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雜誌 - 第 39 期

2022年3月 第 39 期 : 2022台中市長選舉 三國戰局 誰能勝出?

正觀集 封面故事 政治圈 健康生活 市政瞭望

市政瞭望-台中工商投資發展前景看好 中小企業積極提升經營效能

文/劉東皋

  盧秀燕上台以來,台中工商業投資熱絡,經濟發展加速,除可帶動就業人口成長,並促進勞工薪資提升。此外,台中中小企業負責人、高階主管、第二代也追求經營績效的改善與管理效能的提升。在六都當中,台中的發展前景相對更看好。

  據台中科大教授李隆生引用的台中市投資數據,截至2019年累計工商業投資台中地區的總金額共6162億元、2020年增加1376億、2021年新增1694億元,2022年1月就增1079億元;累計已破兆元。這些尚不包括台積電預計達近兆元的台中投資案。

  其次,台中市政府在三月一日召開的市政會議,經發局長張峯源於會上進行「台中投資火熱」專案報告,除了陸續動工的三井東區LaLaport、漢神洲際購物中心,台中高鐵超級娛樂購物城也將投資200億元,規劃有百貨購物中心與影城、國際會議中心等,預計115年開幕營運。

  在工業方面,受到台商回流擴廠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民間申請自辦毗連非都市土地變更核定22家、面積13公頃、投資金額約180億元;特定區域合法化核定28家,面積約35公頃,投資金額約47億元。另外,市府開發營運中的產業園區共計224公頃,為排除投資障礙與滿足產業擴廠需求,與多個局處共同協力,促進約232億元投資額。

  • 積極開發工業用地

  台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黃于珊分析,面對工業用地的需求急速增加,台中市的積極作為包含擴大神岡、潭子聚興、豐洲二期、大里夏田、太平、精密三期、烏日溪南特定區、大里塗城等,共計將可提供679.19公頃。此外,積極輔導工廠業者利用毗連非都市用地、民間產業小區開發規劃約有101公頃;並積極輔導特定工廠合法納管,目前登記與核准件數皆全國第一。

  台中市六大重點產業包括工具機及機械零組件,企業總數占全台90%,年產值達九千億元;其次為光電面板,企業數量占全台70%;第三為自行車及零組件業;第四為木工機械業,企業數占全台90%,為全球第四大出口國;第五為手工業業,企業數占全台50%,該產業出口量為全球第三大;第六為航太工業,主因有漢翔在台中,並有拓凱、雷虎等周邊廠商。

  隨著重大新投資的帶動,如台積電現有28奈米、7奈米半導體生產線在台中,未來又將投資近1兆元的2奈米廠,半導體業也將成為台中主要重大產業之一。另包括化妝品製造業聚落、離岸風電產業(專區)等的形成,都是台中製造產業的發展重點。

  • 台中多穩形冠軍

  台中市有許多中小企業是「隱形冠軍」。但通常很多人只見到中小企業在某一特定利基市場上具有突出表現,卻不了解為何這些企業能夠在同業之中脫穎而出成為該領域的冠軍。台中市工商策進會多年來舉辦台中市金手獎,是全國唯一由地方政府辦理的經濟獎項。迄今21年,共選拔352家績優製造業者,其中不乏各領域中的佼佼者與冠軍。

  黃于珊說,台中傳統中小型製造業紮根深,許多企業創立三、四十年,第一代創業者已逐漸交棒給第二代。不論是原企業經營者或第二代,在工商策進會協助與共同努力下,都設立有跨業交流小組,如港區組、吉祥組、如意組、圓滿組、薪傳組等,這些跨業交流小組的內部成員除了交換經營心得、分享市場投資訊息、也常舉辦讀書會、演講座談等,很多企業負責人不再喜歡應酬跑攤,反而是吃完簡單的便當後,這開始上課交流。這些績優中小企業的學習成長與傳承,顯映出為何台中許多中小企業會成為隱形冠軍的背後原因。

  除了配合經發局服務協助與解決製造業各項投資、發展問題,在商業方面,工商策進會透過舉辦台中市十大伴手禮,配合創新包裝推展傳統糕餅、蛋捲、創意小吃、西式甜點、馬卡龍、各類文創商品及協助整合行銷,也輔導各項公益禮盒的製作與推廣。去年工商策進會即主導推出整合款的公益禮盒,結合糕點、咖啡等業者與公益團體合作產製,即為業者創造商機,也讓參與的公益團體在疫情籠罩下仍有一定的善款收入。


健康生活-劉景仁博士新書 NMN的逆齡奇蹟

圖文/閻鳳婷

  劉景仁博士所著「NMN的逆齡奇蹟」一書,為台灣第一本介紹NMN(煙醯胺單核?酸)的書,去年十月出版,在momo購物網及博克萊一度賣到缺貨,NMN能激活長壽基因,助人類邁向更優化的生活品質,為本世紀健康長壽的超級新星。

  • 激活長壽基因 維持端粒長度

  劉景仁為美國密西西比大學藥理學博士,哈佛大學Dana-Farber癌症中心博士後研究,曾任德國生技公司LION Bioscience資深科學家、英國瑞典藥廠AstraZeneca資深科學專員、工研院生醫所生物資訊室主任、亞洲大學助理教授,具深厚專業背景,因朋友對NMN有興趣,請他查找相關資料,便一口答應,自2020年開始投入,在此之前,他對NMN也不甚了解。

  劉景仁說,三十多年前,醫學便從人體內發現到NMN天然化合物,但不知其效果,隨科技進步,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資訊出現,證明NMN可激活長壽基因濃度,幫助修復DNA,維持端粒長度,改善代謝問題與疾病,且相關資料不斷翻新,便興起將資料整理出書的念頭。

  他表示,美國最早奠定了NMN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其中哈佛大學的辛克萊教授(Prof. David Sinclair)在小鼠實驗中,將相當於人類六十歲時的肌肉,翻轉成二十歲時的年輕狀態,令各界振奮,中國進一步陸續證明NMN的許多功效,日本則致力開發生產方法,2021年用大腸桿菌基因工程方式突破,生產出高質量的NMN,未來如有更好的技術出現,降低生產成本,就能造福更多人。

  隨著各國科學家相繼投入驗證,至今已證明NMN對十幾種慢性疾病及逆轉老化有相當成效,儼然本世紀健康長壽的超級新星。劉景仁說:「因理論基礎越來越深厚,便越來越相信,NMN能增強能量代謝,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及提高眼功能,預防腦部退化、骨鬆、脂肪肝等,讓人們從不生病、抗老到逆齡。」

  • 養生 從日常生活著手

  NMN是人體內可發現到的天然化合物,也存在於日常天然的食物中,例如毛豆、酪梨、青花菜、蘑菇、高麗菜、黃瓜、番茄等,劉景仁經常吃,並分享他的養生方式,強調保健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包括大太陽下撐傘,避免紫外線傷害皮膚,陽光弱時則可曬曬補充維生素D,雞鴨皮完全不吃,減少脂肪攝取,鹹酥雞則從來不碰,纖維質和蛋很重要,不熬夜,要運動,每天睡足七至八小時,並適度保持飢餓感。

  劉景仁說,辛克萊教授曾提到中國廣西的巴馬縣有許多百歲人瑞,他們不吃早餐,在接近中午時吃每天的第一頓飯,傍晚時再吃豐盛的晚餐,一天有十六小時以上保持空腹,沒有進食,這和瘦身一六八法則類似,因適度禁食造成的飢餓感,有助身體長壽基因發揮作用,但不建議過長時間的禁食挑戰。

  除了不要吃太飽,也建議不要穿太暖,要保持涼爽的環境溫度,這很符合老人家強調的「要保小兒安,常帶三分飢和寒」原則。並介紹杭州科學家發現傳統中藥裡也有激活長壽基因的成份,包括五味子、三七、人參、麥門冬、北柴胡、闊葉山麥冬、山茛菪,秦始皇當年想找長生不老藥,從這七味中藥就可尋得。

  • 讓乾涸變豐沛

  劉景仁現為健康專欄作家及醫學顧問,譯有「最新彩色圖解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著有「改變200萬人的紫色奇蹟:巴西莓」、「癌症:分子機制與標靶治療」、「天然的小藥丸:抗癌食物及科學依據」、「最新科學抗癌藥用植物圖鑑」、「脂質體:包覆健康的小球」,他目前研究丹參對縮小腫瘤的功效,自家也種植丹參盆栽。

  醫學進步,人類壽命延長,便追求健康和享受優化的生活品質,劉景仁以日月潭為例,2021年5月水位下降出現乾涸,後在三週的梅雨浸淫下,恢復了湖光山色的美麗風貌,人類是否也能像乾涸見底的日月潭一樣,恢復年輕呢?在最大程度上,他相信可以,這個神奇的年輕因子就是NMN,讓人五十歲能灌籃、七十歲能爬山,還有機會吹熄生日蛋糕上的一百支蠟燭。


政治圈-許育璿 參選台中議員 期望為藍及市政帶來改變

文/劉東皋

  對許育璿來說,在一年多前加入國民黨之前,專長資訊管理的他從未想過從政。經過一年多來擔任國民黨台中市黨部發言人與網媒執行負責人,近距離接觸國民黨之後,他決定以參選南屯區市議員,期望為國民黨帶來改變,也為自己的生涯帶來大轉變。

  目前已積極籌備參與南屯區市議員的許育璿,大學及研究所主修的都是資訊管理,畢業後從事的也是資訊專業工作,一年多前,許育璿隨著國民黨市黨部主委林敏霖的上任,與高中同學?力旋一起進到市黨部,協助林敏霖建立網路媒體文宣系統。當時,他也才加入國民黨,也從沒有從政想法。不過他說,他的家人都是藍營支持者;對於國民黨並無排斥感。

  • 為子女未來打拼

  近一年來,隨著與南、北同黨青年的接觸與互勉,他開始萌生參選市議員的想法。包括與台北的詹為元、張煥霖,高雄的許采蓁等人, 彼此在互動過程中產生應該可以為台灣共同做一些事情的想法,而自己主動有了參選的想法之後,才向林敏霖說明。林敏霖基於鼓勵年輕人的立場,沒有持反對態度,但仍必須經過整體衡量及透過初選機制確定人選。

  選擇南屯區,是因為自己出社會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黎明新村的行政院中辦,一直到四年前從神岡老家搬到南屯,現在子女皆在南屯就學,因此前後也在南屯生活了十幾年,跟許多從各地移入的新南屯人一樣,想要在此落地生根。不過,南屯目前四位市議員中,國、民兩黨各有二席,分別是劉士州、朱暖英、張耀中與何文海。藍營的劉士州與朱暖英基礎穩固,許育璿既難以取代,兩人也不可能退讓,除非國民黨同意提名三人,否則必須經過初選。民進黨的張耀中與何文海,以何文海較危險。本屆議員選舉時,何文海差點遭到時代力量的吳佩芳的票數超越。

  然而,縱使何文海的情況較危急,但有意參選南屯市議員的人包括時代力量吳佩芸、民眾黨也有可能人選,在參選爆炸、選票分散下,要拉下何文海也不易。且國民黨另有其他人想出來參選南屯區,若要提名三人,勢必要採取初選機制。但現任者是否納入初選,又恐有一番爭論。

  民國71年次、中興大學資管所的許育璿,對於南屯區選情自有一套想法。他認為,台灣及台中的政治環境在改變,假設選舉陸戰與空戰各占百分之五十分數,陸戰各自努力,但空戰(空氣票)現今卻很難估算掌握。而南屯區年輕家庭日增,他身為其中年輕家長一員,了解青年家庭對於公共空間、親子育樂的需求,這是他未來當選議員後首要推動的地方建設方向;此外,從大台中發展的角度,南屯與烏日具鄰近地緣關係,包括工業園區、烏日高鐵站的發展,都帶來年輕新移入人口,大南烏生活圈應有更完善的規劃與發展。

  • 大南烏生活圈應有規劃

  許育璿指出,南屯的新興發展帶來年輕人口,但長期都沒有年輕新人參與市議員選舉,未能帶來新的思維。國民黨在世代更替的新陳代謝上,也確實不如民進黨;從政空間較受壓縮。雖然,這與大環境國民黨支持者在萎縮、綠營支持者在成長有關,但適度讓年輕人上場、為選情帶來新的衝擊,不見得對國民黨不好。

  面對中二選區民進黨無所不用其極的攻擊顏家及顏?恒,許育璿的父親擔憂自己的兒子也遭到如此惡質的對待,因此原希望許育璿以無黨籍身分參選。但母親卻認為,清白從政,又何懼?黑攻擊?因此反而鼓勵許育璿抱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參選。

  面對政局環境的巨烈變化,民進黨支持度逐漸高於國民黨、民眾黨崛起、時力黨與基進黨的側攻,國民黨也是到了需要強力改變與變革的時候。如何注入更多年輕血輪的認同、投入、與參政,是國民黨重大的改革課題之一;許育璿的參選,至少也是國民黨在台中推動改變的一小步。


政治圈-台中市議員選舉 政二代、新青年輩出

文/劉 燊

  長期以來,國民黨在培育青年這一塊,遠遠落後民進黨,也落後於新興起的民眾黨。如今面臨支持度三分天下的局面,國民黨除提供年輕人議員初選有加權的權利外,國民黨台中市黨部在提名策略上,也增加年輕人參政機會。民進黨則是有多位政二代已準備接棒老爸或老媽的議員位子;民眾黨參選人更幾乎都以40歲以下青年為主。

  2022台中市議員政二代出征的人數不少,國民黨就有現任的楊正中、李麗華、吳顯森等人要交接給子女;民進黨則有謝明源、何敏誠、邱素貞、鄭功進等;親民黨段緯宇也有意交棒給兒子。不過,是否能順利交棒,除了看上一代所打下的基礎外,個人本身的條件與個性是否適合,也考驗第二代接棒能力,如鄭功進最後可能仍由自己出馬參選連任。

  多數政二代都已逐漸協助議事與服務,如楊正中的兒子楊大鋐擔任服務處執行長,李麗華的女兒黃佳恬放下鋼琴老師工作擔任貼身助理,謝明源女兒謝家宜擔任服務處主任,邱素貞女兒陳雅惠則已是國光里長,與母親一起經營地方。何敏誠兒子何昆霖為英國伯明罕大學碩士畢業,也開始參與各項議事和服務。

  國民黨除了黨內議員積極規劃政二代接棒,也鼓勵年輕人參政。目前擔任市黨部發言人的許育璿、涂力旋、鄭伯其與劉昱佑,皆為準備培養投入下屆議員選舉人選。不過,國民黨現有市議員32席,大多數現任者在參選緊繃下,不希望再增加提名人選,這是國民黨需克服的地方。

  民眾黨在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的領軍下,除了少數兩、三位提名人超過40歲以上,多數在40以下。民眾黨台中市黨部預計在台中提名9位,已公布的人選,除江和樹與張睿倉為里長外,其餘林俊凱、許瑞宏、洪鑫任皆為政治素人。

  由於民眾黨在2020總統大選時的政黨得票數,在部分台中議員選區中多達1萬多票,加上近一年來,民眾黨在多次民調的政黨支持度上逐漸升高,已與國民黨相當接近,民眾黨的提名人雖多屬素人,但一些政黨票數超過1萬以上的選區也或有當選機會。民眾黨期望能夠至少有3人當選,在議會可組成黨團。


政治圈-林敏霖規劃議員評鑒小組 兼顧年輕化冀求穩中求勝

文/劉東皋

  2022台中市議員選舉,國、民兩黨面臨世代交替的關頭,參與者皆大增。加上民眾黨來勢洶洶,面對激烈的戰況,國民黨台中市黨部的提名策略要顧及黨中央對年輕化的要求,又要顧及現任議員的心理安全需求和考量,採取穩扎穩打的策略,冀求穩中求勝。市黨部主委林敏霖接受本刊專訪時指出,他將成立參選人評鑒小組,在追求勝選與年輕化得以兼顧下,透過評鑒小組的調和與相互溝通下,推出最適當人選與提名人數。

  國民黨中央針對直轄市議員提名作業規劃,原是議員選區依據現有席次N加1,但林敏霖表示,台中市有些選區不可能全部再加1席,如某些選區只有3席議員,國民黨已佔2席,再加一席既無空間,也會影響現任者。因此,中央的原則性政策,必須依據實際情況予以調整。

  台中市黨部將依中央作業要點,請議會黨團先行推薦,基本上仍以現任者為優先。其次,再由評鑒小組審酌各選區條件,以決定是否再增加提名人選。他舉例,以東勢地區而言,已不適合再加1席,而甲安埔及東南區,則應有空間加1席。重要的是評鑒小組的成員,將務實了解地方的政治實情與縣市區的均衡。

  因此,市黨部初步規劃,評鑒小組成員,將依中央規定涵蓋現任市議會議長、副議長、黨團書記長、立法委員、市政府、黃復興黨部及台中資深政壇人士共同組成,由市黨部林敏霖主委擔任招集人,林敏霖希望在兼顧年輕化及原縣市區域的平衡,也兼容黨中央政策與地方實情下,讓提名人選達到穩中求勝的最佳狀態。

  國民黨預計在台中市現有32席的市議員基礎上,提名36至37位人選,民進黨準備提名35席,在9個選區各增提1席,然而,至3月初民眾黨與時力黨已宣布將各提7席及6席,加上現有無黨籍與親民黨議員,以及可能出馬角逐的基進黨及無黨人士,台中市恐有上百位人選要爭奪現有65個議員席次。

  面對如此激烈的選戰,林敏霖展露十足的信心與勇氣,再次宣誓,市長連任,議會過半,是他擔任市黨部主任委員最大的責任與目標,他一定全力以赴,努力達成勝選目標。


封面故事-台北副市長蔡炳坤帶隊 民眾黨搶攻台中政治版圖

文/劉東皋

  一月二十九日周六上午,多數人已開始放年假,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卻偕同民眾黨台中市議員參選人與市黨部主委郭達鴻等人,召開一場宣布五名議員參選記者會,蔡炳坤還親自揮毫撰寫春聯贈送給與會的參選人與記者。雖然蔡炳坤並未清楚表明參選台中市長的意向;但現場有人參測蔡的參選,應是八九不離十。

  蔡炳坤受訪時表示,他尚未決定是否參選,但在沒有適當人選時,他會加以承擔,進行「補位」。此語雖尚非肯定句,不過,民眾黨秘書長謝立功在二月份接受媒體專訪時,便以肯定的語氣透露蔡將參選台中市長。

  蔡炳坤過去在台中市副市長任內(胡志強時期),一直都維持無黨籍身分,但後來擔任台北市副市長,因為認同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共容社會」的政治理念而加入民眾黨,目前又是民眾黨中央委員。他所謂的承擔,就是在中彰投等地找不到參選縣市長的適合人選時,他自己就需加以補位。

  蔡炳坤說,他不是只有負責台中地區輔選協助,而是包括中彰投。就2022縣市長與議員選情,他假日時都要到各地關心了解。民眾黨期望中彰投都有縣市長參選人,以與縣市議員結合,形成團隊共同打拼。但民眾黨是個新興政黨,資源、條件有限,要找到願意投入與承擔的縣市長人選,並認同民眾黨理念的適合人選,誠屬不易;如果沒有適當人選,他就會加以補位。

  至今,蔡炳坤的戶籍仍在台中市,春節前電話受訪當時,他還在台中家裡拖地,顯然是要過年了,奉老婆之命在家負責清潔。從種種跡象看,他參選台中市長的機率很高。

  曾是前市長胡志強的副市長,一旦蔡炳坤參選台中市長,是否會對盧秀燕的連任造成影響?蔡炳坤認為,這應從民眾黨的黨員及支持者的屬性來看。

  民眾黨員與支持者多數偏向都會型年輕人、且平均學歷較高,蔡炳坤若參選台中市長,不論對盧與對民進黨可能參選人蔡其昌,或許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否對盧的影響更大,仍值得探究。


封面故事-2022台中市長選舉 三國戰局 誰能勝出?

文/劉東皋

  2022台中市長選舉,除了國民黨與民進黨候選人之外,新崛起的民眾黨預計推出自己的候選人。面對三國戰局,台中市長盧秀燕仍一貫保持「上班期間不談政治」的低調、乃至無調的態度,對於本身高支持度民調也從不表示或喜或憂的意見。但依據春節後的民調來看,盧秀燕連任的機率很高。

  然而,歷來市長以上層級的選舉,民調高卻落選的可能性不是沒有,盧秀燕面對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與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的雙蔡夾攻,卻不能視為穩操勝算。

  春節過後,二月份不論是TVBS或美麗島電子報的台中市長支持度民調,盧秀燕都大贏主要對手15個百分點以上,台中市民對盧秀燕施政滿意度更高達7成5。東森新媒體ETtoday在三月份所做的民調,盧秀燕的支持度也都高於民進黨蔡其昌與何欣純20個百分點以上,如面對的是前市長林佳龍,則高於12個百分點;而東森所做的盧秀燕整體施政滿意度,也有63.1%的市民認為滿意。顯示盧秀燕上任三年多以來,她的市政建設、行政中立、及團隊用人和運作、處置(如部分一級主管的更替)等,都受到多數市民肯定。

  • 春節過後民調紛出籠

  不過,民調的高支持度不代表選戰最後就會贏。二十多年前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前台灣省長宋楚瑜2000年與國民黨連戰、民進黨陳水扁競選總統時,宋楚瑜一路領先其他二人,卻在最後因興票案事件與可能的不實民調之運作,導致輸給了陳水扁。國民黨黃俊英2006年參選高雄市長選舉時,也因對手刻意在選前一夜號稱黃俊英陣營涉及走路工事件,導致選情一夜翻盤。最後雖然司法還黃俊英清白,卻已無法改變陳菊當選高雄市長的事實。

  過往造成選情翻盤的事件還包括2004年陳水扁兩顆子彈事件、國民黨吳敦義1998年參選高雄市長被人惡意變造錄音帶的緋聞事件等。這種種選舉的惡劣手段導致選情的變盤,會不會發生在盧秀燕競選連任身上?實未可預期。

  • 施政滿意需有持續性

  再者,施政良莠是持續性的。如果到選舉前發生重大治安事件、人謀不臧的嚴重災情等,也會影響到施政滿意度,連帶影響了盧秀燕的支持度。古有明訓,面對施政,隨時應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精神,不能稍有鬆懈,最忌的更是驕縱自滿,所謂驕兵必敗,所言不虛。

  在多次民調中,有可能代表民眾黨參選台中市長的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的支持度都在5%上下游走,頗讓人意外。如2月22日TVBS公布的最新民調,現任市長盧秀燕對上前市長林佳龍與蔡炳坤,支持度分別是48%、33%、4%;若對上立院副院長蔡其昌、蔡炳坤,為52%、25%、4%;如民進黨換成立委何欣純,則為54%、19%、6%。

  三月初東森的民調則是,盧秀燕、林佳龍、蔡炳坤三人對打,支持度分別是47.3%、37.2%、3.4%;如果是盧秀燕、蔡其昌、蔡炳坤,則分別為51.2%、31.6%、3.6%;若改為盧秀燕、何欣純、蔡炳坤,則分別是51.8% 、27.1%與4.5%。

  • 蔡炳坤支持度偏低

  從歷來民眾黨的支持度看,打著民眾黨旗號的蔡炳坤,支持度不應該這麼低。以2020年的總統與立委大選為例,台中市政黨票比例,民進黨、國民黨和民眾黨、分別為32.2%、33.1%及13.1%。

  今年二月,台灣民意基金會發布的政黨支持傾向,分別為民進黨29.2%,國民黨15%、民眾黨16.2%,顯示民眾黨的總體支持率趨於成長,甚至已與國民黨在伯仲之間(統計抽樣分析大多有一些誤差)。即使以台中的政黨支持率看,支持國民黨的比例可能稍多一些,但再怎麼說,民眾黨也不可能只有4到6%的支持度。

  蔡炳坤民調偏低的可能原因是,他雖然在台中縣市合併後擔任胡志強的一任副市長,但知名度並未普及;尤其原縣區市民,支持度常是看交情。很多偏鄉民眾,在媒體資訊接收度偏弱的情況下,對蔡炳坤的認識度恐也多有不足。

  • 出外年輕人意向難預料

  此外,多年來台中雖是人口淨成長的都市,但外出就學、工作的青年也不少,這些離鄉在外戶籍仍在台中市的青年並無明顯政黨連結與傾向,常是看人或隨自己的偏好投票。2020年的總統大選,台中市政黨票雖然藍大於綠,但在地總統選票共有57%投給了蔡英文。這些出外的年輕人是民調難以估算到、卻也有可能是傾向支持民眾黨的選票。

  或許,一旦選舉進入緊鑼密鼓階段,行政經歷豐富、過去沒有選舉從政包袱、形象符合白色力量的蔡炳坤,在民眾黨加持下,知名度與支持度應該會提升。但依民眾黨的總體支持率看,在台中市長選舉中要出線並不容易,重點在於蔡炳坤所獲得的選票,對誰會有更不利的影響。

  一個假設前提是,若沒有蔡炳坤的參選,恐有為數不少的都會型、知識程度較高的年輕人會偏向支持民進黨;而一旦蔡炳坤參選,則這些年輕人可能多數會轉向民眾黨。然而,2018市長選舉,盧秀燕即大贏林佳龍20萬票,卻也顯示出許多中間選民當時已轉而支持盧秀燕了。因此,今年選舉,蔡炳坤的出馬到底對誰的影響較大,仍難逆料。

  不論如何,依目前台中市民調顯示以及民眾黨的支持者屬性來看,盧秀燕確實有相當的勝算。但是三國競逐,就怕大意失荊州。部分藍營地方人士即認為,盧秀燕最大的敵人應該是自己。在施政上,既要能步步為營以持續獲得市民支持,也要了解多數無政黨立場選民的意向,以爭取最大多數市民的認同。

  • 施政延續性是盧優勢

  總體而言,盧秀燕在這兩年台中的防疫表現、推動各項市政的完工,都有受到市民相當肯定的地方。尤其,台中自縣市合併為直轄市後,胡志強、林佳龍都只任一屆市長,盧秀燕能否打破縣市合併以來的「一屆市長」魔咒,令人拭目以待。

  從市政的長期發展來看,很多建設應該具有延續性。蔡炳坤曾在今年春節前到台中市召開民眾黨市議員推薦記者會時說,盧秀燕至今許多建設政績,如台中綠線捷運、水湳經貿園區與中央公園等,都是胡志強時代就規劃的。然而胡志強所規劃的某些重大建設,也曾因不同政黨的林佳龍執政後而遭廢置。

  以台中合併為直轄市後的發展需求言之,按理講,各項建設在經過議會同意通過後,實應延續推動,才不致浪費了已規劃的經費、資源、與時間,更而延誤或中斷城市的蛻變發展。就此而言,在盧秀燕施政滿意度超過6成甚至7成以上的現況下,若許多市民寄望城市與市政能夠延續發展,這或將也是她競選連任的優勢之一。


正觀集-非法突襲人民的核食進口令 將會禍延子孫

文/林騰鷂

  行政院2月8日舉辦「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政務委員鄧振中、衛福部長陳時中、經濟部長王美花、外交部長吳釗燮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等均出席,宣布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食藥署預告放鬆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草案,也自當日預告修正,預計10天後蒐集各界意見,2月底就要正式實施。此一「開記者會治國」之過程十分草率,也違反法律程序,可說是一個突襲臺灣人民的非法行政!

  因為點閱行政院全球資訊網之院會議案欄位,並未發現有關「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之報告或討論案,顯然違反行政院會議議事規則第4條「涉及各部會共同關係之事項」,提出於行政院會議議決之規定!這種只把衛福部、經濟部、外交部、農委會等相關部會首長找來排排坐,開記者會宣示核食進口令,而不依行政院會議議事規則討論、決議,是明顯重大的違法瀆職事件,監察院應立即調查糾正,並對行政院長蘇貞昌及其他失職人員,提出彈劾!

  值得回顧的是,1月28日前之立法院臨時會期間,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要求「春節前通過福島食品進口案」。此一發言,引來國民黨立院黨團抗議,並占領主席台杯葛議事。而依預算法第51條規定,本應於去年十一月底議決之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已延遲了近兩個月,有無法如期通過的憲政危機,民進黨乃由該黨立委「裝腔作勢」,指責郭國文是「豬隊友」、「一人得罪全立法院」,大加撻伐,並由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公開道歉,以化解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未能通過之憲政危機。

  但在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獲得三讀通過後,行政院敢在十天內翻臉,選在虎年初八宣布「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主要是因算計到,立法委員雖已於2月7日報到,但卻不開議,無法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十章各條文之規定,行使「行政命令之審查」的職權,以監督制衡行政院!

  依{中央法規標準法}第 7 條規定:「各機關依其法定職權或基於法律授權訂定之命令,應視其性質分別下達或發布,並即送立法院」,而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 60條規定:「各機關依其法定職權或基於法律授權訂定之命令送達立法院後,應提報立法院會議。出席委員對於前項命令,認為有違反、變更或牴觸法律者,或應以法律規定事項而以命令定之者,如有十五人以上連署或附議,即交付有關委員會審查」!

  但因掌有多數席次的民進黨,恣意使立法院不依憲開議,民進黨籍的立法院長游錫?卻還恬不知恥,不思改正的表示「依照往年慣例,開議日期都落在二月下旬,目前看來應該也是如此」,這種恣意,違憲閹割了憲法第68條之會期規定近三個星期,以致立法院因不開議,而不能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 60條規定,審查「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

  令人憂心的是,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目前對福島食品最大的疑慮,就是當中可能殘留的輻射線,因為福島核災中的輻射物質包括碘-131、銫-134、銫-137和鍶-90,其中最具有風險隱憂的是銫-137和鍶-90,這2種物質的半衰期分別為30年及29年,但福島核災爆發至今才11年,所以還是有風險疑慮!

  又同樣讓人恐慌的是,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在二月十五日聯合報上,發表「福食:絕子絕孫的最後一根稻草」的文章中,表示:「行政院說,開放福島食品完全依照世界標準,台灣且更加嚴格。但是,不論是PM2.5、水質、戴奧辛、塑化劑、除草劑、殺蟲劑、環境荷爾蒙,每一件台灣都說符合國際標準,但是整個總合起來,卻造成台灣成為世界上生育力最低的國家之一」!

  中國時報2月12日觀點「綠與惡的距離」一文中指出,「行政院長蘇貞昌在去年9月核食進口傳言甚囂塵上時,堅定表示:「核食絕不進口,政府一定守護國人健康」:去年底又說:「食安第一,不要造謠」;今年初時,他再斬釘截鐵稱:「絕不進口核食,外界不必扭曲」。但如今,他卻非法行政,不敢出席「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接受人民詢問,這種言行不一的政客嘴臉與舉措,將會使他遺臭萬年,難以面對臺灣人民及其後世子孫!(作者:林騰鷂/東海大學法律系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