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公告


 
茂盛醫院榮獲美國生殖醫學年會頒發論文首獎,證明「鑲嵌型」囊胚植入後所產的新生兒在體重、妊娠天數方面,與正常胚胎者幾乎沒有區別。李茂盛院長強調:「這個獎項好比人工生殖醫學界的諾貝爾獎,茂盛醫院是台灣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獲獎的生殖中心」
 
李茂盛院長指出,茂盛醫院多年來在臨床上累積催生超過1000位「鑲嵌型」囊胚的正常寶寶,去年底,由Dr. Manuel Viotti博士執筆,運用包含茂盛醫院等9家著名的歐美生殖中心提供的大數據資料、鑲嵌型囊胚植入追蹤的臨床結果後發表論文,因對生殖醫學研究做出重大貢獻,所以在100多個國家中唯一脫穎而出,美國生殖醫學會在年會頒予論文首獎的殊榮!
 
研究結果指出,比較658位分別由整倍體胚胎和鑲嵌型胚胎所植入並產下的新生兒發現:他們的出生體重是接近的(3185克與3083克)、孕婦的懷孕天數也相近(267天與265天),嬰兒有嚴重缺陷的發生率並沒有顯著增加。意即,雖然其懷孕的整體醫療風險略高,但鑲嵌型胚胎發育出的新生兒與正常胚胎者幾乎沒有區別。本篇論文的共同作者包含本院李茂盛院長、基因遺傳診斷實驗室主任鄭恩惠博士、資深研究員蘇靖雅等3人。
 
茂盛醫院李俊逸執行長指出,多數生殖中心對此不了解,怕生出畸形兒而不敢植入。但茂盛醫院基因遺傳診斷實驗室的「胚胎著床前基因篩檢」技術,屬「醫療級」實驗室,可精準判別囊胚染色體的「鑲嵌型」程度。PGT-A技術是在胚胎植入之前先進行胚胎切片,取出5至10顆胚胎的滋養層細胞再做染色體全基因放大,經過「次世代定序分析(NGS)」進行判讀,篩檢23對染色體套數,找出染色體套數正常的胚胎,優先挑選出來植入,30%~40%的低度「鑲嵌型」胚胎則次之,為努力求子的婦女搏得一線生機。
 
同時,「鑲嵌型」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時會進行細胞自我修復,所以有很高的機率會發展為正常的胎兒,只要在孕期16週時進行絨毛膜或羊膜穿刺、羊水晶片等產前染色體檢測,以及各項產檢,就能監測胎兒的健康情形。至今,茂盛醫院植入超過1000例「鑲嵌型」囊胚,最後都分娩為正常的寶寶!所以李院長鼓勵婦女若檢測出「鑲嵌型」囊胚,可以放心植入,不必放棄當媽媽的機會!
 
有鑑於台灣少子化嚴重,這項好消息讓僅有「鑲嵌型」囊胚的婦女更可放心植入,李院長邀請2位植入「鑲嵌型」囊胚後成功升格當媽媽的婦女和家人帶孩子回醫院提前歡慶兒童節,希望鼓舞正在備孕的婦女,不要放棄任何圓夢的機會。現年39歲的曾小姐因大寶在5年前意外過逝而努力備孕未果,接受2次人工授精都沒成功,最後因得知有最新的「第4代AI人工智慧試管嬰兒技術」,順利產下2860公克的健康男寶。隔年,想再生二寶的曾小姐又回來找院長,將之前存放的2顆特優等「鑲嵌型」囊胚再次植入,並於去年12月產下2800公克的健康女娃。室內設計師林小姐現年42歲,跑工地是日常。婚後5年流產2次,到處打聽名醫,除了西醫之外,也運用中醫調體質,但都沒順利受孕,尋求不孕科診所做人工受孕仍沒成功。最後接受PGT-A檢測及「第4代AI人工智慧試管嬰兒技術」,順利產下3600公克健康男寶。去年,林小姐再度回院接受試管療程,如願生下2378公克的小兒子。