富發集團 提供)

自從中央政府提出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的政策構想之後,台中市住宅大樓市場迅速停滯。最近行政院版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法令正式提出,並經立法院通過,在這之前買方市場觀望氣氛曾有一段時間相當濃厚。不過,在住宅大樓市場面臨買氣停滯的情況下,台中市商辦大樓則異軍突起,吸引企業及長期投資客上門。

 

  • 住宅市場投資退燒    自住成主流

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目的在於讓房地產實際交易價格更趨向透明,也針對投資獲利者課徵一定比例的稅賦。尤其,對短期投資客的課徵稅率相當高,讓不少投資客不敢貿然進入房市短期投機炒作房地產。

但是,相較於住宅大樓常淪於短期投資買賣,商辦大樓的投資,大多著重於自用或長期租金投資報酬率。且政府的打房政策,如第二戶、第三戶貸款成數限縮等,主要都針對個人購買住宅或豪宅的投資,對於購買商業、辦公用途的房屋,則較少限制。

專精於商辦大樓市場的如春房屋總經理李珮宇指出,在成屋仲介市場上,受到政府一連串打房及房地實價課稅政策準備推出的影響,住宅銷售在去年就開始產生買方觀望與停滯現象,投資客有退場情形;加上政府打房優先針對豪宅,高總價房屋受到豪宅貸款成數限縮影響,觀望氣氛濃;反觀,自住型客戶成為仲介市場主流,且總價在一千萬元以下的房屋,成交速度快;一千至一千五百萬元的房屋,訽問度最高。

 

  • 長期投資商辦見契機

住宅市場的退燒,卻並未阻礙建設公司推出商辦大樓的決心。李珮宇說,台中市商辦市場一直有其基本需求,不過,以租賃市場而言,十年來,台中市商辦大樓的漲幅確實不大。租金行情看好的區域,主要集中在七期重劃區。

最近幾年陸續完工出租的七期商辦大樓,包括「豐邑市政都心」、「順天經貿廣場」、「親家T3」、「全球運籌中心」、「亞太雲端」、「興富發鼎盛」等,依地段及建築規格的不同,租金行情每坪約在七百至九百元之間。未來,隨著七期的發展愈加成熟,台中市的國際化程度愈高,七期將成為兩岸企業及國際企業在台中市設立總部或分部的重要商辦區域,租金行情會水漲船高。

近年來陸續在台中七期推出「鼎盛」、「CBD時代廣場」等商辦大樓的興富發建設集團,最近又在七期朝富路、市政北二路口,推出「NTC國家商貿中心」。此案是興富發集團子公司潤隆建設公司所推出,基地面積約1382坪,由國際知名、最大建築事務所之一的AEDAS負責建築設計,共規劃地下8層、地上35層、坪數規劃65坪至850坪、總戶數約240多戶,總銷金額達80億元。

 

  • 興富發集團NTC    台中商辦指標個案

市場人士分析,興富發在台中陸續推出多個商辦大樓,在商辦市場資訊掌握度上,較一般建設公司更深入。雖然,受到過去先天條件的限制,台中市的商辦大樓市場無法與台北市相比,但台中市在國際化發展過程中,商辦大樓卻有轉型發展契機,尤其是具有地標特色及現代化科技內涵的商辦大樓。

台北市早就是台灣國際化程度很高的都會區,北部各大中小型企業,大多需要在台北設立總部,跨國企業則會到台北設立分支機構。且北部許多製造業廠商的工廠,都在離台北市較偏遠的區域,這些廠商多會將公司設立在台北市。但台中市以中小企業為主,近二十年來,雖然不少企業到大陸投資後,發展成兩岸及國際大企業,但總部仍多設在離台中市不遠的工廠內,很少會另在台中市設立辦公室。

不過,隨著年輕第二代接手,加上企業轉型蛻變的需求,中彰投許多大型傳統產業將逐漸重視在台中市、尤其是七期新市政中心所在地,設立辦公總部。此外,以台中市七期新市政中心附近的商辦大樓,每坪售價平均約僅在三十五萬至四十餘萬元之間,與台北市精華區的商辦大樓動輒每坪上百萬元相較,台中七期的商辦大樓實際租金投報率,遠高於台北市高檔商辦。因此,不少台北投資客在手上閒置資金無處去的情況下,都到台中市尋找具特色、有前景、又具有實質租金投報率的商辦大樓標的。「NTC國家商貿中心」因而也成為這些長期投資客觀注的焦點。

潤隆建設(1808)推出的「NTC國家商貿中心」,請AEDAS負責建築設計、景觀與門廳規劃,整體外觀以象徵卓然獨立、雨後欣榮挺拔的新生春荀為設計原型,再融以現代化科技感的建築造型,就是要打造獨特唯一的建築相貌,讓建築物「不需要門牌」,成為台中市的地標與地景之一。目前,據熟悉市場的人士指出,該案預約訂購銷售額粗估已達三十億元。

「NTC國家商貿中心」專案經理傅家瑋指出,商辦大樓的投資,不僅看投報率,還看未來性。一棟具備國際性地標景觀的商辦大樓,會吸引全球商務人士的目光,如同台北一0一大樓,一直是國際企業重點入駐的商辦地點,NTC位於七期的地點優勢,加上國際建築事務所的規劃設計,其未來性,相當受到矚目。


賀大良學習不倦 以德養生

圖文:劉燊淼

 

賀大良學習不倦 以德養生

賀大良(左)參與各種社團,結交多方好友,與上校退伍的易乃文 (右)結為忘年之交。

曾經是安徽省宿松縣大地主之子,民國十一年出生、如今九十三歲的賀大良,自年少從軍後,經歷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再隨國民政府來台,對於自己過往的人生,看起來不但沒有什麼遺憾,還每天學習新的知識,認真活在當下,他的精神不得不讓人肅然起敬。

 

  • 幼年飽讀經史    再進現代小學

由於幼時家庭富裕,自五歲起,家人就為他聘請秀才老師一對一教他學習四書五經、老莊、墨子、古文觀止、史記、鑑略等,一讀就讀了十年的經史。

賀大良十六歲時,全縣區辦了唯一的新式小學,他以短報年齡方式進入就讀六年級,畢業後,再考入全縣唯一的縣立初級中學,三年後畢業。不久與一行友人前往河南省時,遭逢土匪搶劫,倖存後,投入軍旅抗戰。不久暫離軍中,考入河北省立高中就讀,畢業後即再報考黃埔陸軍官校二十期騎兵科。隨後以騎兵師排長、副連長、連長,與共軍作戰。民國三十九年隨軍來台,經考選進入國防部擔任參謀。在國防部三進三出,除外調台北、台南、嘉義擔任連長,也曾擔任新兵訓練中心營長。

自民國三十九年考入國防部,賀大良三進國防部都是自行報考進入。五十八年離開,到各公私立大學擔任軍訓總教官共十六年。或許是自小紮實的經史教育,又擔任過台中師專、中山醫學大學、中興大學總教官,也在大學兼課講授現代史與近代史,養成賀大良不斷進修吸收新知的習慣。陸續以函授、親自上課的方式,分別到淡江大學、成功大學、彰化師大、政治大學等校,上課學習。如今已九十三歲,還在文化大學觀光日語班上課。從三十九年進入國防部後,他六十六年來,他不僅誨人不倦,還學習不倦。

 

  • 再婚娶妻    老婆非他莫嫁

國共戰亂期間,在大陸的太太已失去聯繫,賀大良到台灣不久,進入總統府服務。每天走一條小巷回宿舍時,因緣遇到後來的妻子,過程有點詼諧。

當時三十多歲的賀大良,穿上軍裝,也是英姿煥發。他走路回宿舍的一條小巷旁,有一家紡織工廠,工廠老闆是山東人,女兒也是個千金小姐,賀大良經常在路上碰見她,卻沒有講過話。有一天,這位大小姐忽然主動問賀大良:「現在是幾點鐘?」並告訴他,因為自己把手錶給了妹妹,沒戴手錶,不知道時間,所以才問他。兩人搭上話之後,紡織廠的千金最後便嫁給了賀大良,而且,還一定非他莫嫁,因為,當時有不少工廠主管、年輕軍官,都想追求她,她卻堅要嫁給賀大良。

賀大良為人開闊,對下屬也有情義。某天,一位同袍(憲兵班長)夫妻請他吃飯,席間相談甚歡,這位同袍忽然指著坐在一旁的閨女說,要叫自己女兒拜賀大良為乾爹;並請賀大良安插自己的女兒在紡織廠上班。賀大良那時三十多歲,自己的妻子也才二十多歲,當他把十八歲的乾女兒帶回家後,老婆二話不說,給乾女兒一個大大的見面禮,表現出泱泱大方的乾媽風範。

 

  • 心胸開闊    認了百多個乾子女

自此,喜歡照顧人的賀大良,因為朋友、乾女兒、乾兒子的互動交往與引介,九十三歲的他,至今共認了上百位的乾女兒與乾兒子。有的乾兒子在澳洲經商有成,也常邀他前往旅遊觀光。

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的賀大良,平時吃喝不忌,老家在北方,年少時家境富裕,老家還有一個大倉房專門吊掛儲放各式風乾的臘雞鴨或臘肉香腸,想吃時,就去切來吃。如今,家裡擺放的大冰箱,也塞滿臘味香腸,隨時想吃就吃。問他有何養生之道,只說,平時早晚有固定時間練練氣功,其餘時間,就是參與社團活動、到學校上課學習,沒有特別什麼養生秘訣。

養生之道其實不僅在於注重飲食均衡與身體健康而已,更重要的是心靈與心情的平靜安定。賀大年說他自己是孔子的信徒,既不記仇、也不記恨;如果有人欺負他,他會先檢討自己。他早晚皆勤練悟智氣功各一小時;早年為了衛生習慣自行理髮,已經「自理」六十年。過去在淡江、政大修讀英文、管理、文史等課程,還經常自修空中大學的課程,為了解婦產知識,光是華視空中教學的婦產科自習,就學了三年。

 

  • 勤於學習    廉誠為本

平時喜歡唱歌、寫詩自娛、詩詞創作並由中國大陸編入詩選中廣於孔學院收藏、目前還在學唱台語歌的賀大良,自行成立的社團有數十個、也參加過八十個社團。會參與這麼多社團,他說,是為了「尋找智慧」、「尋找奇才異能」及「尋找老而不死之妙法」。他的處事原則是「以迂為直」、「順勢而為」、「凡事預則立」,為人以廉、誠為本。

賀大良創設萬國道德會台中分會已二十五年,如今仍是台中分會的榮譽理事長。萬國道德會以孔子之學為本,倡導君子之道。在現今社會,多數人已欠缺禮敬尊道之心,賀大良仍不失初衷,身心皆奉行孔學。他的長壽健康之道,並非只是養生,而是來自於誠正養心與樂觀積極的心性修為。


鄧鴻吉參選立委 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文:劉東皋

 

鄧鴻吉參選立委 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鄧鴻吉從事發明教育,培養創意幼苗。

去年底,為了台中市第六選區(中、西、東、南區)立委補選提名過程的不公,而決定退黨抗議的鄧鴻吉,原本有意回歸發明專業本職,為台灣產業及發明教育奉獻心力;但在深切思考自己過去曾經懷抱過的使命理想後,決定接受國民黨台中市黨部的善意勸解,以國民黨籍身分,投入下一屆立委初選,爭取提名。

 

  • 十八歲入國民黨    仍有深厚感情

鄧鴻吉從十八歲加入國民黨,至今已三十三年,曾經以國民黨身分當選過當時最年輕的國民大會代表,也擔任過台中市黨部青年工作委員、市黨部副主任委員、及黨中央組發會、社工部、婦工部副主任等黨職,對於國民黨,他不諱言說,仍有相當深厚的情感。

去年底的第六選區立委補選提名,由前行政院副秘書長蕭家淇代表國民黨參與補選,最後蕭家淇仍不敵民進黨黃國書而落選。鄧鴻吉雖不滿提名過程的不公,而退黨抗議,但國民黨並未接受他的退黨,還保留著鄧鴻吉的黨籍,並善意勸解他,請他仍能以國民黨籍的身分參加下屆立委提名初選。基於參與國民黨三十三年的情感,及顧及整體大局的考量,他決定參加國民黨的立委提名初選。

年少時即以發明建立基業、並持續不斷從事發明教育工作的鄧鴻吉,早就因創新發明成就,而被冠以台灣愛迪生的封號。除了在台灣的發明展屢獲重要獎項外,自一九九四年起,連續五年獲得德國紐倫堡、美國匹茲堡世界發明展高科技電子類金牌獎,還被大會頒發最高榮譽的「最佳成就天才獎」。也因為他在發明上的成就,對台灣產業與台灣在國際上的聲譽,都有所促進與提升,讓他也獲得國民黨頒發華夏一等獎章。

 

  • 貢獻所長    推動台灣成發明島

二十多年來,鄧鴻吉以自己研究發明的專業,在中部地區各大專院校及高中,貢獻自己所長,為培育下一代的發明家不遺餘力。先後曾在彰師大、台中教育大學、中華大學、與台中科大、元培、慈濟、勤益、嶺東、南開、建國、僑光等科技大學,指導學生創造發明。目前並是朝陽科大與元培科大的發明創意總監,也擔任台灣愛迪生發明創意學院院長,對於台灣,他有一個夢想要去推動,希望讓台灣成為一個全球知名的創意發明之島。

鄧鴻吉自幼生活困頓,但藉著自己的學習摸索與碰撞,高中時,藉著一件「紅外線水源自動控制器」的發明,被衛浴大廠以一百五十萬元購買專利權後,才讓家中生活大為改善。如今,抱著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在輔導教育清寒學生創新發明時,也協助學生取得專利,或給予生活上的協助,將自己的講師費,回饋給有需要的學生。

鄧鴻吉認為,發明與基礎科學的研究不同,台灣的產業發展過程,累積了許多應用的的技術與知識,從民眾生活面思考,透過創意的整合,有心人都可以成為發明家。發明創新是台灣的優勢,但必須配合在科技法、專利法與教育相關法規的修正與調整,讓產業樂於投入支持研發、也讓教育的方向更符合創新發明所需的基礎條件,台灣才有成為發明島的可能。這也是他參選立委的最重要目標,要當一名專業的「立法」委員,好好把台灣的專利、科技、教育法規修正完備,以更符合全球創新發明潮流所需。

鄧鴻吉幾乎每天與發明、創意為伍,發明資歷超過三十餘年。德國的精密機械與技術是全球最嚴謹先進的國家,鄧鴻展的發明成就,早在數年前就受到德國政府與大型企業集團的重視,而與他有合作研發的關係。

 

  • 成就引起德國政府重視    獲選國際頂尖發明家

去年十一月,由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WIIPA)與克羅埃西亞共同主辦評選的全世界最頂尖發明家,經過評選結果,包括鄧鴻吉在內的三人(不分名次)被評定為世界頂尖發明家。今年五月二十一日,鄧鴻吉再次於有「發明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上,獲得終身成就獎。當天晚上舉辦發明展之夜,並於會中授獎;創下第一位台灣人榮獲這個榮譽獎項的紀錄。

鄧鴻吉的事業生涯,以創作發明起家,他與多數台灣創業者,走的幾乎是完全不同的一條路。自決定參選下屆立委以來,他也一樣走一條與一般政治人物不同的路。因發明而與高科技結下不解之緣的鄧鴻吉,決定運用資訊科技、網路平台的非傳統傳播通路,將自己的發明歷程、對台灣發明界的貢獻、與國際肯定的成果,透過動態資訊的呈現,讓網民(婉君)了解。從決定參與初選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兩部動態CF,已有二十多萬人的點閱率,顯見他的發明歷程等資訊,受到許多網民的重視。

鄧鴻吉希望,他同樣要以創意為出發,打一場以科技為基礎,符合環保、乾淨的選戰,才不愧他台灣愛迪生的稱號。


鄧鴻吉獲終身成就獎

文:劉東皋

 

鄧鴻吉獲終身成就獎

鄧鴻吉高舉終身成就獎牌,感謝台灣的培育。(圖 / 台灣愛迪生發明創意學院 提供)

台灣發明家鄧鴻吉五月二十一日帶團前往參加「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展」,原本得知主辦單位要頒獎給他時,他還請主辦單位把機會給別人,因為他歷年來已得了許多獎,他建議主辦單位可以多鼓勵年輕人,不用再頒獎給他。不過,主辦單位還是堅持邀他一定要出席頒獎典禮,他才得知,發明之夜的活動當天,主辦單位頒給他的是過去從未頒過的「終身成就獎」。

鄧鴻吉被譽為「台灣愛迪生」,出身貧寒的他憑藉著創意天賦,從十七歲開始,就靠產品發明獲得技術移轉金,從此走上發明之路,一走三十多年。今年才五十餘歲的鄧鴻吉,在這個年紀就獲得終身成就獎,似乎還太年輕。但主辦單位是從發明年資與成就來評量得獎人,而不是年紀。

去年在克羅埃西亞獲得全球頂尖發明家獎的鄧鴻吉,是三位得獎人之一。這次馬來西亞主辦單位評審機構想評選出一位終身成就獎得主,也將去年這三位全球頂尖發明家納入評選,最後選出來自亞洲台灣的鄧鴻吉為首位終身成就獎得主。

一般人會踏上發明這條路,且有點成績,年紀大多已三、四十歲;此外,會堅持發明這條路一走三十多年的人,即使在全世界,也不容易找到。但鄧鴻吉十七歲就靠發明立足發明界,三十多年來,發明創作不斷。更重要的是,他還將自己的發明知識與心得,透過教育體系,積極培育台灣下一代年輕學子,而不像有些發明家賺錢後,就全心從商去了。

這項終身成就獎由馬來西亞發明與設計協會主席丹斯里王順福,親手頒發給鄧鴻吉。他讚揚鄧鴻吉是台灣發明界的代表人物,不僅發明過無數獨特產品,也懂得提攜後輩,並為台灣創造許多工作機會。

鄧鴻吉得獎後說,他相當感謝主辦單位頒發這個榮耀獎項,也很光榮代表台灣獲得這個獎項,希望藉此提升台灣在國際間的發明聲譽。他也感謝,因為有台灣社會的培育,他才能有今天的成績。因為台灣半世紀以來,相關產業基礎發展雄厚,累積了傲人的技術與知識,他才能在此基礎上,發揮創意,並得到終身成就的殊榮。

「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展」是亞洲與歐洲企業、個體發明人、研究機構與學校交流最新發明創新產品的平台,每年有許多發明家與投資人在此洽商,也是國際發明愛好者組成的常年聚會,素有發明界的諾貝爾之稱。

三十多年來,鄧鴻吉從不為了發明而發明,在他累計迄今三百多項的發明專利之中,無一不與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諸如廁所自動沖水器、紅外線感應水龍頭、汽車用防盜器、LED顯示名牌、指紋鎖、家庭防盜器等,都是普羅大眾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重要發明。對提升人類生活都有極大貢獻。並且,因為他的創新發明許多都獲得國際企業的採用與大量生產,為全球各相關產業,創造了無數的就業機會。也因此,他才獲得主辦單位評選為終身成就獎得主。


南開休閒事業系爆大熱門

圖文:劉 燊

 

南開休閒事業系爆大熱門

大專院校觀光、餐飲科系最近幾年特別夯,但是,也因許多大學陸續開設相關科系,瓜分掉不少學生。另外,各校也陸續成立了觀光、餐飲研究所碩士班,卻因碩士畢業生就業不易、就讀意願逐年降低,不少學校的碩士生招收不足,但位於南投草屯的南開科技大學,二00五年設立的休閒事業管理系,近幾年的大學部與研究所,招生都滿檔,令人好奇其特色何在?

南開休閒事業管理系所主任徐昌俊指出,該系創系十年,歷年來,教育部皆評鑑為一等,最近兩年來,招生數皆爆滿(日四技一年兩班共一百二十名、碩士班一年十五名)。尤其,成立僅三年的研究所碩士班也滿招,相較於一些國、私立大學相關科系研究所招不到一半,南開休閒事業系的辦學特色與方向,受到相當的肯定。

他分析,南開休閒事管理系所有幾個特色優勢,這些優勢包括,業師協同教學、校外實習課程(含國內與國外)紮實有效、上課注重實務操作、產學合作對象廣泛、學生就業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徐昌俊表示,南開有許多業界負責人、總經理前來教學;而這些業界負責人,有些人都曾在南開就讀,他們也會鼓勵員工前來就讀。

 

  • 校外實習紮實    產學合作廣泛

由於休閒事業範圍廣泛,南開的合作實習對象包括旅行社、飯店、休閒農場、餐飲事業等,學生來源也涵蓋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以旅遊業為例,南開的學生包括雄獅旅行社、易遊網、鳳凰網等員工。

此外,南開休閒事業管理系所的課程,是透過專家、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課程的規劃,以符合實務上的需求。他舉例,有些學生到中部某私立大學餐飲科系上課,卻發現教師不會做菜,有點「紙上談兵」的感受,學生上起課也沒有什麼精神。

更重要的一點是,學生的校外實習課程對學生的幫助很大。以國內而言,包括日月行館、雲品飯店、全國飯店、溪頭立德飯店、台中長榮桂冠、清新溫泉飯店、日光溫泉飯店、杉林溪渡假村、台一休閒農場、飛牛牧場、惠蓀林場、西湖渡假村等;以及餐飲類的鼎王國際、金磚、水相及薰衣草森林;另有高爾夫球場、體育用品社及保齡球館等合作廠商。

海外實習則以新加坡君悅集團為主;未來也準備和日本觀光飯店合作,提供學生到日本實習的機會;目前平均一年有十位學生前往新加坡君悅飯店實習。

雖然面臨少子化、休閒餐飲相關科系競爭激烈的環境,南開休閒事業管理系仍能以教學特色、累積優勢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市場地位」。徐昌俊認為,台灣的飯店休閒業,仍有多年的榮景,人力資源需求、尤其是高階幹部的需求,更加欠缺;南開休閒事業管理系所未來仍不怕少子化與碩士生源不足的衝擊。


天生流著中華民國血液的李中

圖文:劉東皋

 

天生流著中華民國血液的李中

李中一上台質詢,常淘淘不絕,砲聲直接。

台中市議員李中的血液裡,自然流動著對於中華民國的認同。父親是外省老兵,隨同國民黨政府遷台後,與自大陸來台遊玩的母親相識結婚。李中的父親不識字,對子女的取名,直接而明瞭。李中的姐姐出生於彰化,所以取名李彰化;李中出生於台中,因此取名李中。

有命理師看了「中」這個字,一個大「口」,由上而下直流一根大水管,判定取此名的人,會口若懸河。果然,李中自年少就很會講,也接受過良好的演講訓練,一上台,常口若懸河,淘淘不停,適合後來的從政之路。

連任台中直轄市第二屆議員後,台中市政府改由民進黨籍市長林佳龍執政。在胡志強時代,原本質詢就直來直往的李中,如今面對不同政黨的執政團隊,砲聲更加轟隆。不過,李中白領出身,台中一中、成功大學畢業的他,前幾年還到上海復旦大學取得EMBA學位,問政過程,至少還是據理而爭。

不過,血液裡對中華民國與大陸家鄉,既有著天生的認同,五月初李中在本屆第一次議會大會中的某次質詢,以半感性的口吻講述個人想法。他指出,今年五月是二次大戰結束七十周年,但中央沒有什麼紀念活動,民進黨執政的地方政府,更是無聲無息。

 

  • 感性自訴    二次大戰結束具多重意義

他認為,二戰的結束代表了多重意義。有些戰勝國以反法西斯的勝利做為紀念主軸,德、日等國政府首長也提出反省演說。對中華民國而言,二戰的勝利,既代表抗戰的勝利,也是台灣走向民主的契機。站在中華民國與台灣的立場和角度,應該要有對二戰結束的意義,加以紀念與詮述。

生於台中的李中,五月下旬趁議會質詢空檔,陪同前市長胡志強跑回大陸家鄉,參加陝西西安的絲博會及考察大陸一帶一路的政策內涵。對他而言,台中家鄉與大陸原鄉的感情,是永遠相連結的一條線。


二姐黃馨慧續留議會當重砲

文:劉東皋

 

熟識台中市議員黃馨慧的人,都跟著她的家人叫她二姐。原本對於參選台中市西、南屯區下一屆立法委員很有信心、也很有心,但與同選區的現任立委蔡錦隆比初選民調結果,差距僅零點三五八個百分點,受限於國民黨初選內規的規定,不論差距多少,國民黨應會提名蔡錦隆。縱使黃馨慧不服,黃馨慧想要重新扳回提名的機率不大。

如果依據統計抽樣分析的科學論據來看,差距不到一個百分點的抽樣調查結果,根本不能據以推論,蔡錦隆的支持群體會大於黃馨慧。且基於選戰策略的邏輯思考,對手陣營民進黨立委參選人張廖萬堅,應會針對內部民調結果,「暗中提醒」綠營支持者在國民黨初選時,支持較容易攻打的對手。這種羅輯思考不難,但要對方承認有這種做法,則很困難。

但不論如何,初選機制已訂,結果已定,黃馨慧只能回歸市議員職責,做好市政監督者的角色。

 

  • 自我期許高    女兒身不輸男兒

縣市合併前,黃馨慧就已是連任三屆的原台中市議員,合併後再選上第一屆直轄市議員,並擔任合併後首任的國民黨市議會黨團書記長。擔任書記長期間,既要忙於執政黨與在野黨的協商,也要協調泛藍原縣。市區不同議員的合作;此外,自己還到逢甲大學修讀經營管理碩士。如此忙裡忙外,顯見她對自我的期望與要求相當高。

黃馨慧的自我要求與期望,與她早年在家中的工作有關。在尚未從政前,黃馨慧在父親的公司上班。但父親是個傳統重男輕女的男性,黃馨慧自認,在工作能力與工作效益上,她都高於家中的男性。但她父親就是不重視她的工作成果,重要事項仍交由自己的兒子或女婿處理,黃馨慧雖然無法忤逆父親,但心中仍常有不平。

後來,自己的弟弟黃顯洲參與國大代表選舉,黃馨慧幫忙助選,到處代替弟弟前往拜會基層民眾。很多人後來都肯定黃馨慧的親和力與選民服務的能力,在黃顯洲不再從政之後,原先支持黃顯洲的基層民眾,都鼓勵黃馨慧出來參選民意代表,自此,黃馨慧已連選連仼五屆台中市議員。

第二任台中直轄市議員上仼不到半年,黃馨慧從以前黨團的協調者,變成林佳龍市府的強力監督者。議會召開第二屆第一次大會期間,她在質詢過程,針對林佳龍BRT、台灣塔的停工,砲火不斷。雖然不能參選下屆立委再上層樓,不過,國民黨其實也需要她在市議會發揮她的監督力道,續留台中市議會,對國民黨而言,也需要她這一支重砲固守陣地。


陳淑華的從政之路

文:劉東皋

 

在台中市議會,問政表現出色的幾位女性議員當中,陳淑華犀利而不尖刻、理性不失溫和的問政方式,令人印象深刻。問她為何從政?原來小時候就陪伴父親勤走民主廣場,她的人生路,自此與台中商專的同學不一樣。

陳淑華的父親是民主運動的熱心支持者。但他不像一些大學畢業生、知識份子那樣,以筆和口才為民主運動付出,而是以自己的勞動,為黨外運動及民進黨奉獻。陳淑華回想小時候,父親常到黨外或民進黨候選人的競選總部,幫忙掛旗幟、排桌椅、開宣傳車;有時候,有些當時的名嘴或知名政治人物到台中舉辦大型演講會,活動散場後,父親幫忙在現場清理垃圾,她就跟在父親身旁,幫爸爸拎著垃圾袋。那時的陳淑華,才十出頭歲。

就如同那時候的多數女孩子,陳淑華考大專的時候,選擇就讀商專;但台中商專畢業後,她既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考公職或進入商場,反而轉讀東海大學政治系,並在民進黨黨部工作。大學時期就曾到黨部工讀,輔選過陳大鈞,並先後擔任陳定南、劉文慶等人的助理。順理成章的,民國八十八年,當民進黨從政治沙漠中開疆闢土之際,陳淑華的清新風格與黨政歷練,即直接被選派參選西屯區市議員。

連任四屆台中市議員、擔任過三屆民進黨台中市黨團總召集人,今年四十五歲的陳淑華,決定爭取第四選區(西屯、南屯)立委提名,並與同選區的市議員張廖萬堅進行初選。雖然初選輸給了張廖萬堅,但她也展現了參與初選的風範,既然初選失敗,就全力支持同黨的參選人,並回歸議會勤懇問政。

 

  • 初選失利    回歸議會勤懇問政

四年前,陳淑華原本就想出來參選,但經過當時的黨秘書長蘇嘉全協調,而直接禮讓給張廖萬堅。張廖萬堅以不到一萬票的差距輸給了國民黨立委蔡錦隆,在當時也算雖敗猶榮。這次,陳淑華認為,四年前她已接受協調禮讓張廖萬堅,這次沒有再讓的理由。且她以女性清流支持小英為號召,加上女性更具溫和包容的特性,她原相信,她贏過國民黨現任立委蔡錦隆或其她參選人的機會,應能大於張廖萬堅。

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陳淑華努力平衡家庭與政治志業,但還是覺得對孩子稍有虧欠。幸好先生、孩子都能體諒她的工作性質,讓她可以專心問政。回歸議會後,選民的負托,常大於她對家庭的付出,但想到父親,她永遠覺得,在精神上,自己遠不及父親對台灣民主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