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雜誌 - 第 52 期

教育圈-楊儒勳談量子的力量將在中山醫學大學開講

文/劉東皋

量子力學已成當代科學界的顯學,但何謂量子力學?量子具有什麼力量?一般人並無太多認識與理解。巧智球發明人、曾獲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國家代表團得獎人的楊儒勲(楊生)老師,將在4月13日及14日兩天,在中山醫學大學公開講授「巧智STEAM量子學」課程,深入淺出揭示量子存在的力量。

楊儒勳以上世紀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大尺度結構宇宙模型」理念,意會出量子力量的存在,並創作出世界首套的「相對論量子數學」,將公開傳授「巧智STEAM量子學」,在台灣推廣量子教育。

自1970-2023年,50餘年來台灣經濟發展快速、並逐漸躍居世界重要的科技島;但楊儒勲指出,台灣電子科技代工產業長期受制於他國的科技研發技術,在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以廉價勞力與土地積極搶食台灣代工科技產業大餅之下,台灣電子產業恐將被漸漸遭蠶食併吞。楊儒勲認為,台灣的電子代工產業終將沒落,廿一世紀未來的發明、科技、工程、藝術、數學等五大類新時代的人才,皆應具有量子知識,運用量子的力量,才能重振台灣的產業發展。

什麼是量子力量呢?楊儒勲表示,簡而言之,從分子>原子>原核>中子>質子>電子,都是陰陽兩極碰撞產生的動能,即是需要陽極電(+)和陰極電(-)互撞才能產生的能量,此種撞擊產生的電磁波其實恐會傷害人類身體,也是人類的許多文明病如各種腫瘤傷害的主因之一。但量子力量沒有(+)(-)兩極的因子,它是大自然的磁場力量,沒有電磁波傷害的因子。

「台灣不應該再追逐電子AI科技領域,那是落後他國30年的錯誤政策」,永遠不可能追上,身兼巧智STEAM教育推廣協會總會長的楊儒勲表示,此時應該切斷電子AI科技研究,因為那將成為舊時代的產物,台灣真正要追求的,應該是直接發展、培養「量子科技人才」。

楊儒勲定於4月13及14日在台中中山醫學大學(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110號)舉辦證明量子力量存在的演講,期邀各方先進一同參與了解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