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雜誌 - 第 44 期

2022年11月 第 44 期 : 重視教育和樂齡

■ 正觀集

■ 封面故事

■ 那些年,這些事

■ 藝文生活

■ 劇場人生

■ 發 行 人:劉東皋

■ 總 編 輯:劉 燊

■ 主編輯:閻鳳婷

■ 特約撰述:楊文琳

■ 發行單位:中報雜誌社

■ 社址:臺中市西區五廊街29之4號6樓之4

■ 電話:(04)2223-5576

■ 信箱:[email protected]

■ 編印:鏵威有限公司   台中市西區五權一街76號 (04)2378-1569

■ 中華民國111年11月出刊

■ 定 價:每份48元/200本以上,每本25元

■ 劃撥帳號:22778405    戶名:中報雜誌社

正觀集-一再違法延宕審議預算危害台灣人民生計

文/林騰鷂

還記得游錫堃的慚愧和致歉嗎?「民國110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包括台電、中油、公股銀行、台鐵、港務公司等之國營事業預算,違反預算法第51條,應於民國109年11月底議決之規定,卻直至民國110年12月10日才通過,足足延宕了375天,比民國108預算年度的延宕343天、民國109預算年度的延宕174天,都還要長,是近幾年來最長延宕的一次,以致游錫堃當日在臉書上表示:「年度已經過了十二分之十一的今天才通過!身為立法院長的我,慚愧地敬向全體國人致歉!」

但是游錫堃致歉後,民進黨主導的立法院,依然故我,又再違法延宕預算之審議!今年的「民國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等之預算,到現在已近11月底,只剩下30幾天就要跨年,卻還未通過,也足足延宕了近一年,逾越預算法第51條,應於民國110年11月底由立法院議決之規定!

如此連續數年,一再違法延宕審議預算,究竟對臺灣人民造成那些傷害?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在去年就警示,民國111年度新興計畫,將因預算審議之延宕,無法執行,因依《預算法》54條規定:「新興資本支出及新增計畫,須俟本年度預算完成審議程序後始得動支」!

但「民國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等之預算,至今也未在立法院審議完畢,以致不能先行支用辦理。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表示會受影響的,就有下列新興計畫如:「1. 教育實習獎助金2. 受僱勞工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加給補助3. 辦理產檢假薪資補助4. 新興傳染病暨流感大流行應變整備及邊境檢疫計畫5. 國內商港未來發展及建設計畫(111-115年)-金門港埠建設計畫6. 國內商港未來發展及建設計畫(111-115年)-馬祖港埠建設計畫」,對國民生計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更令人生氣的是,「民國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等之預算,也本應依預算法第51條規定,在民國111年11月底由立法院議決,以便在民國112年的元旦開始實施,但民國111年只剩下30幾天了,至今也未審議通過!又因有十分之一立委投入11月26日的地方選舉,多不出席審議預算,看來「民國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等之預算,也會延宕一年左右,直到民國112年底,預算年度快結束時,才會審議完畢!

這種公然違反預算法明文規定,一再延宕審議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等之預算,也發生在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政府機關預算之審議。如民國111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政府機關預算案,在民國111年1月28日才通過,違反預算法第51條,應於民國110年11月底前,由立法院議決之規定!而民國112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政府機關預算案,應在民國111年11月底前,由立法院議決通過,但至今只剩下幾天,就是11月底了,卻只聞樓梯響,而不見民國112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政府機關預算案之通過!

民國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分兩部分,一是民國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政府機關預算之2兆7,191億元,另一是「民國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等之6兆5,097 億元預算,兩者合計為9兆2,288億元,規模比民國111年度的7兆6,622億元,超出許多,但均未依預算法規定,如期審議完畢,以致各年度之新興計畫,都在年度預算快要結束的前幾天,才能開始執行,其所造成的延宕,已經嚴重影響臺灣人民之生計!

立法院預算中心在今年九月所提之「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就不客氣的明白表示:「近年來各國營業事業(含附屬單位預算之分預算)編列固定資產建設、改良及擴充投資預算逐年增加,112年度預算案共編列3,304.7億元(不含使用權資產),較111年度預算數2,900.6億元增加404.1億元,增幅13.9%,為110年度以來最大增幅,然部分執行中之重大購建固定資產投資計畫有執行進度未如預期、緩辦、停辦情事,甚有未盡職責或效能過低情事而經審計部報告監察院之情形,允待檢討改進」!

這六年多來,中央政府的預算,一再違法延宕審議,筆者去年12月15日在聯合報發表「游錫堃的道歉揭民主假象」一文後,至今將近一年,但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率其黨徒所把持的立法院,卻仍對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一再違法延宕審議,已經產生危害臺灣人民生計的禍果,有識之士,還能再噤聲嗎?(作者:林騰鷂/東海大學法律系退休教授)


封面故事-公托與兒童運動中心結合 媽媽市長吸引外縣市取經

文/劉東皋     圖/台中市新聞局網站

11月4日,市長盧秀燕以媽媽的身分與心情,前往北屯東峰市場二樓參加「全台第一座」結合台中市最大公設民營托嬰中心及市區首座兒童專屬運動中心。她表示,全台第2座、也是台中第2座的東峰兒童版國民運動中心,結合台中市最大公托平德托嬰中心,可收托70名孩子,這也是台中第28座公托,台中公托數量已邁向6倍增!

  • 以媽媽心情關懷幼童

「我是六都唯一女市長,重視孩子、家庭及生活。」自上任後,盧秀燕即積極推動公托倍增並催生兒運中心,市府繼在沙鹿啟用全台第一座兒童專屬運動中心,這次整修北屯東峰市場2、3樓既有空間,打造全台第一座結合托嬰中心的東峰兒童運動中心,透過不同的設備、課程讓小朋友從小養成運動習慣,許多縣市都來台中取經。

北屯過去沒有一座公托,她上任後,規劃北屯建置5座公托,這次開幕啟用為北屯第2座公托。台中市公托收費7千元全國最便宜,扣掉5500元補助,每個孩子只要付1500元。而市府調用活化閒置空間,感謝議會對預算的大力支持,讓北屯越來越宜居。

當天現場人員特別向盧秀燕解釋嬰兒智慧床墊,智慧床墊監控嬰兒的呼吸心跳,只要睡眠時發生異常,就會發出警報,透過智慧科技方式監控孩子的安全。

  • 社會局推平價生養大禮包

社會局長彭懷真指出,市府持續力推平價生養大禮包,公托月費為全台最低,現在大、小公托月費一律都是7000元,扣掉補助後,家長每月只需負擔1500元,生育津貼更由1萬元加碼到2萬元,此外今年已在霧峰、烏日、北屯平昌、太平、北區、大甲、東區、清水、后里、北屯平德增建10處公托,年底前預計還會有數家公托開幕,大幅減輕年輕父母生養負擔,打造台中成為友善宜居的幸福城市。

在盧秀燕上任前,台中市公托只有5間,預計今年底可完成35間,達到7倍增,四年後,民國115年要完成布建60處公托。其中,政策上要「甲安埔區區有公托」,海線地區近年也加速布建,去年在大安區新設公共托育資源,今年初除了將原有梧棲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升級為大型公托,更在大甲、清水等區相繼設立公托,預計近期在大肚、梧棲還有公托即將啟用,海線8個行政區,將有12處公托。

公幼方面,增班量預計今年底可累計達到214班,達成率119%。親子館也從原本的4家3倍增至目前的12家,目標至115年將達到21座親子館,減輕家長育兒負擔。台中市今年起不僅降低公托月費,在扣掉補助每個月只要1500元,全國最低,二三胎還會更低,更提高生育津貼至2萬元。

  • 銀髮政策  區區有樂齡

此外,在銀髮政策上,市府團隊以「區區有樂齡,照顧台中寶,打造銀髮宜居城」為願景目標,據統計,台中市今年8月總人口數約28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超過41萬人,占全市總人口數14.73%,已邁入高齡社會。盧秀燕落實政見,恢復老人健保補助,並持續增設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長青學苑等,鼓勵長輩外出社會參與。現有台中老人文康車12輛,全台最多,每年可服務5萬人次。長青學苑補助班數也超過千班,全台最多,65歲以上第一班免學費;樂齡學習中心積極結合學校、協會、基金會、圖書館、醫院、農會等,深入鄰里、開拓學習據點,目前已開設140多處。

市府所推出的敬老愛心卡每月1000元點數,前往衛生所及合約診所就醫掛號部分負擔,每次折抵50元;交通優待的部分,中部五縣市公車、台中捷運、國道客運全額折抵,計程車每趟折抵85元;前往運動中心和運動公園則可全額折抵。另外,復康巴士六都唯一免費搭乘,276台,服務80萬人次全台最多。

面對高齡化社會,市府積極整合資源、找出長照需求,將資源直送家庭。例如,領先全國推出「台中市長照即時通APP」,透過APP可清楚知道申請長照服務的進度、補助額度及剩餘額度。今年八月起推動「全人居家照護服務整合計畫」,以人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整合各項服務與資源,主動發掘民眾潛在需求。

  • 重視教育紮根 被評「教育王」

除了重視公托、銀髮樂齡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育養、安老政策外,盧秀燕對教育尤特別重視。在她上任前,台中市教科文支出佔總歲出比率2015年是六都最低,她上任後,占比年年是六都最高,2021年攀升至41.47%,約590億元,雜誌評為「教育王」。為能接軌國際,台中從小扎根,因應推出雙語教育政策,近4年來積極聘用外師,人數自23人增至185人,從六都倒數,躍升六都第一。

在學生營養午餐、安心餐券的補助也都是六都第一。學生營養午餐補助預算111年已達11億餘元。安心餐券面額50元提高至65元,2萬多名孩童受惠,補助經費六都第一。

再者,她上任後新建的第一所學校「樹德國小」在111學年度開始招生,沙鹿區鹿陽國小、北屯區松強國小,預計114年學年度招生,快速發展的區域,例如北屯區文中5、文小5及南屯區文中52等地也正在籌設新校。全市319所高中以下學校「班班有冷氣」共裝設20,870台冷氣,讓學生清涼安心學習。並有268所學校已裝設太陽能光電設備,校園種電居全國第二;且全市國小校園遊戲場全數完成檢驗合格備查,150校跑道完成更新。另教育局近年新建的10所校舍獲得全國建築卓越獎,為歷年最佳成績。


封面故事-捷運藍線綜合規劃卡關 市府全力爭取早日開工

文/劉東皋     圖/台中市新聞局網站

台中捷運綠線通車以來,雖尚未能為台中捷運公司帶來盈餘,但對於往返高鐵及市區、通勤民眾和學生等市民,確帶來極大便利性。許多市民期待連結台中火車站至台中港的捷運藍線能儘快開工、早日通車,期待捷運雙軸線為台中大眾運輸網的建構帶來都會新氣象。但11月1日交通部召開審查會議,台中藍線綜合規劃報告遭到卡關,市府團隊將儘速完成資料補正,爭取中央早日核定。

台中捷運藍線的規劃,早在過程2010年12月6日即啟動輕軌方案可行性研究,2014年8月19日將可行性研究提報交通部;但到了2015年7月13日,前台中市長林佳龍表示將更改藍線路線;至2018年3月29日,台中捷運藍線可行性研究才由交通部函轉行政院,2018年10月3日,行政院核定可行性研究。但2018年底市長選舉後,盧秀燕上任,2019年3月14日便啟動綜合規劃,2021年3月4日市府即將綜合規劃提報交通部。

今年7月,捷運藍線通過了環評大會,但11月1日交通部「大眾捷運系統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審查委員會」首度審查「台中市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藍線建設計畫綜合規劃報告」, 則決議請市府就委員建議事項補充,要求說明捷運藍線增加327.54億元的合理性及責任歸屬等議題要求補正。

  • 路線變動引爭議

由於捷運藍線的推動歷經兩任市長,至今尚未能動工,引起民進黨市長候選人蔡其昌的抨擊,認為至今延宕無法動工是盧秀燕變動路線所引起。但市府交通局卻指出,前市長林佳龍將藍線路線「截直取彎」轉進沙鹿,需徵收許多土地及拆除約70戶民房,也未與沙鹿車站共構,盧秀燕上任後聽取民意後,調整回前市長胡志強原訂路線,沿著台灣大道到達台中港,讓台灣大道捷運走回台灣大道,土地徵收最少、也最合理。

交通局表示,台中港站(B1)規劃在林前市府可行性研究規劃時期,也就是107年10月就已獲中央核定,盧秀燕在上任後接續啟動綜合規劃,但港務公司經六度協商後卻表達「不建議使用台中港機廠之土地,原可研規劃之機廠位於自由貿易港區的範圍內,且屬於港區管制區範圍,使用分區上有所限制,未來土地取得可行性非常低。」

另外,針對正英站的設站爭議,市府舉辦過三場公聽會,當時不分藍綠各黨議員、該區里長及民眾意見多表達希望能於正英路設站,後續議會提案與質詢多有反映正英站設站的必要性。交通局在完成公聽會及收集多方意見後,通盤考量地區整體發展、外圍人口分布及捷運服務範疇,才決定設站。

  • 公聽會各黨議員多贊同

當地交通進出主要仰賴英才路、正英路兩條聯外道路連接台灣大道,因此綜合規劃即增設正英路口捷運高架站,除可提供周圍地區逾2萬人的捷運服務外,未來可利用車站旁的停車場用地配合接駁轉乘策略,有助於提升沙鹿地區的大眾運輸服務。

對於綜合規劃經費增加300億元原因,交通局表示,中捷藍線於前市長林佳龍時期進行可行性研究時,當時編列34.05億元「用地費」主要針對部分場站出入口徵收所需,目前進入綜合規劃階段,核實納入於可行性研究時期未編列的捷運沿線台灣大道道路用地徵收與補償費用(用地費)約90.93億元,此部分屬自償性經費由市府負擔。

而且,可行性研究的估算基準年為104年,當時預估「設計與工程費」與「物價調整與預備費」總共約947.45億元,為概估工程費用,尚未考慮細部設施;且近年工物料波動劇烈,各項目物價已較可行性研究增漲,比較近期捷運工程發包單價偏低。 考量市場行情、營建物價及參考其他捷運建設案例,將現階段綜合規劃經費估算基準年調整為109年,重新估算「設計費」、「工程費」、「物價調整費」須再增加約236.61億元,降低後續推動風險。


封面故事-台中藍天白雲行動奏效PM2.5達國家標準值以下

文/楊文琳    圖/台中市新聞局網站

自盧秀燕上任市長後,確立「先公後私、先大後小」原則,台中市環保局全力執行「藍天白雲行動計畫」,致力改善空氣品質。截至今年11月11日,台中市PM2.5濃度為12.8微克,已達國家標準15微克之下,是中南部第一個達到國家標準的縣市。

台中市長盧秀燕強調,改善空污是她對台中市民最大的承諾,也是全市府總動員的工作,相信數字會說話,她每季親自主持跨局處的空污治理首長會議,持續緊盯各局處的改善績效,結合科技治理、接軌國際經驗,市府全力以赴就是希望市民每天都能呼吸到好空氣。

  • 呼吸好空氣是市民心願

盧市長說,「藍天白雲行動計畫」除延續過去具有減量效益的政策外,也提出創新策略,持續守護市民呼吸權,包括力促台中電廠加速減煤、積極輔導燃煤鍋爐轉型、減少燃放爆竹和紙錢燃燒,同時也鼓勵市民汰換老舊汽機車、推動電動公車及iBike倍增計畫等諸多政策展現成效,透過掌握污染源變化趨勢,讓PM2.5逐年降低,有效改善空氣品質。

環保局指出,台中今年空品PM2.5截至今年11月11日,台中市PM2.5濃度為12.8微克,已達國家標準15微克之下,相較於4年前107年同期19.0微克改善6.2微克,改善率32%;空品不良日(AQI>100)也從56天減至11天,改善率80%,均創下歷年最佳紀錄。

另外,行政院環保署去年7月公布最新一期的空氣污染排放清冊TEDS 11.0版本,台中是全國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唯一減量超過2萬公噸的縣市,對台的空品改善貢獻度最高。根據統計,今年前十月台中空品不良日數11天,創下歷年同期不良日最少紀錄。今年前十月能見度佳(代表大於15公里)高達152天,空品、能見度都大幅改善。今年上半年PM2.5平均值為14.1微克,成為中南部第一個符合國家空品標準的縣市。不論是PM2.5平均值、空品不良日數及能見度等科學數據,皆可佐證台中市的空品改善看得見。

  • 多項科學數據證實空品改善

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為針對未來台中市轄內電廠增設的燃氣機組加強管制,同時督促汽電共生設備鍋爐燃料轉型,環保局今年1月公告「台中市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第五條修正草案」,規劃採二階段管制方式給予業者改善及緩衝時間,同時參考國外針對燃氣複循環機組相較嚴格的管制規範,加嚴增訂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並要求於114年1月1日起即應符合2 ppm(百萬分之二的排放體積濃度)。

而在汽電共生設備鍋爐部分,則加嚴既有的「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並增訂「汞及其化合物」,其中既設的汽電共生設備鍋爐「汞及其化合物」自明年1月1日起即應符合排放標準1.8μg/Nm3(微克/0攝氏度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氣體體積)。該排放標準加嚴後,將與國際上相關管制要求相當,期盼透過第四次電力業加嚴修訂,促使相關產業能源轉型或提升空污防制設備效能,有助台中空品進一步提升。

陳局長也說,台中港空氣品質維護區移動污染源管制措施將於112年9月23日起生效,為配合全國各商港管制一致性,環保局優先要求一、二期大型柴油車進入台中港管制區時,具有1年內有效排煙檢驗合格紀錄,並以大型柴油車調修燃油控制系統或加裝空氣污染防制設備補助辦法、大型柴油車汰舊換新補助辦法等協助車主進行改善,去年台中市車輛汰舊換新補助數為1,355輛,車輛調修補助數為635輛,兩者成效皆為全國第二。

  • 結合AI技術智慧執法

另外,環保局運用全國首創利用車牌影像自動辨識系統並結合人工智慧(AI)技術進行未定檢機車及烏賊車自動判煙與空品感測器物聯網輔助台中市空品管理及智慧執法,此兩項創新技術更代表台中市參加「2022全球智慧50大獎」,入選全球50大智慧城市科技應用項目。

空污減量多管齊下,台中市全國首創的雙十公車不僅嘉惠偏遠地區民眾、鼓勵市民朋友及學生多利用公車通勤通學,同時也是交通移動源源頭減量最佳對策。公共自行車YouBike 2.0設站超過1200站全台最多,電動公車數量增至408輛、清潔隊公務電動機車數達到276輛,六都最多,汽機車定檢率六都第一,並補助企業汰換老舊燃煤燃油鍋爐。更要求台中市最大固定污染源台中火力發電廠「減煤降污」及「建二拆四」修訂「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陳局長進一步指出,市府持續推動藍天白雲行動計畫,從固定源、移動源及逸散源多方面管制改善空污。面對後疫情時代,環保局擴大智慧辨識與科技執法掌握及減量污染源,藉由AI大數據智能分析及影像煙霧辨識系統等全球最先進的軟硬體整合平台,向全世界展示台中的空污治理先趨技術,並以2030年空品良率逾95%、減碳30%為未來目標。


封面故事-台中落實居住正義三支箭 課徵囤房稅 完成社宅目標

文/劉東皋     圖/台中市新聞局網站

自蔡英文擔任總統以來,台灣社會受到內外在環境影響因素及中央政府的不作為,造成全國性房地產持續大漲,青年勞工上班族面對房價高漲,想要擁有一處安居之所更顯悲觀。盧秀燕擔任市長近四年以來,完成首階段社會住宅興建目標,也實施囤房稅,並以增加的稅收提供青年租金補貼,期從三方面減輕青年居住負擔。

房價高漲雖有國際外在因素,如美國政府因應疫情狂印美元救市、美中貿易戰與俄鳥戰爭爆發持續助漲通貨膨脹,但自蔡政府上台以來,中央政府的不作為,任令房地產炒作、卻無一套完善的住宅政策,也是助漲房價持續上揚的禍因之一。

以新加坡為例,住宅政策與自由市場買賣是脫勾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新加坡人住在每月負擔只有四分之一薪資所得以下的「組屋」(土地國有,由政府興建,但購屋者有永久使用權),其餘非組屋市場,才由市場自由買賣;因此,不論是通貨膨脹、或因外國資本家、企業主想要投資移民而造成需求上漲導致房價高漲,也只影響兩成左右的住宅市場,並不影響人民購買組屋的權利與能力。

在既存內外在大環境及法令下,台中市政府仍積極完成青年居住正義既定目標。自盧秀燕上任以來,原訂今年要完成的第一階段五千戶社會住宅目標已提前於去年6月達標;現已完成4處社宅基地、14處基地也已動工。第二階段持續滾動檢討,推升興動辦量能,目前興辦戶數已達7146戶。市府團隊也繼續盤點可興辦的基地和預算的規劃,期將總興辦戶數增至1萬戶,並和中央政府合力達成1.8萬戶的目標。目前,台中社會住宅青壯年居住率為六都第一名。

現行社會住宅第一次招租採「抽籤制」,但入住後均開放為「隨到隨辦」輪候申請;將來社會住宅全數完工入住後,不排除再參考市民意見,逐步轉型為「輪候制」入住方式,依據登記先後順序輪候入住。

此外,台中市政府今年7月公布明年開徵囤房稅,影響約10.6萬戶,預估可增稅收近4億元,所增稅收將首度用在「育兒租金補貼」,對育有0至12歲兒童且符合租屋補助條件的青年家庭,提供一次性補助租金4千元;最多補助1萬2千元。另用於青年安心成家首次購屋利息補貼,貸款300萬元計補助利息6萬元;也用於社會局與原住民事務委員會特定族群租金補貼。


14校共創中市創業育苗平台 第三場校際交流圓滿落幕

為鼓勵中部青年學子創新創業,台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邀集14所大專院校共創「台中市創業育苗資源共享平台輔導計畫」,第三場校際創業資源交流分享會10月28日於全國動物醫院台中總院舉行,有7位聯盟學校教師及23位創業團隊學生共同參與,盼打造台中成為優質青年創業城市。

工策會總幹事黃于珊表示,「台中市創業育苗資源共享平台輔導計畫」5月在中興大學啟動,已完成一系列創業競賽、創業輔導課程、創業巴士、跨校創業育苗輔導機制及成果分享、創業市集展攤等,內容十分豐富。

黃總幹事說明,此計畫今年5月30日舉行「浪愛齊步走」創業競賽,結合中興大學USR大學社會責任,主題為提升流浪動物福祉及「寵物經濟」產業,競賽中全國動物醫院執行長陳道杰特別邀請平台聯盟學校到醫院參觀交流,所以特地將第三場校際創業資源交流分享會安排在全國動物醫院。

中興大學教授王精文表示,有來自中興大學、暨南大學、台中教育大學、雲林科技大學、東海大學等7位聯盟學校教師及23位創業團隊學生共同參與,參訪全國動物醫院台中總部,進行寵物市場資訊及創業資訊交流,希望藉此鏈結實務界與學界,跨校合作達成共享共學目的。

王教授說明,各大專院校皆有成立創新育成中心,對青年創業的輔導雖有相當成果,但仍有賴透過內部資源整合及外部資源連結,因此校際交流分享會特別選在全國動物醫院舉行,讓聯盟教師帶領與寵物相關的創業團隊到實務場域交流與學習。

工策會指出,交流分享會中,中興大學教授唐資文也對11月14日下午舉行的創業育苗資源共享平台輔導成果展及創業市集活動說明,將會有來自產、官、學界的專家共同參與,除邀請11組創業團隊進行創業成果簡報,創業市場中將有17組企業及學生團隊展攤,另還安排創業課程輔導頒發結業證書儀式及邀請全國動物醫院陳執行長進行創業菁英短講。

工策會說明,全國動物醫院連鎖體系已邁入第35年,創辦人陳道杰獸醫師秉持「視寵物如家人」理念打造全國動物事業群,並將one health健康一體的概念引進事業群,從動物醫院到成立以推廣生命教育為宗旨的公益團體AAWA亞洲動物福利協會,又於事業群總部一樓開設騷貓公益咖啡及騷貓合唱團,讓七十歲以上的叔叔阿姨們迎接人生第二春,除煮咖啡招待客人,也接受各界邀約去表演,讓生命重新發光發熱。陳執行長也表示,全國動物事業群未來會秉持以動物福利為主並提供專業的醫療的初心,持續努力為大眾服務。企業及學生團隊展攤,另還安排創業課程輔導頒發結業證書儀式及邀請全國動物醫院陳執行長進行創業菁英短講。


那些年,這些事-交響情人夢:愛樂滿台中

圖文/王瑩

楔子:細數定格21世紀台中的關鍵人物

2001年11月,我應台中市長胡志強的邀請到台中市文化局工作,負責古根漢專案的聯絡事宜,不幸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造成台中許多人至今仍感遺憾!

我後來轉任台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的總幹事,負責服務工商界並為台中市招商引資,直到2014年因胡市長未能連任而離開市府,期間見證了台中市長足的變化與成長,並看到許多在地優秀人士對台中市影響重大的作為,因此希望能藉中報一隅留下這一段難得的台中紀錄!

到台中認識的第一位、不,應該說是:兩位漂亮人物應該就是張淑儀、張佳琳姊妹,姊姊淑儀秀麗帶著教師氣質的聰慧幹練,妹妹佳琳則全身充滿明星般的搶眼光芒,據說是長笛美女賴英里的接班人長笛公主!

介紹我們認識的正是剛當選台中市長不到一年的胡志強市長,剛跟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正式簽約,評估台中是否可以成為繼西班牙畢爾包後第二個、亞洲第一間古根漢美術館!

  • 古根漢美術館點亮文化願景

深具國際觀的胡志強市長,希望能以古根漢美術館結合世界知名建築師作品,點亮台中文化城的美名,一步步將台中打造為國際都會,並以此帶動經濟復甦,尤其是九二一地震後受到重創的龍頭產業建築業!

文化除了視覺、建築,文學、音樂、表演藝術也是要角,特別是音樂巨大的喧染力,最最能夠創造浪漫氛圍、撼動人心,所以當張家兩姊妹向胡市長提議想在台中市成立一個常態性的交響樂團時,胡志強非常開心,答應全力支持,責成在文化局工作的我幫忙推廣募款!

當時文化局已經規劃了年度文化季的預算,分別以文學、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作為文化季三大活動,希望以古根漢美術館的建設願景,結合生活中處處可見的文化活動,將台中打造為台灣最有氣質的宜居城市!

  • 來自后里的張家音樂班

向胡市長建議設立台中市交響樂團的淑儀和佳琳姊妹,出身后里張連昌薩克斯風音樂世家,父親張彥賀從事樂器生意,並率一批老工藝師製作手工薩克斯風,主攻外銷市場。母親則嚴格督促孩子們學音樂,是標準的第一代台灣虎媽!

曾任職於省立台灣交響樂團(今國台交)多年擔任法國號手的張淑儀說,姊妹六人每天下課回家吃完飯就練琴,沒有遊戲、沒有電視,張家六個孩子四女兩男中,除了大姊設法閃避沒學成外,其他五個都很厲害,尤其是老二淑儀、老四佳琳、老六櫂琁,分別專攻法國號、長笛、小提琴!

淑儀和佳琳成立台中市交後,櫂琁改攻指揮,市交因而能在缺乏公部門固定的經費支援下,靠著企業界支持和自己努力賣票,一年演出20場以上的大小音樂會,包括中山堂、國家歌劇院的正式演出和學校、社團聚會的小型演出!尤其難得的是,十年來台中市交還每年在中山堂推出新年音樂會,免費索票,許多家長帶孩子來聽,古典音樂的種子就這樣棒棒接力傳了下去!

  • 湖心亭首演天鵝湖

2003年11月2日晚,台中市府會全力支持的台中市交初試啼聲,應文化局邀請推出第一場台中公園百年慶「天鵝湖」,當晚秋月當空、涼風習習,台中公園湧進近兩萬名觀眾屏息聆聽約翰史特勞斯、巴哈、蕭邦、比才等大師的經典之作,市交還邀請了芭蕾舞者,在湖心亭上翩翩起舞,就此打響了台中市交響樂團的名聲!

今年11月,台中市交響樂團成立20年,歷經府會人事變遷、台中市已成為台灣鼎足而三的大都會,張淑儀團長、張佳琳音樂總監帶領著台中市優秀的青年音樂家全省演出,又創立台中市青少年交響樂團,台中市企業家薩克斯風爵士大樂團,還自2006年開始,也是在胡志強的建議可以舉辦聖誕音樂趴,一方面鼓勵年輕的音樂家有更寬廣的舞台,另一方面也表達對贊助市交推動古典音樂的企業家深切的感恩之情!

細數台中市交響樂團成立20年,從第一場台中公園百年慶湖心亭的天鵝湖、第二年9月在中山堂售票演出成功奠定台中市交在古典樂界的地位,期間曾與獲葛萊美獎的華人作曲家譚盾、女高音Elena Kononenko、小提琴家Alberto De Meis合作演出,到現在已經連續12年在中山堂演出公益性質的新年音樂會,每年大小演出超過20場,即使在Covid19疫情下還堅持舉辦感謝企業聖誕音樂趴!

當年胡市長想讓音樂滿台中的美麗夢想在張家姊妹的堅持下已然開花結果,台中市的國家歌劇院也成為世界著名景點。曾經和張家姊妹一同為此理想小小出力過的我,感覺與有榮焉,特在市交20周年誌文慶生,並感謝熱愛音樂藝術的台中市民們讓這個美麗的文化城永遠弦樂不輟!(作者為前台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丶前光華雜誌總編輯)


藝文生活-柯咨恭人生七十才開始騎Gogoro環島成最佳代言

圖文/閻鳳婷

戶外用品界人稱柯霸、柯爺的柯咨恭,走遍世界各地,嚐遍各樣美食,70歲時騎Gogoro電動機車環島,成品牌最佳代言人,這位今年11月剛過72歲生日的不老玩童,兩眼視力1.0,且無老花,還計畫陸續完成騎Gogoro環六個外島、騎腳踏車上武嶺的壯舉。

  • B型射手座就愛冒險找刺激

柯咨恭為家中長子,下有一弟、四妹,父母皆為公務員,年少時就展現B型、射手座的冒險精神。初中曾偷騎父親的摩托車上學撞到牛,搞得兩手臂全是傷;高一曾獨自騎腳踏車環島十幾天,當時父親一個月薪水三千元,腳踏車上的三段式變速器就要8百元,相當拉風;羽毛球受益於國手級教練簡如盛,民國56年他在南投縣未曾遇過敵手!

極限飆速對他而言都不算什麼,他曾一天內先至翡翠灣玩飛行傘,再至龍洞潛水,毫不考慮體內氮餘量的危險,也曾深潛至50米,體驗達標的快感,登山則強調勿獨攀,因台灣的山難死因不外墜落、失溫與迷路,有伴可增安全。

他第一個工作是銷售義大利蘭美達機車,也曾進入太古集團運通貿易,後與同學合資成立健野戶外用品公司,17年前,獨資成立柯二戶外用品公司,引進多項日本歐美商品,包括掛勾、碳纖維快扣登山杖、西瓦牌專業指北針、帽子、露營用具、頭燈、求生哨、眼鏡繩、腰包、水壼等,因售價具優勢,甚至吸引日本人來台向他採購。

  • 工作兼玩樂人生豐富多彩

柯咨恭喜歡戶外運動及攝影,為潛水及飛行傘教練,因工作關係,經常全台跑透透,平均每三個月就環島一次,累計至今摩托車已騎超過50萬公里、汽車開超過200萬公里。

民國65年,他開展精彩豐富的旅遊人生,去過很多國家,包括德國20幾次,日本70幾次,香港一百多次,加拿大尼加拉瀑布6次,北極3次,富士山登頂3次,大陸五嶽去了三嶽,五大石窟一個也沒放過,黃山3次,西藏兩次,羨煞眾人,連他自己都感覺出生就是來冒險及遊玩的。

約十年前,和大他9歲的秀山莊總裁陳榮芳至歐洲乘火車自助旅遊19天,兩人有共同的攝影愛好,走了9個國家,柯咨恭約拍了一千多張照片,為人生留下精彩註腳。

他50歲登玉山拍寫真、60歲到北極追極光,並登上高度4095公尺東南亞最高峰馬來西亞的沙巴神山,70歲用電動機車壯遊台灣,為免親友擔心,國小同學胡瑞特地騎著22年的偉士牌老爺機車與他同行。

胡瑞身高180公分,體重90幾公斤,海官63期,又擔任過陸戰連長,因槍法神準,被國安局相中,先後擔任蔣宋美齡、前總統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的維安工作,後被大陸工程延攬負責董事長殷琪維安13年直至退休,環島路上,為柯咨恭最佳保鑣。

這趟八天的環島之旅,由兩人昔日就讀的中興新村光華國小出發,從彰化、台南、屏東、台東、花蓮、台北,再返回台中,每天騎乘8到10小時,為免電池耗盡無處可換,特別避開中橫、東部海岸台11線,期間遇颱風攪局,但都風雨無懼,共騎了1256公里,Gogoro公司特別派人請教相關意見及接洽肖相權的使用,成為年度最佳代言人。

  • 蒐藏豐富現執行斷捨離人生

柯咨恭的蒐藏品相當豐富,包括一萬多把刀、三千多個火柴盒、八百多個皮帶頭、六百多頂帽子、六百多件T恤,還有老相機、項鍊、手錶、戒指、木雕、老鐘、手環等,品項多至幾乎可開博物館,還喜蒐藏會發出聲音的東西,包括鼓、搖鈴、音樂盒等,對貓頭鷹、烏龜擺飾情有獨鍾,好酒更是不在話下,強調增值潛力比錢存在銀行還高,但他更樂於拿來和好友相聚時共享。

 他在多所學校推廣定向運動,也常贊助登山故事館,921地震那年,和朋友捐了近70萬元的保暖防水透氣衣及帳篷,並參與好友胡榮華、高喜沛發起的尼泊爾偏鄉蓋校活動,他說,企業要有社會公益責任,七十歲後,要懂得斷捨離。

朋友都說他笑起來如日本福神,除了固定運動,每天早上一杯咖啡,睡前一瓶啤酒,假日上教會,什麼都吃,心情愉快樂觀,連醫生都驚訝這樣的年齡竟然沒有重大毛病,身體狀況良好,仍有雄心壯志繼續挑戰自我。


劇場人生-看了場戲定了終身汪虹踏入歌劇院的意外人生

文/劉東皋

只因有人送了兩張兒童劇表演入場券給自己的爸媽,就讓學社工出身的汪虹走入劇場定了終身。

現任台中國家歌劇院副總監汪虹,從未想過會進入公部門工作。大學時代因爸媽叫她帶著差她八歲的妹妹去台北南海路藝術館看兒童劇,從此讓她待在劇場界二十多年,還因綠際會進入台中國家歌劇院這個大型公務單位。汪虹回想自己大一時,因為有人送了爸媽兩張魔奇兒童劇團的入場券,便要她帶妹妹去看戲。結果汪虹竟然迷上兒童劇,她覺得「兒童劇怎麼這麼好看?」

學社工科系的汪虹骨子裡便喜歡小朋友,因此,當她看到魔奇劇團在招募團員,她便決定報名。一試就被相中。雖然不是戲劇本科出身,但她從事票務銷售、舞台、服裝、劇本故事參與等協調與執行工作時,卻都覺得新鮮好玩;她形容,當時是以參加社團的想法加入劇場團隊工作,什麼事都做。大四時,還在劇場當工讀生。筆者採訪時問她,是不是學社工的人特別耐操?她說:「也對啦;但學習社工本科的人,通常較有同理心。」

  • 大學工讀就進紙風車

1990年大學畢業後短暫的在外工作一段時間,1992年,當時的老板李永豐便找她回紙風車劇團工作。她說,魔奇等同於紙風車的前身,她前後在紙風車待了二十多年,中間雖然讓自己休息了兩年,但還是持續待在紙風車協助。任職期間,曾與台中國家歌劇院現任總監邱瑗同事過二、三年;當邱瑗2018年接任台中歌劇院藝術總監後,有意找汪虹到台中擔任副手,不過,汪虹並未當即答應。

原因是她過去的生活圈都在台北,父母也已年邁,需要有人陪伴。但邱瑗很有耐心毅力,仍希望她到台中歌劇院;她後來也請教了前老板,李永豐告訴她,到台中歌劇院擔任副總監,眼界與境界可以更廣闊,最後她便答應前來台中,假日有空才回台北。邱瑗一任四年期滿後再續一任,她也跟著留下來。較遺憾的是,父親今年因年邁身故,幸得台北一幫老同事與老朋友的協助,圓滿完成父親後事。

到台中歌劇院是她人生的一場意外。邱瑗找她,應是希望找一位彼此已有默契、互相信任、在工作上能夠互補及協助的副手。另一位副總監則是技術專業出身。她形容,邱緩具有音樂、藝術養成背景,台中歌劇院的核心業務本就是戲劇、音樂、藝文展演,但也有藝術行政經驗、魔蠍座的邱瑗,感性與理性兼具,且能力很強,對於台中歌劇院的定位與目標極為清楚;第一任時雖然有兩年遇到疫情,但所設定的工作與目標,也都能在滾動式調整與落實執行後,逐步完成。

  • 疫情中盡力達成目標

汪虹跟著邱瑗到台中歌劇院後,邱瑗就和她達成共識,希望人才在地化、培養中部戲劇藝術人才與藝術行政專才,先後成立了藝術教育部、NTT學院等。就藝術深耕與在地人才培養方面,也算達成既定目標。另外,中部與台北終究在藝文消費人口上有所不同,除了行銷推廣,也依據台中歌劇院場館的開放性,推廣「將藝術帶進生活」的空間規劃 ,這些在邱緩第一任時都達到相當成效。

邱瑗接下第二任另外四年的目標,除了延續深化第一任時的目標外,也希望讓台中國家歌劇院與國際的連結更緊密。由於前技術專業出身的副總監因個人想規劃人生下半場而退休,邱瑗已自兼相關部門的管理業務一年多;後來汪虹建議,需有一位對國際藝術連接有專長的副總監分擔邱的工作,讓邱可以在後疫情時代更有時間出國參與各項國際會議、座談等。邱緩接受建議,並找來國際藝文經驗豐富的鄢繼嬪擔任已空缺多時的副總監,另與汪虹調配業務分工。

雖然過去未接觸歌劇院行政管理部與顧客服務部等工作,但汪虹過去在紙風車的行政管理與協調工作經驗,讓她仍能駕輕就熟、並身兼培養年輕工作夥伴、激發他們潛力的重責。台中國家歌劇院的工作同仁,主管職一聘四年,員工同仁則是非公務員的一般勞工身分居多;因此,工作氛圍較公務體系官僚制度更為彈性活潑。

  • 同仁感受溫暖體驗

雖然歌劇院不是企業體,並未強調要如同「幸福企業」的組織文化,但在歌劇院已五年以上的宜芳說,汪虹講究人性化管理,給人溫暖親和的感受,年輕同仁有不懂、遇有自己難解決的問題,汪虹都會提供意見、或即時伸出援手協助解決。這是她與汪虹共事的體驗。

隨著邱緩第二任期再兩年多之後結束,汪虹也想回到台北享受退休生活。人生上半場的工作生涯都在劇場度過,至今單身的汪虹說,也因為沒有家庭羈絆,才能毫無牽掛的全力投入工作。但當有朋友問她說,是不是紙風車忙綠的工作誤了她的婚姻?她只有一笑置之。年輕時原本因喜歡小孩子而投入兒童劇場的汪虹,喜歡自由、自稱不是工作狂的她,會不會為了沒有婚姻及小孩而有一絲遺憾?

不論如何,在自己喜歡的工作職場上一待二、三十年,汪虹也算快意過半生了。人生下半場,她還想和一些當老師、五十歲就退休的朋友那樣,好好去遊山玩水一番。


身心障礙者營隊職場體驗 專業輔導人員親身參與觀摩

文/劉燊

臺中市政府勞工局舉辦身心障礙者營隊職場體驗計畫,以積極協助身心障礙者適才適性投入就業市場,提高他們的就業準備。此外,同項計畫也鼓勵與輔導身心障礙者有闗的專業人員,參加不同職類的體驗,使負有輔導職責的專業人員,從親身經驗中,提供受輔導的身心障礙者更具體適切的職場意見。

勞工局已舉辦多年的身心障礙者體驗營活動,目的在透過辦理職類認識及職場探索體驗,讓符合資格條件的身心障礙者實際至職場了解工作狀況、搭配就業準備課程介紹,協助他們增加對不同職類與職場的認識,建立就業自信心進而增強他們就業職能與職場環境的適應能力。

對於專業人員的職場體驗活動,則在於增進不同專業輔導工作者,如社工人員、職管員、就業輔導員、教保員與職能治療師等,對職類的認識,搭配各區職重業務聯繫會議時間,辦理專業人員職類體驗,依各職重區域職類屬性,挑選體驗職類,由企業人員講解職類性質與內容,藉由實際操作與企業綜合座談,深入了解企業和職類用人需求,以作為提供身障就業相關服務之參考。

勞工局於11月8日即前往位於台中工業區的台灣妙管家股份有限公司,舉辦專業人員職場體驗活動,現場共有社工、就服人員、教保員與職能治療師等共38人參加。一名參加的職能治療師就表示,為了更廣泛了解不同職場的工作性質與操作內容是否適合不同特性的身心障礙者,她特別報名這項活動前來參觀竗管家工廠,以便增進自己對職場現場的了解,回去可針對身心障礙朋友提供更具體有效的建議與協助。

妙管家成立於1985年11月,總公司設於新北市汐止區,1999年即在台中工業區興建廠房,自產自銷家庭清潔用品多年,品牌知名度與信任度已深植許多民眾腦海。妙管家經理王坤河表示,公司多年基於企業社會責任與配合政府政策,會依據工作屬性任用身心障礙同仁工作,且公司也同時持續與台中市勞工局合作,辦理相關身心障礙者營隊職場體驗。


111年金安獎名單出爐 中市建設局勇奪三金

由勞動部辦理的111年度金安獎選拔成績揭曉,台中市政府建設局參加選拔的「台中國際會展中心」、「西屯牛埔橋改建工程」、「和平區環山部落南湖溪新建吊橋」三案工程,均獲選公共工程類得獎名單,優良工程金安獎是為鼓勵優良工程團隊,積極爭取工程界推動職業安全衛生的最高榮譽,市府重大建設工程獲得評審委肯定,參選案件全數獲獎。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建設局今年度參加選拔的三件工程,除運用施工安全BIM風險監控平台,以BIM模擬施工風險,提昇工地安全衛生管理等作為,並導入「風險評估」及「預防矯正」等多元措施,透過工程「安全閥」機制的建立,以創造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藉由「減災」轉向「零災」的目標。此外,對於偏遠工區,主管同仁仍常親赴督導,展現重視職安及凝具共同守護勞工意識,各項極積作為獲中央肯定,參選案件全數獲獎。

陳局長說明,營造工程發生職業災害時有所聞,保護作業人員施工安全,需要政府與企業共同努力,工程團隊絕對不能輕忽平常的安全衛生管理,確實遵守標準作業程序,強化安全衛生設施,朝零職災目標努力邁進。


臺中市老舊街區活化 整修補助成果驚豔

臺中市有許多老舊街區,尤其在臺中火車站周邊老舊街區中,有很多具有價值的老舊建築物值得重新改造與提升使用機能,而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自107年起推出「臺中市老舊街區活化整修補助計畫」,提供民眾活化老屋的一個管道,補助計畫的精神在於「修舊如舊+重修舊好」提供申請民眾活化補助,使具有價值的老舊建築物得以保留原有建築風貌特色,並再度賦予老屋新生與活化老舊建築物使用機能,藉此提升臺中老舊街區整體風貌,吸引青年進駐舊城區,促進街區產業經濟活化再生。

其中銀都西服的案例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由銀都西服老闆林遠山及設計師林靖祐進行翻新,將原有舊空間,透過設計手法,賦予「老店新裝」,希冀以手工縫製西服的溫度延續職人的精神,將產業故事與脈絡回饋在地鄰里及訪客,讓這一間具有價值的老屋,以展新的姿態,呈現在民眾的眼中,以光織影,用光喚起人們對舊城區記憶中的美好。

而在中山路另外一頭,傳來研磨機刻印的聲音,這是另外一間以手工刻印聞名的老店,雅文齋印舖起源於日治時期,承接日本老闆的事業後,逐漸以獨特與專業性的技術,在中區開啟事業,這次透過計畫將立面修復,並於室內重新佈局工作區,以明亮空透性手法活化老店,目前已傳承至第四代,經歷百年起伏由第四代年輕人接手,繼續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老舊街區活化補助計畫補助的內容包括建物本體及外部環境改善與室內裝修,補助金額上限100萬元,申請人須自籌至少30%工程金額。今年補助經費用罄即止,歡迎民眾踴躍提出申請。本計畫自公告日起至111年12月30日(星期五)下午5時止。相關資訊可至都發局網站查詢或電洽專案輔導團隊。

主辦機關: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承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學會

聯繫方式:老屋活化輔導團隊04-22257020。

臉書搜尋:老屋動- 翻轉老屋創生

連        結:https://www.facebook.com/TCOld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