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雜誌 - 第 26 期

蔡精強重回農業局 為農民提升收益

文 /劉東皋

 

  蔡精強回鍋擔任農業局長,是少數老胡時代回任局處長的其中一位。但他的回鍋,與老胡沒什麼相干,主要還是市長盧秀燕本身對農業局專業的考量。回任後這半年多來,雖然感到過去林佳龍時代四年內的農業局有不少改變,但他以「照顧農民權益,提升農民收益」為施政目標,配合產銷穩定政策,仍能游刃有餘地發揮他的農業專長。

  蔡精強原在中央農糧署副署長的位子退休,過去長期即針對中部的農業產銷有所涉獵與輔導;因此在縣市合併、胡志強選上首屆台中直轄市長時,即延攬他到台中市擔任農業局長。老家本來就在台中的蔡精強,也樂於回到家鄉貢獻自己所長。胡志強直轄市長一任四年下台後,蔡精強也回家含飴弄孫,他原本即有農糧署退休俸,也樂得清閒。盧秀燕上台後,再度請他出山為台中農業發展奉獻心力。

  由於本身長期在農政單位工作,對於各項農業政策的緣由與來龍去脈有相當深入的了解。他認為,要為農民增加收益,必須加強農產品的外銷;一旦外銷市場打開,內銷供應量自然減少,內需價格即能有效提升。不過,外銷數量也要有一定的控制,使產銷與市場價格能夠達到穩定均衡。

  此外,台中農產品走精緻高價路線,雖然以耕地面積和農畜產量而言,台中市並非很高,全台各縣市產值約排名在前十名中。但不論是水果、 花卉、茶葉、豬畜養殖,透過技術的提升和改良,台中的售價都可比南部產品高。因此,連「茂谷柑都有人要打著台中出產的名號外銷」,其實部分南部的茂谷柑產品,品質就是比台中差了一截。

  此外,為避免次級產品大量流入市場,擾亂了優質產品價格,農業局也會輔導將次級水果產品進行加工,製成果汁、果乾等。果汁、果乾具有長效保存、以及加值銷售的效果。水果次級品只是外觀賣相不佳、或甜度稍差,但其餘品質不見得不好,經加工後,透過果汁、果乾等產銷系統,也可為農產次級品加值,而又不致於影響優質產品的市場價格。

  「除了透過五大農產果菜批發市場外,推廣通路多元化,加強新加坡、日本、加拿大、中國大陸外銷市場,並協助農會與量販超市、社區直營系統合作,都是提升農民收益、協助農業產銷均衡的做法。」另外,蔡精強視各區農會為合作夥伴,而不從政治立場的角度分別藍綠,也才能真正落實提升農民權益的各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