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特刊

2016年1月 選舉特刊 : 決戰台中固守豐原 江啟臣肩負重任

  • 專題報導
  • 特別報導
  • 發 行 人:劉東皋
  • 總 編 輯:劉  燊
  • 特約撰述:楊文琳、林中偉、焦慶亭、陳子龍
  • 發行單位:中報媒體工作室  刊 期:每月出刊
  • 社       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二段779之7號
  • 電  話:(04)2301-7057
  • 信       箱:[email protected]
  • 編       印:鏵威有限公司   台中市西區五權一街76號   (04)2378-1569
  • 中華民國105年1月出刊
  • 定    價:特刊優惠價每本20元
  • 劃撥帳號:22778405 戶名:中報媒體工作室

透明新連線啟動國會改革

圖文:文 /劉東皋

 

近四年的立法院問政過程,江啟臣發覺國會 種種問題,興起憲政及國會改革的決心。

對於江啟臣而言,首次當選擔任第八屆立法委員雖尚未屆滿四年,卻在近四年來,看到國會所發生的種種病徵。這些現象,或許是過去在中華民國及立法院的歷史中,所未曾發生過的問題,但都在四年內讓他親身經歷過。他說:「真的感觸很多。」也因此,讓他興起推動成立國會透明新連線的想法。

 

  • 才當一任立委    各種問題都碰上

四年來,台灣國會歷經立法院被霸佔、行政院被攻佔等太陽花學運事件;且在馬英九連任總統後,陸續因油電雙漲、瘦肉精美牛開放進口、開徵證所稅、兩岸服貿洽簽等事件,造成立法院的議事對立和衝突、以及民意的抗爭。期間,也先後發生民進黨針對前行政院長陳沖與江宜樺發動不信任(倒閣)案。這些經歷,讓曾擔任行政院新聞局長兼行政院發言人的江啟臣,感觸良深。

江啟臣說,他雖然才當選一屆立委,卻一次看清立法院種種問題,也對於國會改革,有很深的期望。雖然,國會改革談了很久,也點點滴滴做了一些事,但民眾大多感受不深。他認為,問題出在國會透明化的極度不足。

國會改革分兩大層次。除了目前立法院本身議事過程與透明化的改革之外,更高層次的改革是憲政改革。憲政層次改革包括國會席次、選區的劃分、內閣制或總統制的變革等。此外,還包括立法委員是否應具備有聽證調查權,都是屬於憲政層次的改革。去年十二月,在立法院的既定規章下,江啟臣即提案連署設置立法院修憲委員會,並於今年三月正式成立。雖然,因修憲過程牽涉甚廣,短時間未能通過憲政改革的相關議題,但修憲委員會的成立,象徵已踏出憲政改革的第一步。

 

  • 連署設置修憲委員會    踏出憲改第一步

由於四年來見到外界對立法院的議事效能及黑箱作業多所批評,江啟臣也決定推動成立國會透明新連線,並於去(104)年十二月十八日對外宣布正式成立。成員目前包含國民黨立委顏寬恒、馬文君、許淑華、林國正、吳育仁,以及首次參選下屆立委的林國春、楊鎮浯、黃韻涵、鐘易仲等人。

面對外界、尤其是在野黨質疑,國會議事效率與暗室協商等問題遭致詬病已久,為何現在才提出透明化與改革?江啟臣解釋,對他自己與透明新連線成員而言,現任立委都屬首次進入國會的青壯立委,投入國會僅三年多,他們不是資深立委,沒有傳統包袱,並且是在了解國會的種種問題之後,才提出具體實際的改革議題。

江啟臣認為,台灣民眾對立法院亂象不滿已久,不但對立法委員及立法院的議事內容及效能充滿不信任,甚至覺得,台灣的國會根本上已經失靈。絕大多數民眾是透過電視新聞理解國會的情況,但電視及平面新聞報導常是片段與片面的,民眾長期只看到立法院的對立、衝突、以及作秀式的問政內容,加上對暗室協商的黑箱作業已產生極度負面的認知,多數民眾想到立委,就聯想到是利益交換、暗室交易、與利益團體掛勾的「利委」,也造成國會及立法委員的「污名化」。

 

  • 降低國會污名化    唯有問政透明化

因此,針對國會現階段應即時的具體改革方向,他的思考是,必須先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是對國會制度的改革,一方面是國會成員對自我素質的要求,才能讓國會贏回人民信任。

由於立法品質粗糙、議事效率不彰、重大法案擱置,加上國會有限資訊掩蓋真相,造成所謂的「黑箱」印象,包括政黨協商在內,讓許多民眾所詬病。但這些現象其實是國會朝野對立與政黨惡鬥下,加上資訊過於片段、又各說各話,導致民眾產生誤解與錯誤印象所致。事實上,民主國家的國會,對於相關重大法案或議題討論,都會有協商的過程。只是這些協商的過程與內容,在不涉及國家重大機密的情況下,國會透明新連線即主張,應該儘量透明公開,讓民眾了解協商的過程。

江啟臣指出,國會「沒有透明化,就會被污名化」。唯有國會問政過程與各項資訊的透明化,人民才能了解立法委員在做哪些事情?立委正反意見的提出,民眾透過透明資訊的取得,便有能力監督立法委員,並客觀評鑑立委的問政表現,「選出真正做事的立委,淘汰做秀的立委」。

 

  • 四大透明主張    辨別立委問政良莠

透明新連線提出的四大透明化主張包括,國會問政過程應透過電視頻道直播。目前雖有網路直播,但對許多民眾而言,網路收看對他們仍然很不方便。唯有在專有電視頻道上二十四小時直播或轉播,完全開放讓民眾收看,才能避免立委利用電視新聞片段的報導而勤於作秀;也讓不喜歡作秀、但誠實問政、認真為人民把關法案與預算的立委,得到人民真正的認識與評價。

其次,應開放民眾參與旁聽委員會議。雖然目前透過委員會召委的邀請,得以有部分民眾旁聽,但這些旁聽民眾可能都與議案的利益有關,持相反意見的民眾如果未同時參與,反而造成後續的爭議。因此,除了重要秘密會議不公開之外,如何讓委員會議更公開透明及制度化的讓民眾都有旁聽參與的機會,也是未來立院透明化的重點之一。

第三項主張是,應讓各項議事記錄全面開放,並使民眾得以即時的調閱或可以快速獲得這些記錄。最後一項主張則是,立法院的官網資料,必須更符合民眾的需求與可近性。舉例來說,民眾應可以透過點閱某一位立法委員,立刻得知這位立委出席的次數、提案內容及其議會過程的各項意見,馬上可以判斷這個立委是不是一個盡責為民眾爭取利益的立委、或是多為利益團體爭取利益的「利委」。

 

  • 形成監督壓力    他律與自律並行心

透明化之後,大眾才能了解,立法委員在做些什麼事。哪些立委在算計什麼事?哪些立委對某項重大議案是抱持什麼態度?哪些立委真正在認真審查把關預算?透明化如同另一種形式的公民參與及公投,可以對立委的問政形成一股重要的監督壓力。

此外,國會透明新連線的成員也有義務透過向民眾報告以形成 「自律」。在每會期召開前,新連線必須事先向人民報告預計在該會期推動的法案計畫內容;會期結束後,則要公布連線成員出席率、以及法案推動進度。在休會期間,連線成員必須前往各自的選區,舉辦巡迴說明會,向選民報告連線的法案推動及審查預算的進度及內容。

江啟臣期望能夠在獲得選民的支持連任後,全力推動國會透明化的改革方案,一方面可以讓人民真正的監督立委問政,減少暗室協商與黑箱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可避免投機作秀的立委混淆是非、混水摸魚、顛倒黑白,造成國會長期被污名化而毫無能力向上提升。


決戰台中?國民黨固守陣地

圖文:文 /劉 燊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確定參選總統後,到台中與 八位立委提名人共同爭取台中選民的支持。

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會於十二月二十七日舉行,三位總統候選人比台風氣勢,比政策內容,比機智反應,目的,要讓民眾分別,誰更有能力治理國政。不過,依照既有的民調趨勢顯示,雖然首場總統辯論會後,三位總統候選人的支持度略有增減,但依序仍然是蔡英文居先,朱立倫次之,宋楚瑜第三。

 

  • 總統首場辯論後    趨勢沒有改變

對於朱立倫能否逆轉勝,在首場總統電視辯論後,國民黨實仍難有把握。依國民黨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布的內部民調顯示,朱立倫與蔡英文的差距尚有九點五個百分點的差距,加上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找來民國黨主席徐欣瑩搭檔參選,國民黨台中市黨部主任委員江士良坦誠,對泛藍選票的集中(國民黨),確實有一定的影響。

 

  • 決戰大台中    國民黨力求鞏固基地

江士良分析,前年的九合一大選,胡志強輸了二十一萬票,雙方差距達十五個百分點。當時大環境的氛圍,對國民黨原就相當不利,從油電雙漲與證所稅的推動,到太陽花學運、十二年國教的首年實施、以及食安風暴陸續發生等,很多藍營支持者對大環境失望而不出來投票;加上年輕族群、首投族的求變心態,認為胡志強做太久了,導致台中市意料之外的大輸。

但江士良認為,地方首長選舉與總統大選在型態上仍有相當差異。總統大選在藍綠基本盤的決戰上更加明顯。即使朱立倫剛換柱參選總統當時,民調與蔡英文差距達二十個百分點以上,但多數人仍不會真的以為,支持國民黨的選票會那麼少。他指出,初期民調朱立倫會偏低,主要是仍有不少藍軍對換柱過程有一些不諒解,而不願表態支持朱立倫。但他相信在最後關頭,藍軍支持者會有所體認國民黨的困境,而回頭繼續支持國民黨候選人。

雖然宋楚瑜與徐欣瑩的參選,對認同「中華民國」的泛藍民眾投票意向,仍會有所影響,但宋楚瑜對於不滿蔡英文或民進黨的中間選民選票,同樣會有所影響。整體而言,國民黨與民進黨在總統大選的得票上,實際的支持度與支持票數,差距應不會超過五到十個百分點。

而總統大選在台中市的整體得票數,在結合立委的選舉投票拉抬下,前年九合一市長選舉大敗的情況,也不至再發生。

江士良指出,台中市現任八席立委,國民黨占有五席。這五位立委面對大環境的不利因素,每個人都有很強的危機意識,不論是盧秀燕、楊瓊瓔、江啟臣、顏寬恆、或蔡錦隆,個個都戰戰兢兢不敢大意,全力穩住自己的基盤。此外,挑戰民進黨現任立委的沈智慧、顏秋月與賴義鍠,則是各具能力與特色,不但要把藍營票數拉回來,甚至有爭取勝選的機會。

他分析,沈智慧當過六屆立法委員,也參選過原台中市長,競選經驗與參政經驗豐富,此次參選第六選區立委,面對才從市議員補選上立委不久的競爭對手黃國書,沈智慧不但問政經驗與能力高過黃國書甚多,而且戰鬥力強盛,雖然黃國書有市長林佳龍的加持,難保也有可能會失守。

 

  • 現任者不敢大意    挑戰者奮力攻堅

因此,針對國會現階段應即時的具體改革方向,他的思考是,必須先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是對國會制度的改革,一方面是國會成員對自我素質的要求,才能讓國會贏回人民信任。

現任市議員賴義鍠經國民黨提名參選第七選區立委,與民進黨女將何欣純對壘,則是在打一次非典型的選戰。賴義鍠曾以無黨籍身分連任三屆議員,原本黨派色彩就不濃;而他個人長期重視道德教育,是一貫道道親兼傳講老師,有一定的宗教支持;加上他深耕太平區多年,這次接受國民黨徵召參選立委,以「端正社會風氣」為競選訴求之一,對國民黨在這一選區的票源爭取與提升,有相當的助益。

 

  • 大環境雖不利    固守五五波防線

基層里長出身的顏秋月,曾擔任原台中縣清水鎮長、縣市合併後第一任清水區長,此次也是受國民黨徵召參選第一選區立委,面對的是民進黨強棒蔡其昌。顏秋月具有紮根基層的實力,與一步一腳印、挨家挨戶拜訪選民的精神。雖然不少人認為蔡其昌太強了,大多不看好顏秋月,但顏秋月近幾個月來的努力打拼精神,讓許多地方鄉親都有所感動與肯定。這一區的選情,即使未被看好,但顏秋月為國民黨紮根的努力,仍被寄予厚望。

總體來看,江士良認為,國民黨穩住既有的五席立委、並搶攻第六席,並非沒有機會。且透過八個選區的立委參選人的努力經營與拉抬下,總統得票數,將能獲得鞏固與提升。二0一二年總統大選,馬英九在大台中市還曾贏了蔡英文十一萬多票;雖然林佳龍在這屆台中市長選舉大贏二十一萬票,但經過一年來的執政過程,有些人開始對林佳龍的施政能力感到失望,而後悔投票給他;更有不少台中市民開始懷念胡志強的施政與對台中市的建設。他相信國民黨在台中市的總統大選得票數,在大環境對國民黨不利的情況下,仍有扳回五五波的寄望與可能。


江啟臣從政的奇幻旅程

圖文:文 /劉東皋

 

江啟臣學而優則仕,但從未想過會投入立委選舉

 

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後,江啟臣前往美國匹茲堡大學攻讀國際事務碩士,再取得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國際關係博士。回國後,從擔任教職、轉任政務官,到參選立委,很多人在電視螢幕上,經常看到江啟臣西裝畢挺的打扮,以為他是個白領出身的家庭。很難想像,他不但是深山農家出身,而且還自兩棲部隊退伍。

 

  • 農家小孩出身    深入了解農民困境

江啟臣回到家鄉豐原山城地區當選立委後,經常在農業問題上與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討論如何協助農民的生產與行銷等工作,對農民的問題不但相當深入,而且是在實務上的深入了解。一有天災,他一定親往勘察,立刻掌握對農民造成哪些損害。這些,都與他出身農家有關。

在政大外交系尚未畢業前,他就想要出國讀書,因此未報考國內研究所,準備先服役當兵,再出國讀書。由於具有外交政治的知識背景,入伍受訓時被選為政戰士。但完成受訓後,他卻被調派到兩棲部隊;下部隊時,部隊長官要求,他必須再接受兩棲蛙人操訓。但或許是因為出身山城,他天生怕水,也不會游泳,被派到兩棲部隊,如同是上天對他開了個玩笑。在兩棲部隊中,體力上操練至極限是必然的,但對江啟臣而言,怕水而必須天天與水共舞,更是精神意志力上的極限考驗。

對當時的江啟臣而言,那是一段相當艱苦的過程。但如今回想,那段時間的磨練,讓他在面對各種人生難題或困境時,都能以意志力與毅力加以克服。

 

  • 小一入學還不識字身    小三以後都是第一

其實,江啟臣的父祖輩因長年在山上務農,所受教育並不多。且早年農民都相當刻苦勤儉,也沒有想到要讓小孩子上幼稚園。江啟臣直到上小學之前,都沒有學過「國語」,也聽不懂。就讀小學後,同學都會識字「讀」書了,他才從頭開始學識字。

但江啟臣自小學三、四年級之後,不但在班上一直維持第一名,而且因易與同學打成一片,也都被選為班長。這樣的過程,持續到上豐南國中及台中一中。但雖然他在台中一中也是班上第一名畢業,大學聯考卻未能考上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志願台大國貿系。到了政大就讀一年,他轉系到政大外交系,同樣從政大外交系以第一名畢業;並取得中山獎學金出國留學。說江啟臣自幼很會讀書,也不為過。只不過,讓人想不到的是,他在就讀小一時,完全「不識之無」。

江啟臣回國後的工作與仕途,相當順遂,因此,也被這次的立委競選對手謝志忠視為「人生勝利組」。但江啟臣認為,自己從小成長於鄉野,在山上一大片柑桔園中長大;自幼苦讀,沒有擔任軍官,並歷經兩棲部隊操訓磨練,既非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不算什麼人生勝利組。

但他不否認,從國外留學回台後,因為一些特別的經歷,而在工作生涯與從政之路上,得到比別人好一點的機會。他形容,自己會踏入從政這條路,也算是有點奇幻旅程了。

 

  • 學而優則仕字身    從未想要參選

二00二年剛回國時,他尚未找到教職前,先到台灣經濟研究院擔任研究員,針對台灣各項國際政策進行研究,並提出專案報告。第二年,才擔任東吳大學的教職,但仍繼續兼任台灣經濟研究院的職務。這一工作歷程,讓他後來有機會參與各項國際政策實務,也應用到教學與研究上。由於他的教學,常有國際實務上的素材與時事內容,很受學生肯定,也引起政學界的注意。

他本身所學,即與國際政治經濟相關,而台灣在APEC、WTO等國際組織的參與和談判上,都需要台灣經濟研究院這樣的智庫組織擔任後援。他一邊在學校教書研究,一邊又參與國際政策實務PROJECT的研擬與國際會議第二軌的接觸參與。那段時間,雖然幾乎每個月出國一次,但不論是教學或智庫工作上,他都做得非常愉快,也很得心應手。包括APEC會議的領袖宣言,他也需要幫忙擬稿。由於APEC會有企業界代表參加,他和辜濂松、王雪紅、蔡鴻圖等企業高層人士也多所接觸與互動。

二0一0年二月,當時的行政院長吳敦義詢問他是否有意願到行政院新聞局擔任局長。由於台灣政府當局正準備與大陸討論ECFA等重大經貿議題,也是他所熟悉和喜好的國際事務內容,他即同意從學界轉到任新聞局長。新聞局的業務涵蓋面廣,包括廣電、文化、出版與新聞等,此外,他還兼任行政院發言人,每天必須跟在院長身邊,事情相當忙碌。但那約一年半的時間,讓他對國家全方位政策有更廣泛的了解,也培養了新聞敏感度。

 

  • 國民黨屬意他回鄉參選    江春男鼓勵

四年前,豐原地區資深立委徐中雄被前台中市長胡志強找去擔任副市長,私下曾推薦江啟臣回鄉參選立委,國民黨高層也因而考慮由他出馬接替徐中雄。但江啟臣一開始只從報紙上看到這項消息,沒有人問過他,他也沒有多加理會。過了兩、三個月,院長吳敦義真的來詢問他參選意願。他原本對參選立委這件事毫無想法,也從沒有任何的準備。一生樸實務農的家人,包括父母親,初始也都持反對態度。他的岳父劉盛良過去也從未鼓勵他要棄學從政或參選。最後,還是在與太太討論之後,並向自己的堂叔江春男請教過,江啟臣終於決定回家鄉參選第八屆立委。

說起江春男,早年以筆名司馬文武在各媒體撰寫評論,受到政、媒界極高重視。由於江春男和泛綠政治人物多有深入往來,更曾擔任陳水扁時代的國安會副秘書長,一直被視為深綠支持者。但江啟臣認為,父祖輩,包括江春男,其實都是關心本土意識的台灣農村子弟,對土地的感情很深,但沒有一定的政黨色彩,江春男自己也都沒有入任何黨。

江啟臣就讀高中、大學時期,就愛讀江春男在新新聞周刊寫的文章。等到江啟臣北上政大讀外交系,更常與江春男互動,經常請教對國際關係有深入研究的江春男。江啟臣出國攻讀國際關係學位,江春男也為他撰寫推薦函;回國後,江啟臣因參與智庫政策研擬工作,也與江春男往來密切。江啟臣與堂叔江春男的感情因此而相當深厚。當江啟臣考慮是否代表國民黨回鄉參選立委時,家人中,一開始只有江春男持鼓勵的態度;他認為,台灣已走到政黨政治之路,不論民進黨或國民黨,都應該要有好的人才出來。

 

  • 從政要全心    問政要專業

從學界跨入到內閣行政系統,再走向參選立委這條路,對江啟臣而言,是一項意外之旅,但也讓他深刻感受到,從政是一條不歸路,也體會「人在江湖」的道理。他說,踏入內閣當政務官,是從政的前半步;參選立委後,是踏進政治的後半步。兩腳都踩進來,就是不歸路了。但這條不歸路,並非讓他覺得無奈;而是,他認為,從政必須全心「撩下去」。

這近四年來的立委生涯,加上過去在行政系統的經驗,以及自己對政治學理的了解,他體認到,台灣應該建立具有內閣制精神的憲政體制。要擔任內閣部長,有些位子,應該讓具有民意基礎、且對政策已有深入了解的資深立委擔任,才能順利推展部會相關政策,並符合民意所向。因此,對於有志於從政並進入內閣服務的人,從地方出發,參選立法委員,原是一條必然要走的路。

對於這次競選連任,江啟臣同樣感受甚深。四年來,國民黨中央執政的成績,多數民眾未感滿意,大環境對國民黨立委的參選相對不利。但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有靠自己四年來的努力與實績,讓民眾肯定與支持。四年前,第八選區泛藍有三位參選人,選票遭瓜分;而這次泛藍已整合團結,加上他勤跑基層,為地方民眾爭取各項建設與補助,也盡心在立法改革、預算把關上,這些努力都有助於地方選民對他的認同。

與民進黨競選對手謝志忠相較,他自認,過去在中央任職以及在智庫時期的國際事務經驗,加上經過四年立委任期印證政策理論與實務的知識,讓他在立法院的問政,包括監督國政、協調行政與立法部門的歧見、及協助地方與中央溝通建設需求上,更能有所發揮,更屢次獲得公民團體評鑑為優質立委;在能力經驗及表現上,他都更適合擔任第八選區立委,繼續為地方鄉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