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雜誌 - 第 55 期
第 55 期資訊
文章列表
2024年8月 第 55 期 : 高虹安 V.S. 盧秀燕聰明與智慧之別
■ 正觀集
■ 封面故事
■ 議政觀察
■ 市政瞭望
■ 文化生活
■ 社團與公益
■ 中論
■ 發行人:劉東皋
■ 總編輯:劉 燊
■ 副總編輯:王瑩
■ 主編輯:閻鳳婷
■ 特約撰述:楊文琳
■ 發行單位:中報雜誌社
■ 社址:臺中市西區五廊街29之4號6樓之4
■ 電話:(04)2223-5576
■ 信箱:[email protected]
■ 編印:鏵威有限公司 台中市西區五權一街76號 (04)2378-1569
■ 中華民國113年08月出刊
■ 定 價:每本68元
■ 劃撥帳號:22778405 戶名:中報雜誌社
正觀集-「膽大包天」的行政院和不義的大法官
文/林騰鷂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7月29日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訪問時表示,行政院釋憲聲請書中,提到現在是雙首長制。林濁水認為,雙首長制的定論就是內閣的正當性,須有「雙軌來源」,一個是來自於總統的直接任命,另一個是來自國會授權,亦即立法權的賦予!
而立法權的賦予,則有兩種方式,一個是國會的「信任」,就是國會對閣揆行使同意權,但經過修憲後,國會現在已沒有閣揆同意權了,國會對閣揆已無法行使「信任」方式的立法權賦予!
另外一個立法權賦予的方式,就是國會對內閣不倒閣,所擬制的對閣揆之「信任」方式,換句話說,不倒閣代表立法院還信任並授權內閣的存在,而這就是現時行政院得以行使權力的立法權賦予方式!
但現在行政院在釋憲聲請書上,說它的施政正當性僅建立在總統的賦予,而非國會授權,林濁水乃憤怒的指出,「那難道倒閣權也被行政院取消了嗎?簡直膽大包天。」
另外,林濁水也強調,現在藍白提出的藐視國會罪,比起美、日、法、英、德等國家來說,「已經弱很多很多了」,但大法官卻還用權力制衡的觀點來解釋,表示「國會要有一個分寸」。讓林濁水質疑,這樣子一來,未來的國會調查權會不會只剩名目上還存在,但內容被掏空化!
又大法官的不義,也誠如筆者7月24日在聯合報民意論壇「勿忘憲政核心 在於責任政治」一文所說的,憲法法庭有許多的程序與實體瑕疵!
例如,除了蔡彩貞、張瓊文兩位大法官在憲法法庭113 年憲暫裁字第 1 號裁定之部分不同意見書,表示罰鍰、刑罰規定,均暫停用之違法缺失以外,審判長許宗力大法官對黃國昌立委對聲請人的聲請書未送達相對人,有違憲法訴訟法第17條明文規定之質疑,竟答以聲請書已上網、相對人可閱卷之語詞來矇混,這種一般法庭不會、也不敢犯的送達正當程序失誤,憲法法庭卻犯了,實是重大審理程序瑕疵!
又如,又立法院訴訟代理人林石猛律師在本件法規範憲法審查暨暫時處分裁定之答辯書中表示,總統及監察院未依憲法訴訟法第65條第1項規定,踐行前置協商程序,有違憲法訴訟法第65條第1項規定所揭示「司法最後性原則」、「司法權不過早介入原則」之憲政原理。大法官詹森林在憲法法庭公開準備程序中,也曾特別提出憲法訴訟法第65條第1項規定,院際之間憲政機關的權力之爭,應先經過調解與協商,並舉證協商結果。但多數大法官在113 年憲暫裁字第 1 號裁定之審查程序上,對這些程序質疑,均無片言隻字之交待!
另對行政院違反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第2項第2款規定意旨,為法規範憲法審查暨暫時處分裁定之聲請,林石猛律師在答辯書中表示,若准許行政院為法規範憲法審查暨暫時處分裁定之聲請,有導致司法權得推翻立法院覆議之決議,創設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第2項第2款所無制衡手段,有破毀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危險之程序質疑,憲法法庭也置之不理!
由於現任15位司法院大法官是由前總統蔡英文所提名,且是在立法院被民進黨全面掌控時同意通過的,是以憲法法庭19日裁准國會改革釋憲案的暫時處分,已引發社會不滿,並質疑大法官公正性!
果不其然,《美麗島電子報》7月29日公布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有51.5%民眾,對這15位大法官能超越黨派,不受干涉,獨立行使職權,均有所疑慮。換言之,目前社會上有超過半數的民眾不相信這些不義的大法官!
美國總統拜登7月30日批評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法官,有收受價值超過240萬美元禮物,沒有申報者;有接受房地產大亨高檔旅遊招待,也未申報者;有法官太太懸掛國會山莊暴亂者高舉旗幟,被外界要求迴避川普豁免案審理時,卻拒絕迴避者;更有利用應邀演講機會,推銷個人回憶錄及童書著作,賺進370萬美元者!拜登乃宣示,將修憲納入「任何人不得凌駕法律」條文、立法限制大法官任期、並制定大法官操守規範!
相形見絀的是,我國司法院的顢頇怠惰及大法官的傲慢自大,至今未見有改革呼聲。特別是筆者「荒唐的司法怠惰與顢頇」、「司改應召郎的道德盲目症」、「偏離憲政義理的大法官」三文所舉述的司法弊端,仍持續禍害人民,以致人民對司法相當不信任,「恐龍法官」、「奶嘴法官」、「台灣的法律是用來保護壞人的」等之貶稱,層出不窮!
如今,憲法法庭113年憲暫裁字第1號裁定,又偏離憲政義理,導致人民對大法官的不信任,那我們也應比照美國,迅速開展修憲程序,整頓日益失去公信力的不義大法官制度!(作者 林騰鷂/德國科隆大學法律學博士、東海大學法律系退休教授)
封面故事-高虹安V.S. 盧秀燕聰明與智慧之別
文/劉東皋
凱米颱風過境,台中市長盧秀燕在到達美國訪問後停留僅幾個小時,於中央發布陸上颱風警報、並研判颱風威力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後,決定當即返台坐鎮防颱指揮中心,待解除颱風警報又「自費」飛回美國繼續未盡行程。往返之間,民進黨台中市議員群起而攻盧秀燕,但盧秀燕仍依自己的步調與決策「走自己的路」。對盧秀燕而言,多數市民的信任和肯定才是決策重點;民進黨人的譏諷攻擊,只是說給綠營基本盤聽的政治口水而已。
盧秀燕的決策有兩個重要時機點。其一,在行程都已安排妥當、準備出發之前日,凱米忽然將襲台,此時,五年來未訪美、已承諾當地姐妹市與僑社的盧秀燕,要不要依約出行?其二,既已出訪美國,在台灣發布颱風陸上警報後,要不要即時回台灣坐鎮指揮中心?
民進黨攻訐盧秀燕 多被視為口水
民進黨人攻訐盧秀燕之處,主要就在於,盧秀燕既知凱米颱風可能登陸,就不要出國;既然出國了,還帶著防災中心的背心,就是有作秀之心。不過,這些都只是事後馬後砲而已,罵罵咧咧幾句,目的就只是要讓盧秀燕難過和難看罷了。
就一個直轄市長而言,每日、每周的行程都排得滿滿檔檔,一趟出國之行,必然需要在數周、乃至一、二個月前,就要加以接洽、安排,在安排行程的過程豈能預卜出行前後剛好有颱風要登台?
其次,即使在出訪前兩天已有氣象預報颱風將過境,但過去幾年,颱風常是過而不入;即使颱風登陸,也常因各種變數而導致有風無雨、或有雨無災;這也是為什麼有許多縣市長在宣布颱風假之後老是被罵的主要原因。
既然在出訪前無法預知颱風是否會過而不入或入而無災,盧秀燕基於對訪美機構與對象的承諾,也為了有備無患,隨行攜帶防災指揮中心的背心以防颱風登陸時仍可與市府主管在線上聽取災情、並協助兩位剛上任才半年的副市長調度指揮,這一決策並沒有錯。
決定返台坐鎮指揮中心
顯示盧秀燕的政治智慧
而既已搭機出訪,在接收台中各局處提供的訊息而研判凱米颱風可能帶來的風雨和災情,盧秀燕此時要做的決策是,要不要即時再搭機返台坐鎮指揮中心?依據盧秀燕當了一屆省議員、六屆立法委員、及一屆半的台中市長經驗,她會不清楚一個縣市首長在風災來臨時還在外出訪或出遊,會被在野黨及其支持者罵翻嗎?此時決定自己返台坐鎮指揮中心,不正是她最好的決定嗎?
在返台坐鎮指揮中心直到颱風出境,盧秀燕仍不顧民進黨人的譏諷口水,決定「自費」搭機再與訪美團會合接續未盡行程。此一前後決策過程,既對訪美對象的承諾有所交代,又在颱風來臨時負起對台中市長的責任。這前後所有的決定,推論起來都是她的最適決策。
尤其,她再返美時「自費購票」的決定,看似雖為一件小事,卻也顯示她的政治智慧。此次訪美本屬公務行程,她又是因公臨時決定返台;若來回皆用公帑購票,在法律上應無疑義,但必會成為在野黨的把柄而大肆攻擊之,沒有爭議也會被搞得很有爭議。盧秀燕此時謹慎以對,不想和民進黨人在此糾結,大大方方的自費購票;明面上避免了民進黨人的糾纏,暗裡也讓訪美對象佩服她的遵守承諾和大氣。
說起「政治智慧」,盧秀燕正好可對照最近被依貪污罪一審判刑的新竹市長高虹安之從政表現。
以聰明才智來看,高虹安的學歷、知識,在同齡人當中,算是高人一等。盧秀燕在高虹安的年紀時,怕也比不過高虹安。但聰明才智不代表智慧,尤其在政治智慧方面,高虹安也算是「誤入政治叢林」的小白兔之一。
高虹安因涉及浮報助理酬金及加班費等未扣案犯罪所得11萬6514元而被依貪污罪判刑7年4月。若純粹依常理和邏輯判斷,此案實有充滿政治惡鬥黑手介入的痕跡。
司法充滿政治黑手介入痕跡
就一般善良百姓的眼光來看,有人在市長任內動輒以「百億」為綽號、涉及收賄500萬的案子卻被壓了7年才收押;曾發生88槍光電案的台南市議長涉及賄選案,黑金關係複雜卻被判無罪。看到高虹安只因無知而可能依慣例浮報了助理酬金或加班費而被依貪污罪判了7年多的重刑,不僅為她感到不平,也對司法不公更感嫌惡。
然而,高虹安在此案中的「無知犯案」(她自陳本無犯意),則也相當令人感到惋惜。
台中前市議員冉齡軒因涉及詐領助理費148萬餘元,以「人頭助理」或浮報助理費方式,將所得用於供養禪寺師父、辦法事等私人開銷,2023年6月被台中地方法院依「共同犯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務罪」判刑4年;她也因此案而未被國民黨提名競選連任議員。
類似民意代表因助理費薪酬浮報或虛報而遭起訴的案子過去已相當多,但高虹安卻只是因李俊俋任立委時的前助理表示「依公積金之往例辦理」,就未細查助理薪酬之浮報或虛報所可能涉及的公務刑責,顯示其聰明有餘卻智慧不足。
在2020年36歲出任民眾黨不分區立委之前,高虹安曾任資策會員工,後來受到郭台銘賞識,讀書與職涯可謂極為順利,聰明才智與能力外露,如果留在企業發展,既有老板的加持,又能勤勤懇懇工作,前程本是一片光明。
但在35歲以前的高虹安,依其成長歷程與背景,在進入鴻海擔任集團副總經理後,必然受到郭台銘的管理風格影響甚深。
管理嚴而不苛難拿捏
多年前曾在私立科大講授企管領導課程,常以郭台銘、施振榮、張忠謀三人的領導風格及管理模式,作為討論案例。一家優秀企業在管理上必然嚴謹,但好的管理應該嚴而不苛;郭台銘的管理方式卻是嚴而又苛,而施振榮早年最愛講「群龍無首」與「王道管理」,擅長以自主管理與人性化培養組織文化,張忠謀則介乎兩者之間。
過去談及郭台銘管理旗下各公司總統理時,最常被引用的例子之一就是,一名總經理開會時接到秘書通知郭董來電,該總經理到辦公室接電話,因某事處置不當被郭台銘在電話中痛責一頓,郭還要對方在電話旁罰站一小段時間後才能回去開會。
郭台銘如此對待一名總經理是否得當,每家公司有其管理模式,可以接受的便接受。如果老板出手大方,手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那是每人的價值觀問題。但從組織文化的角度看,多數宏碁公司的高階主管,在宏碁的企業文化待久了之後,必然很難接受郭台銘的領導風格。
高虹安35歲之前學業、事業順遂,被郭台銘提拔為集團公司副總經理;36至38歲被郭推薦當了民眾黨不分區立委;38歲便選上新竹市長,年輕氣盛與心高氣傲恐成她的重大缺陷;且如果她在管理知識學習上的師父(mentor)是郭台銘,又在進入政壇後仍衍用郭台銘管理「人」的方式,則出事的機率必然很高。
企業的辦公室內就如同一個小王國,各式各樣的管理模式只要不違法、不出事,公司能賺錢,通常大多數老板都會歸因於是自己天縱英明,只有少數如施振榮會真正視同仁如創業夥伴、或歸功同仁共同的貢獻。尤其一些因潮流時機而暴發的中小企業主更是如此。但郭台銘的好處是,他敢於嚴苛要求員工(如小便還未變黃就表示還不夠盡職負責),卻也能大方出手獎賞;但許多中小企業主卻只會學郭的嚴苛,又小氣給不出手。
政治人與事 與企業大不同
然而政治終究不像企業,人與事難以按照生產線上的「標準作業流程(SOP)」去執行,藝術(心法)成份遠大於科學(功法)成份,尤其政治常有許多檯面下的交易或陷阱,充滿詭譎不確定,加上人心難測,若老板或主管本身沒有完全遵法守紀,卻以嚴苛手法對待下屬,遭反噬或反弒的機率便很高。
高虹安剛從企業離開便從政,從政前幾年充滿意氣風發,但進入政治圈卻缺乏學習與謹慎之心,如今因小錢的不注意而出了這場被控貪污的大事,人生這一跌不可謂不重。
63歲的盧秀燕與40歲的高虹安,政治歷練差了20年以上,也顯現出政治智慧養成之不易。三國演義中,聰慧有如天才般的諸葛亮,後世有人評他卻是「諸葛一生唯謹慎」;高虹安此時,需能戒氣高、定浮燥,安養慧。如能過得了這一關,未來生命層次終會不同。(本文同時刊登於1130730優傳媒電子報)
議政觀察-朱元宏 古秀英重返國民黨議會黨團歡迎餐會盛大隆重
文/劉東皋 圖/台中市議會
原屬無黨籍的台中市原住民議員朱元宏、古秀英,宣布重新回歸國民黨,並加入議會國民黨團運作;同屬國民黨的議長張清照與議會國民黨團特別舉行盛大公開的入黨歡迎儀式,包括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與20多名藍軍議員、市府局處長共有上百人觀禮,場面盛大。
國民黨台中市黨部並舉行正式的入黨儀式,由議長張清照、台中市黨部主委顏文正擔任監誓人,朱元宏、古秀英對著國父遺像舉起右手、誦唸誓詞,同時並頒發黨證。
議長張清照與副議長顏莉敏皆表示,朱元宏、古秀英兩人一向在議事合作與市政議題,常和國民黨站在一起、彼此互有共識,這次正式加入國民黨與國民黨團,可讓議會國民黨團增加力量、更加團結,有助議事運作更圓滿順利。
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黃馨慧與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都指出,在現今的政治氛圍,藍軍更需要團結一起,發揮更大力量;朱元宏與古秀英都是基層服務紮實、問政敏達的生力軍,必能為藍軍增加實力。
現場國民黨議員也為表歡迎之意,共同獻花給朱元宏與古秀英,大家高聲合唱,展現團結氣勢。
朱元宏與古秀英兩人早期皆曾加入國民黨、後來朱元宏有段時間擔任法官、古秀英則身為國小校長,為維持行政中立原則,才退出國民黨,之後個別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台中市議員。而歷次選舉時,國民黨會表達善意,以不提名黨籍侯選人的方式禮讓朱元宏和古秀英。現如今在前議長張清堂與現任議長張清照多次召喚、協調下,終於選擇此時回歸國民黨團,對他們二人而言,「就像是回家的感覺」。
台中市議會現有65席議員,原本國民黨32席、民進黨24席、民眾黨2席、無黨籍7席;國民黨有3名議員在今年初當選立委,其中補選上壘的吳建德已加入國民黨團,如今無黨籍的朱元宏與古秀英重新「回歸」藍營,使得國民黨持續維持議會的「最大黨」。
市政瞭望-蔡壁如如何兼顧公務與黨務?
文/劉東皋
身為台灣民眾黨創黨黨員,曾被視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分身的蔡壁如,如今到台中市擔任有給職「市政顧問」半年,必須襄助台中市長盧秀燕在海縣地區的市政推展及了解地方民情的工作。然而仍具民眾黨「大姐大」身分的蔡壁如,又要在公務之餘協助民眾黨推動地方黨務、為黨舉才,她能兼顧台中地方市政與民眾黨黨務嗎?又要如何兼顧?
蔡壁如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海線地區包括大甲、大安、外埔及清水等地區,她要幫助各區長、里長協調地方事務的推展,有時並代表市府參加區、里民眾的各項大小活動;連老人樂齡學習和登山社區活動等,都去參加。這些活動加起來,「簡直比她在台北市政府的時代還多。」
不過,蔡壁如看起來樂此不疲。她說,地方很多人知道她一個人住在台中清水,晚上下班回家很少開伙,有些地方鄉親就會請她到家裡吃飯。村里朋友請吃飯,真正窩心的才會請到家裡吃飯,而不是請到外面用餐。但他們又會很客氣的說,不是山珍海味、沒有很「澎派」(豐盛),其實都是很豐盛好吃的家裡口味,也特別感到親切。
很快融入地方鄰里鄉情
擔任市政顧問半年來,蔡壁如覺得自己「已真正融入地方」。等過完農曆七月,接著就是中秋節,已經有很多里鄰社區的烤肉活動邀她參加了。
比較和柯文哲、盧秀燕兩位「老闆」的共事體驗,這半年與盧秀燕共事以來,她發現盧是個很親切暖心的老闆,平常即使因公務碰頭,盧秀燕也會親切的問她:「最近的心情如何?」如果蔡所表達的公務內容盧秀燕沒聽清楚,她還會對蔡說:「抱歉,剛剛妳的報告我沒有聽清楚,請再說明一遍。」和柯文哲的純粹理性、一板一眼、交代事情的「公事公辦」形式與SOP的作法,也不會表達一些關懷之語,兩人個性和作風簡直天壤之別。
最近民眾黨幾位重要人士正處紛紛擾擾的多事之秋,高虹安被以貪污罪遭一審判刑,有媒體或預判接下來民進黨政府及手段狠決的賴清德就要拿柯文哲開刀,萬一柯文哲被收押個一年半載,民眾黨黨務沒有主席視事,是否要找蔡壁如回黨中央當副主席,「以備不時之需」?
蔡壁如日前上網路政論節目認為暫時沒有必要,而且黨章也沒有規定要有副主席。此外,她對柯文哲有信心,雖然賴清德可能會有強烈手段,但柯文哲應該不會無法主持黨務。民眾黨是個小黨,大家齊心團結都來不及,也不可能有外傳她當副主席「可制衡黃國昌」的問題,她認為應是有心人的放話製造矛盾。
除了市政公務 還要協助民眾黨紮根地方
談起黨務,蔡壁如也不避諱她在台中仍然在市政公務之餘、持續協助民眾黨紮根地方的工作。例如,面對2026九合一選舉,她說,有些人想代表民眾黨參加市議員選舉,會跑來和她談一談參選的可能性。她第一關就會和對方聊一聊為何想參選、參選理念是什麼?對地方市政有什麼自己的想法和想推動的工作。
如果聊了半小時之後,她發現來人根本不適合從政、參選民意代表,她就會直截了當的告訴對方「你不適合」;直白個性,和柯文哲不相上下。若是談了之後覺得對方還有機會,便要對方進入教育訓練與學習階段,為參選工作學習相關概念與實務知識。「因為民眾黨員大多是政治素人,對政治實務了解有限。既然要參加考試(參選),就必須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才能上場應考。」
在民眾黨地方人才的選、訓、用方面,她也投入協助台中市黨部舉辦各項教育訓練與社區民眾活動。2022九合一選舉,台中市提名11位市議員侯選人,但只有大里的江和樹一人當選(豐原區市議員陳清龍是以無黨籍身分當選連任市議員後,才加入民眾黨)。2026年九合一,蔡壁如預估,民眾黨希望至少能當選3人以上,依目前評估,大里、北屯都有機會選上一席,豐原則因陳清龍在一年半之後將(輪替)擔任民眾黨不分區立委,他的議員席次,可能也會由他的太太代表民眾黨參選。
2026九合一 民眾黨台中至少希有3席議員
若依初步規畫,台中市各選區都希望有一名侯選人代表民眾黨參選議員。若如此,是否可能與現有國民黨市議員發生衝突?而2026九合一選舉,台中或全國各地,有無可能再創2024台中藍白合的效應與效益?蔡壁如認為,民主政黨具有既競爭又合作的特性,在縣市長的部分,雙方應有協調合作的機會,但縣市議員的競爭則可能會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情況。
身為台中市政顧問,再兩年多之後,蔡壁如勢必將因盧秀燕的市長任期屆滿而與市府政務人員「總辭」,而且,距離2026九合一選舉前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隨著蔡壁如將更加投入協助民眾黨「紮根地方」的選務工作,既要選訓人才,又要開始協助輔選,蔡壁如的市政顧問是否可能做到盧秀燕的市長任期屆滿?
對於上述問題,蔡壁如也不迴避說,如果台中仍處於藍白合的默契中,九合一選舉時她除了輔選民眾黨候選人,應也會協助輔選國民黨的候選人。然而,若是那時候的政治氛圍,綠營又大搞見縫插針、挑撥製造紛爭的手段,或是部分國民黨議員因選區(與民眾黨候選人)競爭因素而帶給盧秀燕壓力,她也不會讓盧秀燕進退兩難;即使因而提前辭去市政顧問職務,她還是要盡一名身為民眾黨員的責任。
蔡壁如是2024藍白合成功的唯一「示範案例」,重點不在於她的立委選舉高票落選,而是因為有她、及盧秀燕和柯文哲在台中的示範作用,雖然總統侯選人未能成功藍白合,但從各縣市立委投票情況卻可明顯看出,民眾黨的政黨支持票多數投給了國民黨侯選人,尤其是台中選區更為明顯。因此,先不談2028的總統大選會如何,2026九合一的藍白合重點示範區,應該也會落在台中身上。
文化生活-李慶平先生訪問紀錄新書透露九二共識緣由
文/劉東皋
曾擔任海基會副秘書長的李慶平,近日出版口述歷史「李慶平先生訪問紀錄」一書,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內容由汪正晟先生訪問、林東璟先生記錄。
蒙慶平先生寄贈甫於7月印行的新書一冊,囑我撰寫書評。因適逢中報55期發行在即,為能及時刊載部分內容以饗讀者,先只就慶平先生參與兩岸會談與九二共識緣起之實錄,加以摘評;後續將再與慶平先生訪談後於中報增補更周全之報導。
書評範圍本就龐雜,有的書宜從思想內涵切入,有些書則適合討論其創作之藝術性;對於口述歷史記錄內容,因非口述者本身撰述,卻便於從文獻歷史意義加以探討。
駐美生涯長達17年
李慶平政治大學外交系、外交研究所畢業之後,先後任職國民黨中央黨部第四組、海工會;1975年派往美國華府擔任黨務書記,一待10年。初到華府即由他政大學弟「蘇起」接待安排,住在一間便宜的小旅館(一周70美元)。一周後搬出那個靠近黑人風化區的小旅館後,李慶平和他太太才慢慢安頓下來。
1986年,經當時的駐美代表處代表錢復向教育部長李煥推薦,李慶平改任駐美代表處文化組第三任的組長。擔任文化組長期間,李慶平可以參加駐美代表處的館務會報,每個月一次;參加館務會報對於美國發生的重要事件、中華民國的對策等,都有相當的討論和了解。
由於李慶平長期對美的海外工作,包括黨務、外交、文化、教育(海外留學生)等工作都相當深入,1992年5月,等同被首任海基會秘書長陳長文挖角到海基會擔任副秘書長。但不久陳長文因與陸委會有矛盾而專任副董事長,秘書長由陳榮傑升任,副秘書長除李慶平之外,另一位是石齊平。
李慶平駐美長達17年,並曾有海外黨務工作的歷練,對美、中(共)、台那十多年的互動變化有深刻的親身經歷與了解,讓他對兩岸在進入辜汪和平會談前「九二共識」的形成,有相當深刻的「認知」。
在書中第四章「參與兩岸會談」裡,李慶平提到:「當年為什麼大陸跟我方能順利談成九二共識,以及在新加坡舉行辜汪會談?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鄧小平。」鄧小平曾說過:「談比什麼都重要。」中共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發展到了1991、1992年,正是市場經濟是否維持、如何繼續的關鍵時刻。鄧小平在南巡講話時發出一個重要訊息,要繼續發展市場經濟、加深改革、凡是不支持改革開放的就下台。(p.127)
兩岸交流 對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早在1991年4月,海基會首次派18人訪問團,由陳長文領隊前往訪問大陸,當時大陸海協會還未成立,由國台辦副主任唐樹備出面,他提出兩岸交往的五項原則,其中第二項就是「在處理兩岸交往事務中,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也反對一國兩府以及其也類似的主張或行為。」這是他們第一次提出來「兩岸交往要遵守一個中國原則」。(p.130)
基於避免因「一個中國原則」使兩岸事務性談判進程陷入僵局,1992年8月1日,國統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一個中國解釋文」,指出「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中共當局認為一個中國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來統一以後,台灣將成為其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我方則認為一個中國應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整個中國,但目前之治權,則僅及於台澎金馬。台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這是台灣方面對一個中國的定義。
直到1992年10月28-30日,海基、海協各派代表在香港進行會談,會談中海協會提出五項方案,海基會在陸委會授權下提出五項應對方案。不過雙方沒有交集,10月30日海基會再提出三項修正案,在新提出的第三案指出,「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惟鑑於兩岸民間交流日益頻繁,為保障兩岸人民權益,對於文書查證,應加以妥善解決。」(p.133-134)
香港會談我方提出關鍵第八案
就以上香港會談所新提出的第三案(整體的第八案),李慶平認為是非常重要、且非常好的方案。雖然新三案在香港會談中也未獲對岸代表回應,但後續在1992年11月16日,海協會致函海基會,「內容很重要」,文中說:「為使海峽兩岸公證書使用問題商談早日克盡全功,現將我會擬口頭表述的要點函告貴會: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協商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本此精神,對兩岸公證書使用(或其他商務事務)加以妥善解決。」海協會並附上海基會在香港會談時所提出的第八案文件。(p.136)
李慶平在書中特別強調,這個「以口頭方式各自表達一個中國的立場」是我方建議的,而且是陸委會(主委為黃昆輝)指示我們的,不是對方建議的,現在(2022)我們的執政當局不同意「以口頭方式各自表達一個中國的立場」,「這是很奇怪的事」。(p.134)
李慶平在書中揭示了,李登輝當政時期,兩岸在1993年辜汪會談之前,確實由陸委會指示並授權海基會向對岸提出以口頭方式各自表達一個中國的立場之建議,對岸也在後來由海協會正式發函給海基會認可此一「共識」。然而,自李登輝提出特殊兩國論及民進黨執政時期,謀獨者一心只想撕毀兩岸得以和平會談與善意交流的「九二共識」,未來兩岸中華大一統的歷史中,終將對此會有一功過評斷。
文化生活-照護失智中山醫大暨附醫與國美館友智藝同
文/閻鳳婷 圖/中山醫大、國美館提供
臺灣每30分鐘即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並以每年2萬人確診速度不斷增長,面對巨大的社會成本與照護資源需求,醫療和社區緊密合作刻不容緩,中山醫學大學暨附設醫院今年五月與國立臺灣美術館簽署「失智友善人才培育與照護處方合作備忘錄」,提供失智症照護非藥物治療的另一選項,也讓患者家屬獲得心靈上的紓壓。
生活處方簽 友善失智
中山附醫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副院長郭慈安說,失智症並非老年人口專屬疾病,40歲不到也有可能得到,目前統計,65歲以上罹病者約3.4%,70歲以上約7.1%,85歲以上約21.9%,90歲以上則超過三分之一,約36.9%,造成的原因很多,除了腦部病變、退化與萎縮之外,外傷、壓力、過度飲酒等因素也有關係,且教育程度越高者,更難被外界發現症狀。
郭慈安說,國際的文獻顯示不是所有藥物對失智者都有效,因此歐美國家倡議藥物與非藥物最好同時進行,藝術治療便是非藥物的選項之一,國外很多學者甚至認為,創作不會因年齡而退化,反而是高齡時期用來活躍老化的最好媒介。
她指出,國美館有許多與台灣過去有關的藝術品,符合失智長者的生命時代,之前眷村街道展,就有位長者說「很像我家」,這種新場域氛圍的刺激與提醒,會讓腦部有點緊張,產生激素,刺激小細胞激增生,有助失智者的認知促進,當其情緒穩定,照護者也比較輕鬆。
中山醫大暨附設醫院因而與國立美術館產學合作,推動「生活處方簽」概念,每兩個月舉辦一次「友智藝同」失智症家庭守護活動,讓中山附醫失智共照中心服務的失智症家庭,在專業導覽員和中山醫大學生的協助下,於國美館享受藝術人文導覽的同時,還希望有提升家庭關係增能的機會。
國美館館長陳貺怡表示,「有智藝同」活動,希望促進社會對失智症的認知,破除對失智症的誤解和污名化,讓失智症家庭都能享有與一般民眾同等的藝文近用權、社會參與權,及美好的生活品質。
呂浩禾從事室內設計工作,也是臺中市社會局潭子身心障礙社服中心的志工,90歲的父親為中重度阿茲海默症,他回憶帶父親至國美館參觀的過程,感動不已。
藝術療癒 溫馨感人
呂伯伯聽力不好,被醫師判定有失語症,說話含混不清,在國美館的專業燈光佈展下,加上戴著導覽耳機聽得比較清楚,在一幅荷花圖前面,竟開口說:「這幅畫會動吔!」專業導覽員一聽,便引導的問:「畫裡有含苞待放的,也有盛開的,還有蓮藕,我喜歡盛開的,好漂亮,您喜歡哪一朵?」呂伯伯回答:「我喜歡含苞的,因為盛開的就快要死了。」
呂浩禾當下非常激動,他知道父親了解生老病死,也清楚自己生命像快凋零的那朵,但被身體禁錮的心,依舊想活下去!
第二幅看的是有群狼狗,向同一方向作勢撲去,呂伯伯說:「有壞人來了。」導覽員問:「您以前養過狗嗎?」呂伯伯說:「我養的那隻是寵物。」呂浩禾驚訝父親那天為何那麼愛說話,覺得「父親應該沒有忘了我和那隻雪瑞那!」因長期照護互動僵硬了所引發的愧疚感,瞬間釋放。
呂浩禾說,外籍看護曾和父親一起參與捏陶活動,互動中,看護了解到父親的惡意不是真的,而是失智狀況導致,這些活動的後續發酵,父親一開始是中重度,目前已有進步,後來和外籍看護相處更像一家人,還常問:「你什麼時候再帶我去看那兩幅畫?」
郭慈安說,回憶可以和過去生命經驗連結,專注之下眼神會發亮,加上引導給予正向肯定與共鳴,把失智者的情感引出來,當天的照顧就會比較穩定。
失智共照中心 提供免費資源
中山附醫於2017年成立臺中市第一家失智共照中心,為失智症個案與家屬提供全人、全隊、全家的長期關懷與照護,包括各科免費專業諮詢、失智症訓練與活動等,基於失智症的照護負荷量大,還提供家屬情緒支持與資源連結,郭慈安說,因為診斷時間與藥物適應的關係,往往家屬會放棄,但是前三年的統計顯示,有來共照中心的個案,平均多維持18個月的醫院回診,也因此可以得到許多照護的諮詢與資源。
針對外籍看護,郭慈安表示,台灣有三萬多名逃逸外籍看護,其中86%為照顧失智症患者,常莫名其妙失智者被懷疑偷東西或下毒,在印尼,偷東西可能被判死刑,令看護感到害怕與委屈。共照中心的家庭守護系列,讓看護學習照顧技巧,並了解失智症的症狀表現,現場三國語言同步翻譯,從看護的眼神和表情變化,就知他們終於了解被照顧的阿公阿嬤「為什麼會這樣了。」
除了共照中心,郭慈安說,在當時中山附醫院長、現任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的支持下,學校還開設了失智症照顧課程,第一年就有47個學生來修課,其中18個學生家有失智者,後來就帶著這一批批的學生做失智倡議,今年底會有失智健走、做聖誕卡等活動,一學期下來共20幾場。中山附醫現任院長蔡明哲也將失智共照中心列為醫院發展的重點,明年還會用科技做好玩又強度夠的活動。
如何預防失智?郭慈安說,運動、腦動、互動可以預防、延緩,而飲食、生活規律、勿過度飲酒、勿太過壓抑,也是重要項目,中高齡交新朋友不容易,體力衰了可種種花,說話也是很好的方式,最重要的是社會友善、沒有歧視、不封閉,對失智者將會是最好的治療。
文化生活-越喝越瘦,越喝越美:「壹偲」酵素手搖飲開啟健康飲品新商機
圖文/王瑩
You are what you eat & even more importantly, you are what you drink because 70% of human body is made of water!
走進北屯機捷特區整潔秀麗的「壹偲酵素保健 茶、食、飲」,濃濃的暑意立馬被26゚C微帶甜香的冷空氣一掃而空。再看到兩位文青般的老闆微笑迎上,桌上擺著實驗室量杯般的玻璃瓶飲料給客人消暑,我知道,今天的採訪不僅是介紹一個手搖飲的新品牌……
創業即傳承
嚴格說起來,今年才27歲的壹偲品牌創始人紀博宏應該算是企業世代的第三代了,大姊二姊支持他一起創業。大姊璧而更是最佳拍檔。他們的父親是創立長利奈米生物科技超過四十年的董事長紀宜仁。紀董承接了人脈廣闊的第一代企業家父親的事業,並與日本酵素之父合作把技術與產品引進台灣市場,萃取天然水果的精華製成美味又易為人體吸收的酵素。其中適口性最佳的就是鳳梨酵素,一直是長銷至今的長利明星產品。而這也成為第三代以創新產品、服務及商模再出發的「壹偲ONLY EASE」的招牌。
為什麼長利生技未來接班的姊弟二人會想要去投入一個看起來跟本業搭不上邊、而且在台灣品牌滿天飛、三五步就有一間、超級競爭的手搖飲市場?皮膚超好體態輕盈、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小些的兩姊弟異口同聲地說,因為他們從小就被父母嚴格禁止喝台灣年輕人的國民手搖飲,而看到身邊的同學朋友喝真的很羨慕。
另一方面,姊弟倆想到長利的起家產品鳳梨酵素具有高活性且富含胺基酸,好喝又營養,更是台灣衛生署核發的第一張鳳梨酵素食添證,那麼用自家的鳳梨酵素取代糖製作手搖飲,希望透過貼近生活的方式將健康理念傳達給消費者。
有了初步構想後,實事求是的兩姊弟開始認真研究手搖飲的相關資訊,參展、上課,認識市售產品的原料(包括令他們目瞪口呆的添加物﹚、價錢、口味、製作方式、人員招募、培訓、成本、利潤、市場區隔等等,全心投入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搖了不下幾千杯的飲料,爭執不下幾百次!「壹偲」終於在2023年的酷暑8月底正式開幕,主打市面上獨家鳳梨酵素健康飲,推出無糖、無香精、無任何化學添加劑的自然手搖飲,大膽進入這個一年在台灣賣掉兩億多杯、擁有千億商機的市場大賽。
「壹偲」主力系列飲品有三種口味:90天以上熟成的鳳梨酵素「黃金酵素飲」、發酵期再長一年的「陳年酵素飲」、及兩種調和的「雙酵機能飲」,口味略有不同,各有愛好者。紀博宏說:「因為是新品牌也沒做很多文宣行銷,一開始有很多熟人來捧場,但很開心的是,客人回購率相當高,讓我們有信心走下去。」
自然清甜的酵素手搖飲
針對喜愛茶香的客層,壹偲也推出有履歷、有認證的台灣農家有機茶園產品,包括錫蘭紅茶、極品冬片、烏龍、炭焙鐵觀音等,讓愛喝茶的能夠放心享受一杯彷彿現泡的好茶,賣得相當不錯。
更特別獨家的,還有長利生技的功能性保健飲品包括枸杞、靈芝、米麴、紅麴、薑黃等也都入了「壹偲」的另類獨家飲品選單,讓客人越喝越健康,也讓「壹偲」的創辦者紀家傳人更堅定地推動理想:保健食品與時俱進,輕鬆喝出健康美麗!
從年輕開始保健
除了主力商品健康手搖飲,紀家姊弟也將長利生技的長銷保健美容產品納入「壹偲」的商品架。首先推出的是:鳳梨酵素液、酵素結晶皂、酵素多醣體面膜、新一代無添加益生菌。這些被選入「壹偲」新品牌的產品,在設計、包裝、份量、甚至成份上都與長利的原始產品有所區隔,因為「壹偲」針對的主顧客層是手搖飲族群,相對較為年輕,喜歡嚐新、探索、體驗,所以上架產品傾向小包裝、包裝設計柔和簡約,令人心動。
紀博宏說,「壹偲」希望提醒一代又一代的客人,儘早培養健康概念、吸收健康知識。自己做父母之後,更能以身作則的養育下一代。「壹偲」無糖酵素手搖飲像是一位親切的引路人,帶領朋友一起來認識身體,守護健康。
文化生活-典雅藝術集於一身的吳曼圭
文/劉東皋 圖/吳曼圭
吳曼圭的畫與散文,皆是詩意。她曾對陽明山的雨描繪如詩:「陽明山上的雨,總是那麼纏綿,稍歇後,又會再嗚嗚咽咽地下起來……。」她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畫家,她的好友曾形容其作品融詩畫於一體,筆觸揮灑,無不流露出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對自然的深刻體悟。
曾經在2008年出版《曠地野梅一》詩文集的吳曼圭,內容包括散文、報導小說、現代詩文等作品;今(2024)年7月下旬再出版的《曠地野梅二》詩畫集,則是詩與畫相互輝映,更體現她的美真情感。
擅於寫梅、畫梅,畫風中,熱愛梅花在寒風孤雪中的堅韌卓立。出身於屏東的吳曼圭,也滿懷台灣南方鄉情,透過潑墨、流彩技法,在畫布上淋漓寫意出南國野薑花、嬌放甘甜的各式農果。她曾踏遍山林,感受自然的脈動、與天地共舞,進而形成她的生命之作。
掌門詩學會社長陳錦鴻為吳曼圭的《曠地野梅二》詩畫集寫了一首短詩,正代表她的人生歷練與心境:
〈 曠地野梅 〉微雨山嵐
曠野裡獨立 孤寂枝頭 一點桃花紫 點亮幽暗
無畏風雨 傲雪開朵 欣然自得 不染凡塵
這首詩,描述作者如一株野梅在曠野孤寂中兀自獨立成長著,而野梅的花朵卻能在幽黯中綻放光芒,照亮四周;並能無畏地盛開花朵,散發生命力;欣然自得,不染凡塵。詩的意境也象徵,吳曼圭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和本質。
本名吳星儀的吳曼圭,早年師事何文杞、林謀秀、鄭宗瓊、陶壽伯、羅清雲、周介夫、蕭一葦、賴敬程、朱珊、郭春甫等老師,民國60年曾在台北永和創設玄門藝廊,從事藝術經紀之外,也投入創作。民國69年返回高雄後仍續辦玄門;民國75年入選千人美術聯展與年鑑,藝術才華頗獲肯定。民國99年另再創辦蓮貴藝軒。
由高雄市文化局在今(113)年8月16日於高雄市文化中心展出的「中西合璧六人聯展」,邀集了吳曼圭、徐志寬、張世榮、孫泗萍、陳世悅、黃玉雲等名家共同參與了這場「驚蟄登場」的聯展;展期至8月27日。六位藝術家分別在詩詞、書法、繪畫等藝術創作各具風格特色與才華,值得暑假期間找個悠閒的晨光、午後前往細味品嚐。
社團與公益-不受視障影響志向顏龍立志成為心理諮商師
文/劉東皋
視障朋友不是只能做按摩、接聽電話等基礎勞力工作。台灣愛之光公益協會推動「有愛有光」活動,協助視障朋友自立發展。除了培育視障朋友成為咖啡師與香氛師之外,也有視障青年靠著自己的毅力學習,考取公立大學心理諮商系,未來除了能夠自立之外,也能為視障及其他身體障礙的朋友提供服務、並作為視障生生涯發展榜樣之一。
台灣愛之光預計於10月12日在國立勤益科大舉辦「有愛有光 Eye的生命饗宴音樂會」,8月5日在台中市政府舉辦活動發佈記者會。愛之光執行長顏平芳表示,這場活動除獲台中市工商策進會、台中市社會局協助外,另包括寒門功德會、昇陽基金關懷協會、國際獅子會、世界華人工商協會台中分會與多家企業等單位共同發起。
「若無勤益科大校友總會和管理學院校友會找到校方同意提供場地,這場活動也辦不起來。」顏平芳說,本次活動邀請全盲創作歌手、樂手及樂團,明盲共奏,也有透過光影演出的視障舞者表演。音樂會以捐款1千元獲贈一張門票方式,邀請各界共襄盛舉,音樂會結餘款將支持弱勢團體與朋友。
參與音樂演出的顏龍自幼視障,目前則就讀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諮商系四年級。本身具有音樂才華的顏龍會決定就讀心理諮商,主要是在高中時便與同學討論未來生涯發展,同學常認為他是個善於傾聽的人,他自覺也對心理諮商專業有興趣,又覺得日後能夠以此專業讓自己自立,因而決定報考相關科系。
「如今的AI工具對就讀與學習很有幫助」,透過電腦系統可以將課程轉成音訊檔,也可以將音訊檔轉成點字等。心理諮商證照必須讀完碩士才能參加考試,他仍需準備報考研究所。他的老師有些是業界資深諮商師,對於如何透過傾聽、聲音情緒的辨別而做為心理輔導診斷,提供了他許多寶貴意見。
受限於家庭環境資源條件不同,一些視障朋友若缺乏教育資源與機會,多只能從事按摩或其他基層勞力工作。台灣愛之光公益協會透過結合企業團體、慈善機構與教育單位共同努力,具體幫助了更多視障青年培育多元的專業技能與就業能力。
中論-盧秀燕黨主席選定了?
文/劉東皋
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到高雄參加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的餐會,被指是為了有意參選國民黨主席、並代表藍營投入2028總統選舉,而尋求王金平的支持。媒體在此前後也傳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往花蓮與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尋求合作,更準備與韓國瑜結盟。
國民黨主席這個位子,對盧秀燕而言,本來沒有那麼重要。因為,即使盧秀燕想參選總統,不論誰來當黨主席,只要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初選能夠公平公開舉辦即可。然而,就是因為朱立倫在國民黨主席的位子上,總要以種種技倆操弄總統侯選人的初選,而且還總是搞得國民黨支持者分裂或棄選,而讓藍營侯選人大敗。
換句話說,盧秀燕為能順利投入2028總統大選,才不得不親自上陣爭取國民黨主席之位。
盧秀燕個性較直白 尚未表明不選黨主席
盧秀燕的個性較多數政治人物直白。2024總統大選之前,在國民黨尚未確定候選人之際,她便直接表明,她既不參選總統、副總統,也不會入閣,會固守她的市長職責。如今,對於參選黨主席,她卻閉口不談;當她在王金平餐宴中被問及是否參選時,她只以「吃飯、吃飯」一語帶過;這也正表示,至今,她並沒有不選之意。
地方國民黨人士指出,對於盧秀燕是否參選黨主席,確實頗為兩難。盧秀燕在市政上表現深獲市民肯定,然而,一旦明年下半年參選黨主席並獲選,屆時距離市長任期還有一年多,市政上雖有三位副市長代勞,但盧秀燕還是會為了黨務而分出心力;若市政上有一些缺失,必然會被民進黨放大解釋以擴大效應。而一些天災、重大車禍等意外,在統計概率上都可能有發生機率,到時,民進黨必然會大作文章,以打壓民眾對盧秀燕的信任度。
此外,盧秀燕若接下黨主席,2026九合一縣市長選舉,她有不能輸的壓力;若不當黨主席,她的主要責任區只有台中市;如身為黨主席,六都及各縣市的成敗,她便要負起全責。
不少藍營人士期望盧出來承擔
然而,還是有不少藍營地方人士希望盧秀燕承擔此責任,不要為了持盈保泰選總統,而避開2026選舉重責。最重要的是,希望盧秀燕多所承擔的藍營人士,大都對朱立倫充滿不信任感。
許多人對於朱立倫不信任及不滿,並不僅止於他的的言行充滿算計而已,而是非常厭惡他背後總被美國政府那隻看不見的手所操縱。除了蔡正元、陳文茜曾在政論節目公開指稱朱立倫破壞藍白合,背後就有美國政府的那隻手在撥弄,此外,一名曾任國民黨某黨部重要職務的人士也表示,在2024大選藍營還未產生侯選人之前,就有AIT人士找他探詢「是否能夠支持朱立倫參選總統?」顯見朱立倫受美國政府影響之深,看似深不見底。
至於,為何朱立倫在擔心盧秀燕可能參選黨主席之後,便開始積極找傅崑萁結盟?了解國民黨黨務的藍營人士指出,2021國民黨主席之爭,朱立倫會以8萬5千餘票未過半的支持當選黨主席,主要就是靠傅崑萁操盤協助整合地方派系之故。當時原以為的主要對手江啟臣只拿下3萬5千票,前彰化縣長卓伯源5千1百多票,反倒是張亞中獲得6萬餘票。
於今眼見盧秀燕親至高雄尋求也是派系整合高手的王金平出面「支持」,朱立倫自然便要故技重施,再找老搭檔傅崑萁出馬。
倒朱聯盟中心 應是韓江盧
除了再次結合傅崐萁,親朱立倫的黨務人士最近接受某家電子媒體的「獨家」採訪指出,朱立倫也要尋求結盟韓國瑜,以「防止有心人士結合張亞中運作倒朱聯盟」;這句話應該可以倒過來看。朱立倫陣營拿張亞中做為倒朱聯盟的中心其實是障眼法,真正有能力發動倒朱聯盟的藍營人士,絕對是以韓國瑜、江啟臣、盧秀燕三人聯盟為中心,而不是張亞中。
張亞中在2021選舉會獲得眾多國民黨黃復興與非派系「空氣票」的支持,就在於多數黃復興黨員已對朱立倫極度反感,且認同張亞中的論述;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韓粉。朱立倫陣營放出風聲要結盟韓國瑜,目的恐只是要讓這些人誤以為韓會支持朱,也似要逼韓表態不要靠向盧。問題是,韓國瑜還是鐵了心在7月2日晚間與盧秀燕、江啟臣在AIT晚宴上合影;似故意要破掉朱立倫陣營的算計。
以韓國瑜混跡政壇江湖多年還帶有點血性的性格,哪受得了朱立倫陣營那種陰來陰去的算計?朱立倫陣營的放話與算計,怕只會適得其反,恐讓韓國瑜早早的暗助盧秀燕。
不論朱立倫或朱立倫陣營,對外放話時總愛說,離黨主席任期還有一年多,明年「此時」再討論黨主席選舉還綽綽有餘;這話也讓人覺得充滿欺敵之算計。一名國民黨資深黨委人士即說,哪有要選黨主席的人不從一年以前就開始投入奔走規劃與準備的?
綜合判斷,盧秀燕有意投入黨主席選舉的傾向愈加明顯。而如果韓、江、盧聯盟確定成形,加上盧秀燕本身的號召力與王金平的協助加持,明年國民黨主席之爭,盧、朱的勝負局勢便極為明朗了。 (本文同時刊登於1130709優傳媒電子報)
農業局專業捕蜂補捉蛇確保市民居家環境安全
臺中市政府農業局 廣告
臺中市政府農業局針對入侵居家環境之蜂蛇採取全日委由專業廠商執行捕蜂捉蛇,居家環境如發現蜂巢或蛇類,可依以往信任與熟悉的報案方式,直接撥打119專線錄案或由1999轉接消防局通報,將轉由農業局委外廠商派員前往執行捕捉蛇類、摘除蜂窩,民眾於通報蜂、蛇案件後,專業人員將於15分鐘內電話聯繫通報民眾初步了解現況,並於30分鐘內到達現場協處,蛇類案件於1小時內處理;蜂類案件考量蜂類歸巢習性及築巢位置等因素於2日內處理完成。
夏秋季為蜂類、蛇類頻繁出沒的季節,於戶外環境進行登山、旅遊等活動,如遇蛇類,請儘速離開不要接近,因蛇類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如不小心被蛇咬傷,儘可能記住或拍照記錄蛇類外型特徵如顏色、斑紋、頭型等,以便送醫時供醫師作為治療參考,並將被咬患部上的束縛物卸下如手錶、戒指等避免患肢腫脹,不要有割開傷口、用嘴吸出毒液及冰敷等動作,避免毒液感染及組織壞死等情形,保持鎮靜避免亂動肢體並應儘速就醫。
如遇到虎頭蜂、蜜蜂應保持冷靜及儘速遠離,勿驚擾及攻擊蜂巢,並以衣物將頭、頸部包住,低身大步離開,往順風處前進,不可臥倒或停留現場,以避免遭蜂群攻擊。
如不小心遭蜂類螫傷處置如下:1.可先用清水清洗傷口,將殘餘的費洛蒙洗掉,避免蜂類尋氣味而來。2.患部出現紅、腫、熱等情形應進行冰敷以減少疼痛、腫脹。3.患部如出現水泡、潰爛等症狀需注意傷口避免感染。4.遭虎頭蜂螫傷,患部可能會留下螫針,離開現場後應立即檢視,用針頭鑷子找出並拔出蜂刺,不要用手擠壓傷口,以減低毒液進入體內。5.評估自身有無過敏性休克反應並應儘速就醫。
農業局再次強調,戶外郊區為蜂類、蛇類棲息的自然環境,應盡量避免侵擾並保持距離,減少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如於居家周遭遇到蜂類、蛇類出沒,請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並盡速撥打119專線錄案,將由農業局委外專業廠商協助處理。
臺中市勞工局舉辦營隊職場體驗協助身心障礙者適才投入職場
臺中市政府勞工局 廣告
為協助身心障礙朋友適才適性投入就業市場,提高其就業準備,臺中市政府勞工局透過辦理職類認識及職場探索職場體驗,讓身心障礙者實際至職場了解工作狀況及營隊職場體驗方式,並搭配就業準備課程等介紹,以增加對職類及其職場認識並做好就業準備,建立就業自信心,進而增強身心障礙者就業職能及職場環境適應能力。
113年3月27日於台灣中油詠安加油站舉辦的營隊職場體驗,委由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執行。當天參加學員分別於第一區職重中心區(沙鹿區勞工服務中心)及行管區(文心樓一樓就業服務台)集合,途中以小型巴士載送前往活動地點。上午10時至12時由簡宏生講師上課介紹工作態度與職場人際互動禮儀、就業市場趨勢、面試技巧、服裝儀容與履歷撰寫等。中午午餐休息後,下午13:30至15:00即實際參訪中油詠安加油站現場,讓學員透過實訪實作,了解加油站的營運和工作性質與流程;體驗結束後並與現場主管進行綜合座談與意見交流分享。
營隊職場體驗參加對象包括領有身心障礙者證明者,且經本局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評估有需求之個案;其次為有意願銜接至職業重建窗口或接受就業服務之身心障礙者,經由社會局及衛生局之專業人員評估通過轉介者,以及本市年滿15歲以上且領有身心障礙者證明之高中職二年級以上(含大專院校大四)在學學生。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於個案參與活動後二週內主動追蹤及評估個案參與之情形,瞭解其身心狀態之穩定度及工作基礎技能,以提供後續就業服務。
勞工局也積極尋找有意願的企業廠商,提供職場體驗的機會,使身心障礙者於就業準備時,更能增強其就業職能與職場環境的適應能力。如果有意願提供職場體驗的機會給這些身心障礙者的企業廠商,歡迎洽詢勞工局,電話:04-22289111分機3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